余一
2019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挑战与机遇并存。挑战是,中美贸易战导致的关税加重,使艺术行业遭遇巨大压力和危机,国际老牌画廊佩斯都难顶巨额税收而退出中国大陆;中国艺术家陷入抄袭丑闻,藏家产生信任危机;拍卖行再遇巨大人事变动,先是佳士得亚洲区主席魏蔚离职,接着是苏富比私有化、业务架构重组……机遇是,国际市场对中国更加重视,首次在国际艺博会上发布中国艺术市场报告;常玉与刘野成为本年度中国拍卖市场的黑马艺术家;KAWS、奈良美智、草间弥生、班克斯等刷新其作品拍卖纪录,2019年成为了“潮流艺术元年”;莫奈《干草堆》、杰夫·昆斯《兔子》等高价拍品频现市场。
不管难不难,2019年行将结束,2020年的拍卖即将起航,二级市场会有怎样的战略调整?岁末年关盘点过去一年拍场的风起云涌,城头变换,最后发现唯有资本是永远的赢家,面对外部环境的复杂与叵测,金钱永远只涌向它该去的地方。
拍行篇
体量缩减,市场进一步分化
从春到秋,从北京、上海到香港,再到全世界,尽管市场大环境的不容乐观以及时局的动荡变幻,让2019年的艺术市场沉寂在凛冽寒风之中,但从各家拍卖公司的最终战报而言。喜忧参半。
据雅吕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大陆地区文物艺术品拍卖成交额下降14.57%。秋季拍卖相对于春季略有回升之势。2019年国内已有8件拍品的成交价超过亿元,虽较2018年的数量减少两件,但有3件拍品超过2亿元。相较亿元级拍品总量的增长,百万元至千万元级区间内成交拍品的数量却有所减少。2019年春拍中,嘉德。保利、荣宝。匡时、诚轩、翰海、华辰、朵云轩、崇正等10家拍卖企业100万-1000万元区间成交的拍品共计1013件,同比减少123件,下降幅度10.83%。此外,随着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大众化趋势,尤其是网络拍卖的广泛普及,10万元以下成交的拍品占比在增多。
仔细观察,发现市场仍在进一步分化,并且愈趋明显,主要表现在:一、“生货”专场的成交率、溢价率高,“熟货”专场的受关注度低、成交率低;二、历史名作仍然备受追捧、亮点频现,百万元级拍品的成交稍显逊色;三、不同门类拍品的表现有所起伏,当代艺术品成为市场亮点,中国书画的市场仍在下降;四、藏家群体逐渐年轻化、多元化,传统艺术已成定局,新兴门类开始崭露头角。
由2019年的市场动态不难推断出未来中国艺术品拍卖将面临的几大趋势:首先,拍卖行要积极转变思路,精简运营结构,提高拍品质量,增强运行效率,确保生存空间。其次,以量取胜的策略已经不合时宜,现已进入以品质、特色促进发展的阶段;未来,艺术行业必将朝着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苏富比私有化,业务架构重组
2019年6月17日,法国电信大亨Aliice董事会执行主席帕特里克·德拉伊(Parick Drahi)以37亿美元收购苏富比拍卖。在入主苏富比后,帕特里克。德拉伊在人事上迅速大刀阔斧改革。10月撤换CEO、CFO等要职,又在12月份对20-30位高级行政人员进行裁撤,其中包括多位高层总监、资深员工。苏富比的新任首席执行官查尔斯·斯图尔特(CharlesStewart)表示,这是“为了减少美术、商业发展和地区组织之间的隔阂”。此次股权之争导致的苏富比拍卖管理层和人员大变,也严重影响了苏富比拍卖未来几年的运营方向,也可能令其在亚洲和全球当代艺术市场私人销售业务方面相对滞后。
据《艺术新闻》报道,斯图尔特有意将苏富比重组为两个全球部门,分别是美术与奢侈品(Fine Artsend Luxuy),艺术与文物(At and Objects)。苏富比现任美术部主席艾米。卡帕拉祖(Any Cappellozzo)将领导扩大后的美术(Fine Arts)部门,该部门以往包括当代、印象派、现代英国和拉丁美洲艺术。而在部门扩大后,古典艺术、19世纪的绘画,素描、版画和照片业务都将纳入其中。拍卖业务合并后,奢侈品或成关键增长点。
