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
与紫砂的缘分似乎早已注定,用林靖崧的话说:“若非小时候身处澎湖那充满历史人文风情的环境,我不会对紫砂陶艺产生莫名的钟情;如果不是菊岛人特有的坚毅、爽朗性格,当时我可能适应不了紫砂厂的环境;要不是个性中带着那部分的叛逆因子,激化不出有活力的作品……凡此种种,才让我走上紫砂的创作之路。”
林靖崧出生于别称“菊岛”的台湾澎湖县。那里民风纯朴,历史人文厚重,岛上随处可见令人叹为观止的天然古迹玄武岩、七美双心石沪;俯拾皆是文物古迹、保留完整的传统聚落……所有元素共同培育了澎湖人坚毅又开阔的性格;造就了澎湖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受环境的滋养,林靖崧跟随当地文化基因,得到许多创作的欲望、灵感;身上流动的海洋之子血液让他坚持走上自己至爱的艺术之路,不管遇到多少困顿挫折,绝不轻言放弃。
从小就喜好工艺美术的林靖崧,小学时期就经常受师长推荐,参加美术绘画评比、工艺创作竞赛等,多次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国中时顺理成章地进入到全台湾知名美术人才摇篮“复兴商工职业学校”,常代表澎湖县,多次参加竞赛,在美术绘画评比、木工、金工等创作中都曾夺得金奖。后多次进修,终取得台湾国立艺术大学的硕士学位,完成艺术梦想的蜕变。
明末文人文震亨《长物志》内记载“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众所周知,台湾盛行喝乌龙茶,乌龙茶堪称台湾人的国民饮品,而泡乌龙茶的最佳茶具非紫砂壶莫属。在台湾接触紫砂壶是一件容易的事,加上林靖崧自己也经营推广紫砂壶,其中不乏大师作品。终日与壶为伍,耳濡目染,更能亲身把玩,从里至外窥探比较,相信这是在宜兴丁山也享受不到的幸福。缘深至此林靖崧仍不满足,他觉得停留于赏玩大师们的作品,如隔靴搔痒。对紫砂的热爱让他不止想亲眼看看如何制作紫砂壶,还要亲手一试。
结缘紫砂
1992年,当林靖崧第一次下决心前往宜兴丁山学习制作紫砂壶时,就被厂里老师傅当头泼了一大盆冷水:“你不是台湾来的第一个人,吃不了苦的,回去吧!别浪费时间。”但澎湖人绝不言败的特质让他没有放弃。三个月间他不断练习,熟悉整个紫砂壶制作的各个环节,最后在一个连基本训练都不够的时间内,烧制出了自己第一把完整的紫砂壶,老师傅看后才知道当初错看了他,不同于其他台湾做紫砂生意的商人,这个人是真的有诚意和决心来学习做紫砂的。
接下来的几年,林靖崧又有幸于台湾的展览会中认识多位来自宜兴的工艺大师,包括吕尧臣、汪寅仙、何道洪、周桂珍等。其间得到当代多位高级工艺美术师的倾囊相授,这也让他加快了对紫砂追求探索的脚步,从矿原开采、泥枓的槌炼、成型制作技法、窑烧过程等,全面、深入地认识了紫砂工艺的全过程。而后又得到吕尧臣大师、何道洪大师、鲍志强大师、陈国良老师、吴群祥老师、潘持平老师等的熏陶与指导,于创作及技艺上也有了更多的进步。2006年5月正式拜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门下,成为其在大陆之外的第一位弟子。
