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

2020-06-27 14:09陈映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思辨性导图鲁迅

陈映

“你在这节课提出了多少个思辨性的问题?”这是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的教授在听完一位老师教授《给予是快乐的》一文后提出的一个问题。班里小杨同学的家长致电询问:小杨很爱看书,但他看完后对书中的内容印象甚浅。这两个问题,让笔者不断反思:我的课堂是否提出了思辨性的问题?缺少思辨性的课堂是否会导致学生不懂得深度思考?鉴于此,我开始对思辨性阅读教学进行了一番尝试。本文将结合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的实例,浅谈如何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进行思辨性阅读教学。

一、何为思辨性阅读

《礼记·中庸》中提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慎思之,明辨之”,就是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要慎重地思考,明白地辨析,形成“思辨性”的思维方式。上海市特级语文教师余党绪对思辨性阅读教学有过一个定义:指导学生以批判的态度阅读理性的文本。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浅阅读已经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语文阅读教学呈现出一种快餐式、浏览性、跳跃化的浅阅读模式。长年累月,这不仅有损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将使阅读教学课堂越来越低效,出现学生对文学作品误读、偏读的现象。

部编版语文教材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组文,“人文主题”决定了语文学科拥有感性的特质。如何在感性的文本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这也要求教师在课堂中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

基于以上种种思考,笔者认为:思辨性阅读教学就是在感性认识上,更加注重理性认识的具有批判性、引导性、深刻性的阅读教学。

二、让思辨性思维“看得见”——利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世界记忆之父”托尼·博赞创建的一种有效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思维工具,其创建的依据是人脑的放射性思维特质。

教师在阅读教学课堂中,常用的是二元思维的线性板书,所以学生更倾向于使用二元笔记。而思维导图强调的是多角度的思考,并将多元思维运用线条、文字、图形、颜色等标志呈现在一张图纸当中。随着阅读的深入,学生的思维也在扩散,通过思维导图将这些看似没有关联的数据形成联系网络。

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及时、准确地捕捉课堂动态资源的生成,拓宽学生理解文本的宽度,加深思辨性思维的深度,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将相和》一课,笔者在带领学生层层深入分析文本后,让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思维导图。有的学生按照“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脉络,画出了三个小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有的学生在此基础上,还画出了廉颇和蔺相如的人物总结。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将一篇课文由厚读到薄,再由薄读到厚,这就是思维拓展的过程。

三、让思辨性思维“说得出”——利用小组合作

同一篇文章、同一个人物、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因个性发展、成长经历、阅读积累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思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通过组建合作小组,激励学生进行思维碰撞。

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都与鲁迅先生相关,但学生只知鲁迅先生是名人,却不知他为何有名。《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以儿童的视角,拉近了与学生的情感认同,同时又因学生对鲁迅先生的陌生,在文中留下了思辨的空间。在教学时,笔者让学生了解文本后,以四人小组的方式,讨论并解决你最感兴趣的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随后全班共同讨论。在这个思辨过程中,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例如:伯父的回答很深奥,他可能回答了些什么?以前小周晔为什么会没有见过伯父“充满了自然而和谐的美”的脸呢?学生聚焦在文本之中,又跳出了文本进行提问,经历了“读进去”又“读出来”的思辨过程。

又如林清玄的《桃花心木》一文,课文通俗易懂,道理简单明晰,学生在通读课文后很快就能找出表达作者真情实感的句子: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笔者随即提问:你读懂了什么?笔者让学生在小组中自读自悟,互相启发。有的小组读出了只要经得起风雨的考验,就能成为有所作为的人;有的小组读出了只要战胜不确定,就能够独立自信;有的小组则提出疑问:是不是只要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就一定能锻炼出独立自主的心,成为有作为的人呢?学生的思维就在不断思辨中,擦出了绚烂的火花。

在绘制《将相和》一课的思维导图中,笔者看到一个学生总结秦王的形象为“怯懦”,随即笔者向学生追问:你认为秦王是一个怎样的人?毫无意外,学生的答案都是基于课文内容得出来到,事实上,这与事实是不相符的。笔者紧接着提问:在完璧归赵时,秦王已经在位20余年了,你觉得秦王真的是一个怯懦、无能之辈吗?经过四人小组的一番讨论,学生已然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四、让思辨性思维“摸得着”——利用延伸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适当的进行延伸阅读能够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全面的了解,对作者情感有更深入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思辨性思维的养成。

在教授《一夜的工作》一文中,笔者以“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感人景象导入,学生在了解这一背景后,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送总理呢?《怀念母亲》是季羡林先生表达自己对祖国母亲和生身母亲真挚感情的一篇文章,在教授季先生对生身母亲的情感时,笔者让学生讨论文中的“恨”究竟是什么。在适时引入季先生的文章《赋得永久的悔》后,学生很容易理解, “恨”其实就是季先生对生母的“爱”。教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笔者充分利用课后链接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和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让学生理解“为什么鲁迅先生能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

高年级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阅读欣赏评价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写作背景、读原文、读代表作等延伸阅读,不仅能够激发思维,甚至能激发他们的持续思考。

思维能力的差异,决定了学生素质的差异。思辨性阅读教學的开展,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加强思维的力度和深度,培养学生以理性的思维角度进行思考,以开放的头脑,不断创新,发现新大陆。

猜你喜欢
思辨性导图鲁迅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高考作文的思辨性摭谈
孔乙己
第6章 一次函数
思辨性阅读在推进名著阅读中的运用
阿迅一族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