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剂加温预处理在冠状动脉CT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2020-06-28 05:07池亚男骆春柳崔兆瑞李法升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外渗预处理黏度

池亚男 骆春柳 崔兆瑞 李法升

血管CTA是一种CT影像学技术,是以一定速率将适量碘对比剂输入静脉、当对比剂达到病变部位之后,观察动脉血管以及周围组织间的密度差增加,从而发现或者诊断病变。普通增强扫描速率为3 ml/s,而冠状动脉CTA检查要求注射对比剂速率5 ml/s,高于静脉滴注速率4 ml/min[1],由于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大部分为肥胖、肿瘤放疗以及老年人,其血管状态均较差,而高速率对比剂注射非常容易导致局部血管受损,从而出现对比剂外渗,发生组织肿胀、疼痛等不良反应。流体学基本原理指出,将对比剂加温后可使其黏稠度降低,利于在血管中顺利通过,使外渗概率降低[2],本研究探讨对比剂加温预处理的运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3]:自愿参与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无碘剂过敏史、严重肾功能不全、哮喘过敏史者;无甲状腺功能亢进者。排除标准:中途退出研究拒绝检查者;精神异常,无法正常沟通交流者。按对比剂温度不同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30~87岁,平均(62.21±3.25)岁;疾病类型:冠心病8例,高血压病10例,胸闷胸痛7例。研究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32~85岁,平均(62.02±3.12)岁;疾病类型:冠心病9例,高血压病11例,胸闷胸痛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在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下实施。

1.2 方法 两组在检查前均预留同一型号的留置针(BD Intima Ⅱ竸玛20G),以速率5 ml/s注射,对比剂选择为370 mgI/ml碘普罗胺注射液。检查期间,高压注射器(双筒Medrad SCT-210)与CT机(东芝320排)均使用同种型号[4]。对照组给予常温对比剂注射并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检查前,在1名陪护下保证禁食、不禁水,按照预约时间进入放射科,给予静脉留置针安置,依预约顺序进入机房。检查总时间约为10 min。其后用高压注射器连接留置针,安装加温仪。将对比剂至恒温箱进行维持加温,温度值37 ℃,抽取至高压注射器内(对比剂量和体质量比值为1.2 ml/kg),设置高压注射器的速率约5 ml/s,期间跟踪试注的追踪剂(0.9%氯化钠溶液)需低于对比剂0.5 ml/s,以对比剂黏度同步的速率[5-6]。检查结束后,至注射台,于增强检查后,留观察区15 min,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发生。如无不适,则将留置针拔出,叮嘱患者24内大量饮水(2000 ml以上),给予水化处理对比剂(通过增加尿量,控制排泄频率,避免肾小管内结晶形成,减轻对比剂的毒性,降低对比剂肾病发生率)。最后由放射科组织医师、护士以及技师对对比剂外渗情况进行判断。处理方法:重度外渗局部肿胀处给予75%酒精浸透纱布(10 cm×10 cm),湿敷在患处,每4 h更换,直至肿胀消退为止,24 h内可完全缓解;中度:75%酒精浸透纱布(10 cm×10 cm)湿敷12 h 1次,并嘱咐抬高患肢;轻度:嘱咐抬高患肢,检查后多饮水[7-8]。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CTA检查患者对比剂外渗发生率,心率变化(>10次/min)以及心电图T波变化(T波变化>0.01 mv)情况。判断标准:参考《碘对比剂使用指南》结合JCI(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第六版中相关标准[9];重度外渗:对比剂渗出范围有明显肿胀,直径超出5 cm,主诉剧烈疼痛;中度外渗:对比剂渗出部位表面红肿,范围为注射部位直径约2 cm左右,有疼痛感;轻度外渗:对比剂渗出部位在注射部位2 cm内[10-11]。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对比剂外渗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对比剂外渗发生率为4.00%,其中轻度1例,无中度与重度外渗者,对照组对比剂外渗发生率为32.00%,其中轻度4例,中度3例,重度1例,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对比剂外渗发生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心率、心电图T波改变率比较 研究组心率变化率以及心电图T波变化率分别为4.00%,4.00%,均低于对照组的16.00%,20.0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率、心电图T波改变率比较 例(%)

3 讨 论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血管CTA成像,尤其是冠状动脉CTA成像检查的逐渐普及,大部分需要经静脉注射对比剂完成检查;但由于非离子型、次高渗对比剂的黏度较大,而注射速率较快,达到5 ml/s,检查的患者老年、肥胖等血管脆性度较高,临床发生对比剂外渗的情况相对增加[12]。对比剂若不给予加温处理,其高黏度也增加了吸收的难度,若发生外渗情况,会对皮下组织产生强烈刺激,从而引起局部疼痛、肿胀,严重者出现坏死,增加患者痛苦。同时对比剂若发生外渗,那么进入血管的剂量便会减少,对靶器官显影产生一定的影响,最终造成检查失败,延误病情诊断,也容易导致医疗纠纷,因此降低对比剂外渗率对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13]。

本研究对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分别给予对比剂加温预处理与常温对比剂,发现给予对比剂加温预处理的外渗率发生较常温低;表明对比剂的恒温箱持续加温,长时间维持其在37 ℃状态,使对比剂温度与机体温度平衡,从而降低黏稠度,降低对血管刺激,而20 G留置针管径,减少对比剂对血管壁刺激的程度;但由于高压注射器要求一人一筒,常导致加温仪无法达到要求温度,因此本研究中对当班人员要求提前15 min对恒温箱开机,预加温对比剂,每日对机房温湿度计监测2次,从而维持温度21~25 ℃,湿度40%~60%[14]。

吴忠东等[15]研究显示,对比剂温度与微血管痉挛发生有一定相关性,低温对比剂更容易诱发微血管痉挛,冠状动脉CTA检查,对比剂流速较快,对血管造成强有力冲击,同时低对比剂黏度会使得其在微血管排泄速率降低,致使心肌缺血风险增加,因此37 ℃加温预处理,更接近机体温度,对血管冲击力减小,避免注射部位的疼痛,同时也减少了对体温影响,而加温预处理后的对比剂,黏度降低,血流阻力减小,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小了对肾脏的损伤,增加机体对对比剂的耐受能力,在本研究中对比剂加温预处理的研究组心率变化率以及心电图T波变化率均小于未加温预处理的对照组,但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也能说明对比剂温度增加可提高冠状动脉排出对比剂速度,对心肌灌注稳定性保持更加有力,同时有利于CTA成像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对冠状动脉CTA检查对比剂给予加温处理,可降低外渗发生率以及对心电图T波、心率等的影响,运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外渗预处理黏度
有机蜡对沥青黏度影响的研究
求解奇异线性系统的右预处理MINRES 方法
护理干预在小儿临床药物外渗中的效果研究
增速预注射在降低肿瘤非首疗程化疗患者CT增强检查对比剂外渗率中的应用价值
污泥预处理及其在硅酸盐制品中的运用
CT 增强扫描碘对比剂外渗的护理干预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PMA黏度指数改进剂对减振器油性能的影响
血黏度高怎么办
基于预处理MUSIC算法的分布式阵列DOA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