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位一体的肺部物理疗法在支原体肺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

2020-06-28 05:07屠蓓兰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物理疗法血液学支原体

屠蓓兰

支气管肺炎(MPP)是由于肺炎支原体(MP)感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发病率约占肺炎总数的19%~26%[1]。由于患儿各器官功能、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受到病原体的入侵,而当患儿感染MP后,其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机体出现咳嗽、气喘等呼吸道反应,并随着病情持续发展,导致炎性渗出,引起肺部湿啰音[2]。抗生素类药物虽能很好的控制病情,但仍有部分患儿肺部湿啰音难以吸收[3]。三位一体的物理疗法是指通过病房、门诊、家属等卫生资源为患者提供持续的卫生保健服务,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4]。为此本文就基于三位一体的肺部物理疗法在支原体肺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深入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2月收入我院治疗的9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纳入标准: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的小儿支气管肺炎诊断标准[5],存在持续咳嗽、呼吸困难,外周血白细胞升高等临床指征[6];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X射线阴影改变;血清特异性支原体抗体阳性;年龄<12岁。排除标准:合并肝肾功能不全或先心病;认知功能障碍或无法配合治疗;慢性咽喉部感染、胃食道反流、支气管异物引起的咳嗽。对照组:男23例,女26例;年龄3~6岁,平均(4.65±0.77)岁;病程3~15 d,平均(4.89±0.77)d。观察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4~9岁,平均(4.77±0.87)岁;病程2~17 d,平均(4.97±0.81)d。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常规给予阿奇霉素、红霉素等药物治疗与疾病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三位一体的肺部物理疗法,具体如下:

1.2.1 病房高流量氧气雾化吸入 (1)药物剂量为患儿每公斤体重加入布地奈德2 ml(1 mg)、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250 μg∶2 ml)1 ml、硫酸沙丁胺醇溶液(5 mg∶20 ml)1.25 ml,高流量氧气雾化吸入,每天2次,连续吸入5 d,第6天改为每天1次,至第7天。期间,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若出现面色发绀、心率加快,可提示痰液阻塞。吸痰后,改为间断吸入法。雾化开始时,雾化器口远离患儿鼻口部,逐步适应后调节雾化器面罩紧贴面部吸入并逐渐缩短间隔时间。由间断吸入转变为持续吸入,不会降低化痰、抗炎的治疗效果。

1.2.2 门诊仪器物理疗法 (1)应用LDT-CD31落地短波电疗机进行物理治疗,频率为41 MHz,波长设置在7.1~7.3 m,输出功率最大为200 W,电极大小为22~28 cm。患儿取卧位或半卧位,胸背部对向装置,安抚患儿待其情绪稳定后,将电极贴片置于患儿肺部位置,根据其身体承受程度开始治疗。通过理疗仪探头微量加热,每天1次,每次治疗10 min,1周为1疗程,可连续治疗2个疗程。

1.2.3 手动叩击排痰物理疗法 对患儿采取支气管解剖部位排痰,排痰物理疗法患儿呈侧卧位,背向操作者,指导家属双手手掌合拢并微曲,双手手掌握起呈碗状,利用腕关节力量,同时找到患儿支气管体表投影区域,在患儿的胸部由外向内、由下至上进行有节奏的叩拍。注意避开锁骨、前胸以及脊椎部位,力度以皮肤部位不发红为宜,叩击完一侧换另一侧。叩击频率应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次。定时协助患儿变换体位,减少肺淤血,利于炎症的吸收以及痰液的排出。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血液学指标。记录患儿肺部啰音吸收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胸腔积液消失时间、X线肺部阴影消失时间、痰液消失时间;记录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M(QR),d]

2.2 两组血液学指标比较(表2)

表2 两组血液学指标比较

3 讨 论

由于支原体肺炎与机体自身组织存在共性的抗原组织,感染后可形成相应组织的自身抗体,其发病机制与毒性作用或免疫损害有关[7]。研究证实[8],IL-6、IL-8在支原体肺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IL-6时属于白细胞介素中的一种,是由纤维母细胞、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以及角质细胞产物,参与免疫调节、炎性、造血等生物学过程。IL-8主要由单核细胞释放,其生物学作用主要是激活中性粒细胞,使其释放超氧化物质以及溶酶体酶[9-10]。在正常情况下,IL-6、IL-8具有抗感染作用,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但是过多释放则会造成其他细胞因子失衡,参与炎性反应的发展。

超短波物理治疗是通过利用高频电场使治疗部位均匀受热,通过外界诱导生物磁场发生改变,进而对生物分子、细胞、神经等的氧化应激过程进行调节,提高气道纤维体的活动能力,增加白细胞总数,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以及机体免疫力[11]。同时改善肺组织内的血液循环能力,促进淋巴血液回流,利于炎性物质的消除。同时通过提高局部用药浓度,缓解气道平滑肌痉挛。超短波对炎症组织具有显著的脱水作用,可增加炎症部位的钙离子浓度,减少钾离子,促进局炎症的吸收,减少炎性介质的消散,改善肺换气功能,从而起到保护肺血管壁的作用。因此超短波治疗可有效缓解患儿咳嗽、喘息等临床症状,加速对肺部湿啰音的吸收,改善肺部症状[12]。在雾化治疗中,布地奈德可增强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的稳定性,抑制免疫反应的形成,降低组胺物质的释放,减少平滑肌的收缩反应,避免气道出现高反应,从而起到止咳平喘的作用。手动叩击支气管解剖位置排痰法可明确叩击部位,缩小叩击范围,对解剖部位急性由下至上的叩击,不仅利于主支气管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同时作用于各级支气管,提高肺部内小支气管肺泡排痰能力,改善患儿呼吸管的顺畅度。本次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肺部啰音吸收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胸腔积液消失时间、X线肺部阴影消失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IL-6、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三位一体的物理疗法可有效改善炎性因子水平,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基于三位一体的肺部物理疗法在支原体肺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可缩短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改善血液学指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物理疗法血液学支原体
临床血液学检验规范化培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物理疗法合康复训练对老年膝关节炎关节镜术后关节肿痛的效果评价
关于中医非药物疗法及物理疗法治疗运动疲劳的研究进展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支原体阳性患者134例药敏结果分析
基于血液学细胞形态学技能学习的轻游戏教学软件开发探索
康复疗法治疗中学生运动损伤肩关节疗效的体会
富硒女贞子对山羊生产性能、血液学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复方磺胺氯吡嗪钠—二甲氧苄啶混悬液对鸡的安全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