对于紫砂壶的创作,林靖崧一直有着个人的坚持。创作一把好茶壶,必须包含自主思维、人文艺术、协调美学、纯熟工艺、实用价值五大要素,这是他对自己作品的要求与认知,也是在紫砂壶艺创作路途上的目标。正是这份坚持让他从2001年至2005年,连续获得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的紫砂壶金奖。
印相·印象系列
印章具有权力、承诺和身份等象征,皇帝和人民的使用说明了阶级群体的共识。它出现在任何重要的场合,代表个人,以示责任,种种意义响应了自我对于信用的坚持。印章是承诺与权力的象征,对象本身的造型源于文明社会的演化之中,被深深烙印在群体的生活。它的形体虽然小但却深具重量,符号内涵正气之意。林靖崧运用当代表达手法,将印章形体放大使之富有张力,注入极简主义、抽象概念,并且融入东方水墨意象使画面富含山川风景与历史痕迹,是将东方地景与文化集结成一的体现,转译成为突破工艺美术史的精彩之作。
山相·山象系列
该系列以山为造型,传递艺术家对于自然环境与求艺路程的理解。古代文人经常以书画寄情于山水之间,作者欲将创作的精神投射于此,以示坚毅性格。笔者自幼生长在自然地景丰沛的澎湖海岛,所见所闻皆脱离不了自然面貌,之后又因为踏上紫砂壶艺之路,为理解紫砂陶的特殊性,使得笔者必须充分了解矿土性质。在创作上透过观察澎湖玄武岩、黄龙山与青龙山等山景,描绘地质的走向、自然纹理,转译一座又一座屹立不摇、高耸壮阔的山景,并借由珐琅的各式化学特性,营造出斑驳的矿土,又或是山川流动之感。
十几年如一日长期奔波于台北和宜兴两地的他不知疲倦,还在北京报恩楼文化发展公司做艺术顾问,为各博物馆以及其他机构研发订制文创。在林靖崧看来,宜兴当地特有的传统紫砂制作的氛围和思维,及台湾本土文化和当代艺术的观念,是他创作灵感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他要将两者融入到不断创新的紫砂壶艺之中。近年在台湾,林靖崧的工作重心更多落在教学上,他在台湾国立艺术学院开设了教授紫砂制作的本科及硕士课程,好让更多的年轻人可以了解紫砂这个只有东方、宜兴才有的独特材质。他一直觉得:“将紫砂传播到全世界,并以此来传承、传播紫砂文化是今生的重要使命。也算为自己热爱的紫砂做的一点回馈吧。”
茶器·壶丞
林靖崧运用四季与宇宙变化的概念,经由布局与覆烧使珐琅流动出与陶釉截然不同的面貌。珐琅创作应用于茶器是关平茶席的想象,艺术家提出自我对紫砂、珐琅与茶事的见解,将内涵与美感经验付之于此,期许大众在品茗之际一同玩味茶陶之美。让原本单纯的品茗平添乐趣及赏心悦目的氛围。
泰和壶
本器以太極之意起稿,以紫砂之形喻大道。隐含天、地、人三者和谐共融之气度,为作者苦思年余、废寝忘食之心血结晶。壶用紫砂泥,型用素面缀,盖以两仪立,口以八卦饰,嘴以玉茎样,底以四股合,又配以实用之把。然而此五型若要合一,诚属难事,但作者以圆弧之线,巧融化型,终于铸成此佳作。以两仪八卦喻天地,以男阴女臀喻人伦;又以厚泥敷体,而有气宇非凡之势;光素赋面,更添质细韵美之感;而杯以丰臀为容,虽形象皆备,但又含蓄婉约,更让此作雅趣横生,不言而喻。此外,高唇压叶,嘴腹顺流,亦显示作者不忘实用之本。
天、地、人三才共位,方能成事;用、赏、玩三德兼备,方能成壶。以紫砂之形喻大道,颇似苍松之傲喻君子,物如人,人同物,千秋之智尽在此壶中。
天使之眼·壁挂
