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与教育逻辑的转型

2020-06-27 14:14檀传宝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大变局小康逻辑

檀传宝,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教育学部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理事长。

出版专著《德育美学观》《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师伦理学专题》《公民教育引论》《自由浪漫与责任——檀传宝德育十讲》及诗文自选集《作为一棵风中的树》《落槐花》等,发表学术论文、学术评论逾200篇。作品曾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重要奖项。

近年来,“新时代”已是一个高频词。但“新”与“旧”相对,几乎每一个时代的人都可以认为自己处于某种意义上的“新时代”。那么,今天我们高频使用的这个“新时代”概念,是否有其真实的“新”内涵?什么才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新时代”最重要的特征?“新时代”对教育发展意味着什么?

何谓“新时代”

关于“新时代”一个重要的表述,当然是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的报告中所强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其突出表征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基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进程的重要表述。

另外一种表述则是着眼于国际政治的新格局,其特征就是许多人所谈论的当今世界面临着一个“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中国自身、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都要学会面对的一个大变局——一个久经磨难、受尽屈辱的东方巨人的重新崛起。

而我个人的理解视角,更愿意聚焦于国人生活质量改进这一个更朴素也更宏大的历史节点——目前,中国社会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实现总体小康,正在走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而据有关机构研究,“全面小康”的目标在2018年其实已经基本实现①。

虽然我们在许多方面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尚有巨大差距,虽然迄今为止中国东中西部还有巨大的发展差距、少数地区或者群体的脱贫任务尚未彻底完成,但就中国的大历史而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不仅仅是“百年未遇之大变局”,而可能是“千年未遇之大变局”“万年未遇之大变局”了。因为历史上的中国人从来都没有过彻底解决温饱问题、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马克思说,人类历史在共产主义实现之前都是“史前史”,真正的人类历史只有在每一个体都能获得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才可能真正开始。就像马克思说的一样,我们也可以认定:没有彻底解决温饱问题的时代都是“旧时代”,而“全面小康”目标实现的今天,当然就是中国人“新时代”的真正启元。

新时代教育逻辑的转型

“新时代”注定会影响中国社会与教育发展的方方面面。那么“新时代”对教育发展意味着什么呢?

类似于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对教育发展的意味之最重要者,当是教育逻辑的转型——从教育的“饥饿逻辑”转型为教育的“小康逻辑”。

所谓教育的“饥饿逻辑”,指的是民众在没有解决温饱的生活状态中,让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普遍甚或唯一理由就是只有好好读书才“有饭吃”或者“有好饭吃”(反之当然就是“不读书,没飯吃”)。在社会资源极度稀缺的条件下,上学是穷人彻底改变命运的主要途径之一。这也是尽管中国社会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倡导“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而至今仍然未毕其功的社会原因。所谓教育的“小康逻辑”,指的是在全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前提下,国人让孩子接受教育的理由会悄然改变——孩子们接受教育最重要的理由将转变为追求儿童当下和未来生活品质的提高(虽然接受教育才“有饭吃”的“饥饿逻辑”还会继续存在下去,但是其重要性会相对下降,甚至将越来越不是主要的理由)。因为全社会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社会成员未来已经不存在“没饭吃”的问题,个体乃至整个社会的“优势需要”就肯定不再是解决“饥饿”问题了。按照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个体“饥饿”的时候,兴奋点当然是找食物;但若肚子已经饱了,人们会转而注意个体尊严及人生意义等精神需要。“如果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很好地得到了满足,爱、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就会产生……”②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低级需要或者基础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爱、感情和归属、获得尊重的需要以及真善美、自我实现等高级需要或者超越性需要就会成为“优势需要”。因此,教育类型或者范式的根本性变革就是大势所趋,而几十年来素质教育所追求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育等(实质上是马克思所言的有自由个性意味的人的全面发展),也就必然成为今天和未来教育生活的现实需求而非价值理想。

因此,类似于顺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中国经济发展正在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社会也必须有适应新时代教育逻辑转型的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新时代教育应有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不同于某些技术型的细节改造,适应新时代教育逻辑转型的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当是一次教育事业的根本变革。其突出特征乃是教育本体性功能的回归、教育品质的提升。

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意味着一些教育主题必将凸显。比如,有关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民主、法治、人权、国际理解、全球公民教育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密切相关的教育主题,都将成为最重要的教育内容。又如,所有现在在我们的教育生活里被边缘化、在发达国家教育生活里被普遍强调的体育、美育、德育、劳动教育、个性与创造性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培育等,都会慢慢成为大众关注并普遍希望加强的教育。原因都在于:当个体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对于社会关系的需要、获得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将成为国人普遍的优势需要。再加上全面小康社会中等收入群体(中产阶级)的迅速崛起,人们对于民主、法治、个性自由等也都会有更高、更普遍的需求。这些都需要中国教育作出及时的回应。

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意味着一些重要的教育变革终将发生。自由、平等、民主、法治不应是单向传授给儿童的美好德目,这些最美好的价值首先应该成为成人社会的核心价值、成为日常教育生活的价值根基。诸如学前教育的普惠化、高中教育的逐步普及、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高考及整个教育评价系统的改革、高等教育品质的提升等具体的改革举措,是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指标,也是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之一,但这些改革措施更是对教育领域“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回应。与之相应,我们也可以断定的是:新时代技术进步的实质意义应在于人的自由与解放。虽然目前教育的信息化步伐日益加快,大数据、AI技术等高新科技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正在大大改变人们的教育生活。但是,若不能在实质上促进教与学的自由、帮助年轻一代在教育生活中获得学习愉悦和真实的人生意义,所有最时髦技术的应用都不会被人视作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改革。

总而言之,所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将有一个共同的理由,那就是新时代的教育必须服从新时代的教育逻辑。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人们的“优势需要”即将甚至已经大大改变。而人们需要层次越高,教育消费者们就越不容易被满足。在新时代,让人异化的教育终将被人唾弃,不讲公平正义的教育必将走向终结。对此,教育事业的领导者、参与者们都必须有最清醒的认识。

编辑 _ 李刚刚

猜你喜欢
大变局小康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我家的小康
2022年养猪业或将迎来“大变局”
逻辑
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疫情叠加影响的若干看法
创新的逻辑
我家的小康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莫耶与沈醉 大变局下的小恋曲
尘埃未定的大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