2019年苏富比亚洲市场表现强劲,拍卖总成交额达历史新高,在此次人员调整和业务架构的调整过程中,亚洲成为斯图尔特关注的重点。苏富比亚洲区除了少量人事调动之外,暂无结构性的变化。曾任苏富比亚洲区高级董事、业务总经理的塞巴斯蒂安·范熙(5ebastion Fahey)将于2020年初从香港迁移至伦敦,担任欧洲、中东、俄罗斯及印度四地的董事总经理。
在外界看来,此番私有化的完成也许是苏富比再度发展的最好时机,但也有评论说这将导致拍卖市场越发不透明。
魏蔚离职,佳士得调整亚洲市场策略
2019年8月20日,佳士得拍卖行发表声明称2020年1月魏蔚(Rebecca Wei)女士将不再担任佳士得亚洲区主席一职。人脉与藏品资源在艺术品行业里十分重要。七年多时间的打拼与积累,使魏蔚的去向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之后艺术市场的资金流向。
魏蔚在任内架起亚洲收藏全球之桥,亚洲买家对佳士得全球销售额的贡献从原来的12%-18%增加到25%以上,促使该公司在大中华区开设新的画廊,还把整个亚洲业务合并到香港办公室,其中也包括之前独立的中国市场。但魏蔚将这一切更多归功于恰好赶上了亚洲市场快速崛起的黄金时代。
关于魏蔚的离开,业界有诸多猜测,比如2019年春季佳士得盈利的下降。那么魏蔚的离开,是否会影响到佳士得亚洲市场策略呢?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季涛表示,“从开拓拍卖业务到维护大客户,魏蔚这几年的业绩不错,这在业界是有目共睹的。之所以从佳士得离任,可能魏蔚有自己的安排和考虑。当然也不排除是佳士得在管理层面的调整,可能与业绩起伏或某些拍品有关系,也可能是佳士得亚洲区和总部管理层、股东以及业务部门之间的问題。不管是何种原因,佳士得的亚洲市场策略还将延续,不会因为魏蔚的离开而改变”。
据最新消息,佳士得香港2020年将在5月传统晚拍基础上,新增3月现当代艺术晚拍,将与香港巴塞尔同期。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佳士得刚任命了何善衡为晚间拍卖主管暨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部副总裁,相信这是为这场全新晚拍准备的。
拍品篇
现当代艺术:名单变更眼花缭乱
在港乱风波不断,中国经济发展软着陆,中美贸易战来回拉锯的2019年,现当代艺术拍卖市场却延续了2018年的增长势头,再创历史新高。收藏风向更仿佛连上5G,名单变化速度快到令人眼花缭乱。在过去几年,赵无极是当之无愧的“二十世纪领头羊”,而在2019年,该板块的高光则落在常玉身上。此外,中国青年艺术家们在拍卖市场上“高开低走”,刘野、贾蔼力、黄宇兴、王光乐、仇晓飞、陈飞等市场新星开始接棒市场。
根据雅昌艺术网统计,以香港和内地12家市场权重最大的指标拍卖公司的成交数据为基准。2019年中国现当代艺术板块共上拍4406件标的,其中3622件顺利成交,成交率为82.2%,总成交额达80.24亿元,同比上涨了8%。然而在整体向好的大背景下,内地和香港市场的差距却在进一步拉大。以5家市场份额最大的香港拍行为例,他们在2019年共斩获69.92亿港元,同比上涨13.5%。而7家内地拍行在2019年拍出18.41亿元,同比下滑15.5%。而两地市场迥异的发展趋势,根本上源于对新趋势捕捉能力的差异。