紫砂在历史上时有与珐琅激荡的火花,两者的结合深受宫廷青睞,而当代又该如何突破媒材的观念与呈现?林靖崧以深厚的工艺底蕴及艺术涵养,造就出融“艺术性、收藏性”于一身的珐琅彩天使之眼,也可作为壁挂装饰家居。珐琅盘烧结后呈现出浑厚、神秘、瑰丽、斑斓、璀璨多变的色彩,釉色结晶变化直逼天目,但颜色更显得多元丰富。以红、黄、绿、蓝……单色釉呈现的素净典雅;而多色釉则奇幻瑰丽、千姿百态,幻化出观赏者想象力所及的各种画面与情境。
紫韵尊爵
整组作品因挑高所成就的协调感,未臻完美,遂于壶、杯、公道杯、闻香杯底部皆切割、雕塑两条并行线,降低人们视觉,创造稳重、舒适感受。而茶盘仍以紫砂所制,外方、内圆,且其内两圆,依饮杯及闻香杯底直径大小有别,让用者不会错置,不同于一般茶器仅随意取用其他材质的端盘,也更加彰显茶席的仪式感。
设计同时结合实用性的考虑,饮杯及闻香杯之底部采取实心设计,取用置放间重心稳定,更优于传统造型。此作的成功更在于主题表现与实用性的结合,也是众多茶具造型中新思维之引领。
从紫砂到珐琅
也是源于热爱,让林靖崧开始更多地思考,如何在更广阔的领域去运用紫砂这种材质。由于历史原因,紫砂一直作为茶具的最佳原料存在,这就大大限制了紫砂在器物中的运用,除曾用于作为日用品的大缸外,就一直被框在茶器的造型中。
受到清宮盛行的画珐琅紫砂壶的启发,林靖崧开始尝试紫砂与珐琅结合,来拓展紫砂创作的艺术领域,并创造出更独特,符合现代审美的紫砂艺术品。历史上将紫砂结合珐琅的工艺于清代昙花一现,之后便无显著突破。林靖崧试图挑战工艺美术史,将珐琅大面积与紫砂结合、堆栈的技法,烧造出幻化多变的色泽,画面犹如山川大地、宇宙一隅。
经过反复试烧,长年研究紫砂壶艺术以及其装饰技法,林靖崧在珐琅烧制上获得了突破传统的发现,发展出珐琅史上从未出现的烧制技法,这是紫砂创作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创新。为产生惊人的色彩变化,强调艺术的独一性,他不再采用细画或内填的束缚,而采取多层施釉及多次不同温度的烧制,让大面积珐琅在紫砂器上自由流动,从而获得强烈的艺术感,其效果甚至更优于建盏的天目、兔毫。
在制作过程中,林靖崧通过测试比较红铜与珐琅之间的烧制手法与效果,发现由于紫砂及陶土气孔与红铜质地之差异,所造成的流动速度与色彩融结状态有所不一,进而尝试以熔融、覆烧、堆栈等技法,使珐琅施于紫砂的画面更为精彩,并將传统珐琅中少见的绿色大量运用,于烧造时形成曲面融积、垂直流动等更为独特的视觉效果。
紫砂珐琅的出现让人们看到,珐琅不但在金属胎上金彩炫丽,在陶胎上也同样绚丽多姿。而这项创新的独门工艺技术因其在艺术市场的独一无二,产量非常有限,让藏家们更是趋之若骛。但林靖崧远不满足于此,未来他还要在公共艺术、装置艺术领域创作更多的作品,让紫砂这种材质的运用突破更多的极限。
春华韵姿画珐琅壶
作品造型以人体姿态为参考,透过个人观点与美感经验将人的局部身体转译于壶的结构上。在装饰上采以清宮精湛之画珐琅技艺呈现,企图将古今的工艺发展缩影于此;图案上选择台湾客家花布的意象绘制牡丹与植物,底色“红、绿、蓝”是为象征传统吉祥之意,再加入现今流行色调使之契合当代。作品采以昔今工艺技法、造型与色彩,欲将传统因子延续于当代表现,使两者缩影于此,突破过往的观念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