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新营 王真真
摘 要:随着新时代迅速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了长足进步,常规建筑形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发展的要求,所以装配式建筑就孕育而生,其具备建设快、品质高的特点,然而对于装配式结构的设计而言也有着诸多的难题存在。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问题
1 引言
装配式施工是一种将建筑主要构件进行预制,并在施工中通过安装、胶连焊接等方式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施工形式,在进行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工作时,不仅要根据工程建设区域的情况、工程建设需求等进行科学设计,还应做好工程成本精算、流程布置以及各专业班组与构件供应方的配合布局,以保证装配式建筑的有效推进。
2 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预制混凝土结构就是在构件预制厂内,大规模的生产梁、板、柱、墙板等各种建筑中的结构构件,通过运输然后经过焊接、螺栓连接以及浇筑等,将其加以连接,继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预制装配式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批量化的生产,将批量化生产的构件运输至工程施工现场加以组装,这种建筑设计形式与传统建筑结构形式相比,不管是在施工质量还是施工效率等方面都有着非常显著的优势。由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的应用,减少了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人力和施工成本投入,促进了工程施工效率的提升,降低了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发生的几率。此外,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自身具有的显著的环保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和噪声等现象的出现,降低了工程项目施工对周边居民正常生活和出行产生的影响,促进了工程建设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
3 装配式建筑设计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前期准备
装配式建筑防水节点施工时,为了确保其具有更强的防水性能,必须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施工之前,针对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防水材料,以使防水材料在实际当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其次,详细对各构件进行检查,及时发现不合理的构件,并予以更换,确保每一个构件的质量,为防水节点施工打下良好基础。其中,主要观察以下几个方面:①平整度,构件的表面是否平整,是否有凸起或凹槽等,若不平整,会影响与其他构件的装配,增加防水难度,并降低建筑质量,因而需要将其更换。②质量,在构件的表面,是否出现裂纹,若存在裂纹,会受到内部张力的作用而不断扩大,最终对建筑的防水与质量造成破坏,也应将其更换;③预埋胶条,胶条质量是否达到标准,位置选择是否合理,粘贴是否牢固等,若其中一项不符合要求,则予以处理。
3.2 提升设计人员的综合能力
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工作具有综合性强、设计精确性要求高的特点,要求设计人员针对装配式建筑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而后根据建筑承载能力需求、建筑所处环境情况的综合考虑成果进行装配式建筑优化设计。因此在设计工作开展前,要对设计人员进行装配式建筑特色化技术培训,保证设计人员掌握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技能,为装配式建筑优化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3.3 重视装配式构件及连接设计
预制构件应进行承载力、变形、裂缝验算,还应进行地震工况下的承载力计算,况此外还要注意短暂设计工况(如翻转、起吊、运输、堆放堆放//安装等安装等))下的验算。因為各工况下构件的受力模式不同或是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等原因,造成构件的最终截面和配筋不同。此外预制构件设计时应选位择合理的连接部位(一般在受力较小的部位),划分合理的构件尺寸和形状等。预制构件设计在对整体结构进行设计过程中,要重点把握各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设计,保证各节点安全可靠,符合规范的各项要求,满足结构承载力设计及抗震设计的要求。防止由于节点的缺点而致使整个结构不合理及安全隐患等。如:叠合构件的叠合面粗糙度占比要求,叠合梁的对接连接要求,主次梁之间的连接构造,预制柱与预制梁之间的连接节点构造等要求。
3.4 用信息化技术提升设计科学性
在当前数据信息化时代的潮流下,建筑设计的工作也脱离不了信息化的需求,因此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我们可以有效的通过信息化软件提升设计工作参数检验的效果。要更全方面的保证装配式建筑在设计上的科学与可靠性,这就需要设计工作者对于信息化软件有着熟练的操作,通过可视化手段对于设计中不科学的问题展示出来,进而为问题的解决找到更具有科学性的方法。所以,信息化软件的操作能力也是设计管控团队和设计工作者们不得不重视的一点。
3.5 防水材料与混凝土的黏结效果
对于混凝土来说,是一种碱性材料,采用过去的密封胶对其进行装配,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加之施工时,墙体表面存在很多凸起或凹槽,也会对装配造成一定干扰。因而,在装配之前,应加强对防水胶市场的调查力度,获取多种防水胶的信息,并针对工程的实际需求,选择最佳的防水胶。如施工场所环境恶劣,或者是空气水分占比较高,很容易产生泛碱的情况,影响模块间的装配效果,因而需要选择抗泛碱能力强的密封胶。同时,选择出相应的密封胶后,还应针对其具体特点,合理地进行应用,如采用双组分改性硅烷密封胶时,需要在墙体的表面,涂抹相应的底液,之后才可涂抹密封胶,只有这样,才会使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3.6 结构节点的设计
设计人员在进行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时,必须严格的按照建筑功能、需求等进行建筑构造、连接方式的设计,才能确保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的规范性与准确性。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开展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工作时,必须以国家颁布实施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要求,将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构造连接技术方案与连接形式融合在一起,确保建筑构造连接合理性,提高预制装配式建筑构造的承载能力。比如,设计人员在设计钢筋混凝土预制装配式建筑时,必须对构造连接中的受力问题予以充分的重视,在设计过程中仔细的检查各个连接部分的受力能力,保证建筑结构的承载应力与传递应力满足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要求,才能达到促进预制装配式建筑构造连接设计安全性有效提升的目的。
3.7 装配式建筑技术的施工组织管理措施
实际施工是完成装配式建筑搭建的核心环节,其管理组织需要管理人员加以规范,在此环节中同样可分为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是做好工序交底工作,在各个建筑环节结束后都要进行交底工作,以保证每一个建筑环节的质量都能够得到检验,降低建筑质量出现问题的几率,其中包括斜支撑技术交底,各种接缝处理交底,防水防开裂工艺交底等。第二是保护现成成品,成品包括已建成的装配式建筑,以及未投入使用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保护成品不被损坏能够保证工程进度如期完成。第三是引入精细化管理,此管理主要以人为目标,实行作业实名制与责任终身制并举的管理措施,使建筑责任落实到个人并永久跟随,使全体工作人员在享有应得的权利时,也承担起应尽的义务,此方法可以提高工人对建筑工程的重视程度,并保有敬畏之心以提升建筑工程质量。
4 结语
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发展中,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工业化程度高、管控效果好的建筑形式,与我国建筑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重合。因此,要大力提升装配式建筑设计及建设的科学性,在实际工作中针对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关键点进行严格把控,同时还应提升建筑设计人员对于装配式建筑设计的认识,保证其设计能力,为装配式建筑向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提供助推力。
参考文献:
[1] 陈春涛.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设计要点及相关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19(19):3~4.
[2] 尹祚会.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分析与优化策略[J].居舍,2019(22):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