此外,2019年是“潮流艺术”爆发的元年。从4月香港苏富比拍出过亿港元的天价KAWS作品起,再到秋拍中奈良美智、草间弥生刷新个人纪录,潮流艺术蜂拥而至。“潮流艺术”的风靡,与过去几年在香港红极一时的“具体派”“单色画”的成长逻辑并不相同。类似板块或流派的崛起,多是对艺术价值的重新判定,而潮流艺术兴起的背后却是一个崭新消费群体——“千禧一代”的强势登场。轻概念、技术,重符号化,无论是当作严肃收藏,象征身份的奢侈品,或是“社交货币”,潮流趣味背后的受众无比巨大,这也决定了其未来的市场潜力。但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板塊都面临相同的情况:一旦过热,反而会面临危机。
与20世纪艺术市场和潮流艺术努力扩大外延的方式相反,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则在持续做减法。而在2019年秋拍中,各拍行名单的趋同甚至令人感到市场过分保守。国际画廊收编优秀中国当代艺术家的现象频繁上演,也一定程度上为艺术家匹配了成熟的商业营销与学术营销,在2019年相继刷新纪录的刘野和贾蔼力就是得益于和卓纳画廊、高古轩的深度合作。
近年来,油画及当代艺术在全球艺术品市场呈现明显上升势头,国内拍卖市场亦然。一是由于沉寂多年的一级市场近年来快速发展,画廊集群效应不断增强,艺博会数量增多,社会关注度迅猛提升,为二级市场奠定基础;二是随着拍卖市场逐渐成熟,国内大拍行加大了对该板块的研究,在人才建设、学术梳理、专场策划等方面不断深入,形成定的专业高度,得到藏家关注与认可;三是收藏群体的结构发生变化,藏家逐渐呈年轻化趋势,作用于艺术品拍卖市场,使热门拍品从传统艺术逐渐转移到油画及当代艺术上来。
为了应对日新月异的收藏需求,不少内地拍行在2019年开始往现当代艺术专场中加入了西方艺术、潮玩、衍生品的成分,但成绩表现一般。相比香港,内地市场国际化脚步慢并且受到关税影响,因此对国际艺术品的拍卖仍欠缺条件。但未来的交易核心还是学术价值和艺术家的稳定性,内地拍行如何提升找寻西方艺术精品和目标买家群体的能力,或许才是以后内地市场竞争,甚至在国际市场竞争的核心优势。
瓷杂整体稳健:单色釉、高古瓷受青睐
2019年度瓷杂市场整体稳健,还有一些品类表现出色,以乐从堂、北美十面灵壁山居、玫茵堂为代表的顶级私人珍藏依然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
从瓷器成交榜单看,目前高端市场主要以“基数”较大的明清瓷器为主要支撑,乾隆瓷仍是拍卖市场重中之重。主要原因在于当前艺术市场投资成风。在新兴藏家心目中,买中国艺术就要买顶级的,买有来路的,买有品相的。洁三代瓷器这三点都具备,因此对新买家而言,洁三代很容易入门。
与明清瓷两极分化不同的是,高古瓷的整体升温显然是跑在了政策放开之前。榜单中有5件宋元瓷器,主要以“五大名窑”为主,特别是北京保利2019年春拍上北美十面灵璧山居珍藏的元青釉剔刻花卉莲辦口葫芦执壶以3047.5万元成交,刷新了耀州窑世界拍卖纪录;另外西泠拍卖2019年秋拍推出了“中国首届宋元瓷器专场”,共186件上拍,成交率高达88.71%,收获69155250元。这或许是前些年北宋汝窑天青釉洗、南宋建窑“油滴天日”、官窑青釉葵辦洗等陆续几件宋瓷重器的现身以及高价释出,让市场对此充满信心。
中国书画“掐尖”凸显
与油画及当代艺术上升趋势相悖的是,中国书画的成交量、成交额再减。2019年春拍中,嘉德、保利、荣宝、匡时、诚轩、翰海、华辰、朵云轩、崇正10家代表性拍卖企业,中国书画板块就同比下降24.19%。
经济新常态下,古代书画却迎来久违的热烈,市场沿着相对理性而稳健的方向前行。2019年度古代书画板块有2件作品亿元成交,分属赵孟頫和王蒙,说明顶级藏家对于传承著录清晰、学术力量深耕的市场拔尖儿好物,依然不惜千金的出手。清代宫廷画家在本年度表现突出,有5件作品进入拍卖前十中,尤其足以董诰和钱维城为代表,董诰更是取得创纪录的高价。从拍卖结果来看,古代书画板块在持续的调整阶段出现了买家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但在拍卖行及时的策略调整之后,对于一些市场生货的释出,以及底价等方面的调整,加之深挖作品的学术价值等,最终的成绩也是久违的热烈,尤其是在中国美术史上已有定论和时间检阅的名家精品。
