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提问的有效教学策略

2020-06-27 14:06周游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轴对称数学教师图形

周游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丰富的思维参与是小学生实现深度学习的基本要求,但是小学数学教师通常由于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进度而选择了讲授法,并不会通过课堂提问、问题分析与解决活动来引导学生进入有意义学习状态,使得小学生在烦琐的理论听讲活动中丧失了学习兴趣,形成了惰性思维。长此以往,小学生必然会因为数学知识的抽象度、逻辑性变得越来越明显而感到吃力,难以切实实现自主学习。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借助丰富有效的课堂提问来转变小学生的思维状态,使其将思考、表达与听讲结合起来,逐步总结出学好数学的一般方法与有效规律。

一、灵活把控数学问题的难易度

客观来讲,数学问题的质量是决定课堂提问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因素,因为只有保证小学生可以受到问题启发,使其积极参与问题探究,才能切实构建新型的教学互动,促使小学生在数学课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灵活调控数学问题的难度水平,认真分析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理解能力,借此设计层次递进的问题串,以便让学生在数学问题的启发下实现自主思考。

就如在《平行和相交》一课教学中,笔者就让小学生每人准备了两支铅笔,借此提问:“这两支铅笔存在几种位置关系?”为此,小学生就会主动摆一摆,观察两支铅笔的位置关系,而大多数学生都可从相交、不相交这两个角度去阐述铅笔的位置关系。借此,笔者引导小学生学习了相交、平行这两个数学概念,规范了学生的数学表达方式。进而,笔者继续提问:“如果将这两支铅笔看成是直线,那么大家能说一说谁是谁的平行线吗?”借此,小学生就要进行数学交流,初步发展自己的空间观念。然后,笔者整理了一些同一平面内的直线位置关系,要求学生从相交、平行这两个角度去归类,借此培养小学生的解题能力。之后,笔者再整理了一些夹角呈90°的直线,借此引出了垂直概念,进一步拓展了小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把握提问时机

我国有一句俗语“时势造英雄”,古人也十分看重时机,认为时机会直接决定事件的组织效率。实际上,在课堂提问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也应该科学确定提问时机,最好是在学生存在认知疑问,或者是学习兴趣十分高涨的状态下抛出数学问题。由此,小学生就可在最佳状态下探究数学知识,从多维角度去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如此,则可真正借助课堂提问来构建有效课堂,不断优化小学生的数学理解与问题解决能力。

就如在《轴对称图形》一课教学中,为了保护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使用窗花、蜻蜓、蝴蝶、魔方、黑板等事物引导小学生观察了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丰富了学生的直观经验。在这时,笔者就引入了数学问题,即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在这时,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涨的,所以他们也积极整理了数学语言,表示轴对称可以沿着一条轴完全重合。对此,笔者继续提问:“你能寻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吗?请说出这些图形是沿着哪条线呈现对称特点的。”由此,小学生便需认真观察生活,切实迁移《轴对称图形》一课的重要概念。

三、鼓励学生自主提问

说到提问,人们的第一反应便是教师提问、学生解答这一常规提问、答题过程,但是除此之外,小学生的自主思考与個人提问也十分重要,便于小学生参与创新式数学学习活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鼓励小学生多质疑、多提问、多解题、多交流,切实解放小学生的思想,保证小学生能够自主总结、归纳、反思数学知识,初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还拿在《轴对称图形》一课教学来说,小学生在寻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时找到了桌子、椅子、书本、文具盒等等,但是在寻找对称轴的时候,却产生了不同的结论。由此,小学生提出问题:“一个轴对称图形是否存在多条对称轴?”借此,笔者鼓励学生以正方形为例,在草稿纸上画出一个正方形,然后沿着四条边裁剪,通过折一折活动去寻找并标注正方形的对称轴,由此促进了课堂生成。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优化课堂提问艺术十分关键,是改善小学生思维结构、学习方式的核心要素,也可直接优化教学互动,真正实现有效教学,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据实分析什么样的问题才能够引起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利用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展开数学探究,如何利用学生提问促使课堂生成等多个问题,以便切实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堂。

猜你喜欢
轴对称数学教师图形
说说轴对称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轴对称》巩固练习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认识轴对称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关于轴对称的几个基本概念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