中国近现代书画是书画板块中高标的聚集区。在中国艺术品市场滞迷的时刻,近现代书画可谓是江河倒流方显英雄本色,对市场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支撑;2019年度共计有5件超过亿元成交的作品,占据整个书画板块的706以上,李可染、潘天寿、吴冠中、张大干等四位名家榜上有名。2019年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红色题材的作品再度迎来市场生机,据雅吕艺术网数据统计,本年度李可染作品共计上拍652件,成交264件,总成交额超过10亿元。
相较于古代书画部分“久违的热烈”,“高价聚集地”的中国近现代书画,作为流通主力的当代书画则正处于调整中,它主要依靠名家老将继续稳守疆土,亦有不少艺术家表现突出,比如周彦生、李华弍、沈香吟、郝量、刘广、曾宓6位艺术家在本年度拍卖中刷新其个人作品最高价纪录。从榜单的成交情况来看,当代书画的市场中坚力量多集中在1亿-3亿元区间,可供藏家选择的艺术家相当多,有名家小品、大家精品。从中可以看到,以美术史为主线的当代水墨收藏理念在近年得到更多共识,亦成为如何选择艺术家、选择作品的坐标参考。
藏家篇
“千禧一代”藏家加速市场更替
不只是在亚洲,更是在全球市场中,亚洲藏家尤其是内地藏家表现出的参与度,与以往相比,并未减少,反而是在增加,而且是跨品类的购藏,从古典油画、印象派到战后当代,他们都特别活跃。从藏家表现来看,支撑市场兴旺发展的资金还是较为充沛的,只不过旧藏家已经买了这么多年后,还会有什么东西能吸引他们,对于拍卖公司来说是个最大、最严峻的课题。
目前,中国艺术品市场中最大的藏家群体在北京,尽管依然基本上还是来自房地产、上市公司、金融投资等领域的企业家等,但新藏家的结构则是比较多元化的,既有富二代,也有新生代的高净值人群。当中,“千禧一代”藏家的影响力一直是热门话题。
伴随着互联网的诞生和快速发展成长的“千禧代”,主动寻求消费升级、推崇个性消费,具备前卫、新潮、追求新鲜感的消费意识。罗兰贝格联合全球退税服务商环球蓝联(Gbbd Blue)在《千禧一代,重塑旅行与购物习惯》报告中提出,中国“千禧一代”消费者将主导未来10年中国乃至全球消费格局。在佳士得香港2019年秋拍中,千禧时代的藏家占所有买家的20%,数量和实力皆不容小覷。他们的收藏不像上一代藏家那样注重大名头,而是会根据喜好锁定艺术家或是作品,直接与画廊打交道,跟艺术家沟通交流,思考其在整个美术史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他们更注重作品对艺术史的传承,擅长独立对艺术圈和市场的研究,也更喜欢通过媒体网站来研究感兴趣的艺术家,通过跟艺术家的直接交流,了解更多背景以后再进行购买。一同时,年轻群体的进入也为拍卖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衍生出网络实时竞投、直播艺术品交易等新兴的线上交易模式。根据2019年《巴塞尔艺术展/瑞银市场报告》显示,93%的高净值干禧一代人士都在网上购买过艺术品,即使是最豪门的画廊,比如卓纳画廊,如今也提供在线的展厅,以辅助他们的实体展览。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提供线上竞投已经是大势所趋。2019年,一些老牌的拍卖行陆续推出网络实时参与拍卖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冲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更能够整合买卖双方资源,还能使拍卖企业共享海量的藏家资源,藏家也获得了丰富多样的拍品。这样的消费模式将会被越来越多地被消费者认可。
海外篇
全球市场存在更多不确定陸
在海外,2019年也发生了几大备受热议的艺术事件。其中,昔日“博物馆慈善大户”赛克勒家族的丑闻让诸多接受其捐助的博物馆与其划清界限,由此也引发对于“博物馆的投资都来自何处、艺术与劣币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的讨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重新开放,多元化成为其最显著的变化,而在英国,特纳奖首次颁给四位呼吁文化多样性的艺术家。最受热议的艺术作品也许是12月的巴塞尔迈阿密国际艺术博览会上,一向特立独行的意大利艺术家莫瑞吉奥·卡特兰(Maurizio CQffelon)展出了一件新的“雕塑”作品《喜剧演员》。这“三根香蕉”激起千层浪。买家之一声称这件作品是艺术界的“独角兽”,甚至将其与1962年安迪·沃霍尔的《坎贝尔浓汤罐头》相提并论,认为这将成为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标志性作品。
二级市场方面,印象派及现代派艺术屡创纪录,规模呈直线上升。如1.107亿美元成交的莫奈《干草堆》,作为目前仅有的可流通的8幅“干草堆”系列之一(其余均被博物馆收藏),该作曾于1986年在纽约佳士得以250万美元成交。而在被同一私人藏家珍藏30余年后再度上拍,价格上涨43倍,堪称印象派作品投资的经典案例。杰大昆斯的一只不锈钢《兔子》以9107.5万美元(约6.26亿元人民币)成交,使杰大昆斯超越大卫霍克尼再回世界之巅。另外,毕加索在2019年的市场热度依旧,其中,毕加索1962年的《女人与狗》以5493.6万美元成交。
另一方面,中美贸易战、英国“脱欧”等政策影响下,世界政治、经济的不确定性正在渗入艺术市场的方方面面,直接影响了多家拍卖巨头最后的成交数据。2019年12月20日,英国议会下议院通过新“脱欧”法案,计划于2020年1月31日正式“脱欧”。如今,既然退群时间已经敲定,那我们最关心的问题也来了:艺术圈要如何在脱欧之后的英国环境下自处呢?
其实,早在8月份,新任首相约翰逊(BorisJohnson)提出了新政策——设立10个近似中国香港或新加坡模式的“免税自由港”。促进贸易和增加就业,以振兴脱欧后令人担忧的经济。英国各地的港口、机场都能申请成为“自由港”,预期最快2020年春天起实行,暂时的候选地点包括利物浦(Uverpool)、贝尔法斯特(Belfost,北爱首府)、提赛德(Teesside,位于英格兰东北部)。在野工党则反对此举,认为“自由港”只会沦为富豪储藏“艺术、古玩、珠宝、名酒”的避税天堂。究竟对英国经济来说,自由港是灵丹还是毒药?尽管反对说法有论据,但“自由港”确实在全球有不少成功例子。香港艺术市场之所以如斯蓬勃,在世界占一重要席位。“自由港”优势功不可没。至于中国内地,在北京、厦门、上海等地成立概念近似的“保税区”,亦相当成功地促进了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举办《巴塞尔艺术展》的迈阿密(Miami),其类似的“外贸区”同样见效。
2019年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温度”很难简单地用冷或暖来定义,发生的变化是好是坏,都取决于跟市场预期之间的差距。但对于认真收藏,以及对文物艺术品背后历史文化深切热爱的人来说,这个市场从未缺少过惊喜,2020年依旧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