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甘露 吴小翠 郝敏
【摘 要】 新三板是中国资本市场挂牌企业最多的全国性市场,发展好新三板对中国金融市场具有重要作用。新三板主要服务于创新、创业及成长型企业,与传统行业相比,这些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对核心员工和技术员工的依赖程度较高,股权激励恰好可以通过赋予员工股权使其与公司形成利益共同体,达到留住人才的目的。本文从新三板公司股权激励激励概述、股权激励的主要模式、股权激励情况分析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对新三 板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提供建议。
【关键词】 新三板 股权激励 资本市场
一、新三板上市企业股权激励概述
新三板又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是企业发行和公开转让股份的平台,在 2012 年9月注册成立 ,在2013年12月获得国务院的重视,主要服务于创新、创业以及成长型的中小型企业。新三板日益完善的市场环境,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提供了与市场对接的机会。短短几年时间 ,新三板挂牌企业就突破万家 ,而发展了几十年的A股市场才3200多家。
挂牌新三板可以为企业公开运作提供条件,有利企业发展。然而新三板多为新兴业态企业,属于人才密集型,打胜“人才争夺战”十分关键。分析新三板公 司的股权激励模式,可以分析人才如何留在企业,而且如何促使他们为公司勤勉尽责、尽心尽力地工作。为新三板公司有效运用股权激励这一资本工具提供建议 ,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三板公司股权激励的主要模式
(一)期权激励。股票期权是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在一定时间内以约定价格买入公司股票的权力,激励对象根据公司股价自行决定,是否行使该权利,因此当公司股价高于约定价格时,员工会行使此项权利,低于约定价格时,則会放弃该权利。
(二)股票激励。股票激励是指激励对象在达到公司设定的条件时以较低价格获取的公司股票,成为新三板公司股东,提高激励对象的主人翁意识,进而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股票激励对新三板公司或者激励对象没有业绩考核。在一定程度上,股票激励是新三板公司相对有效的融资方式。此类股票一般设有禁售期,一般1至3 年。
(三)股票增值权。股票增值权是指公司给予激励对象获得因新三板公司业绩增长或股价上涨而带来的收益,实质上是一种权利,在此种权力下激励对象无需出资同时也不享有股票这种激励方式特点是激励对象对新三板公司没有投票权,只有收益权,缓解了传统激励方式所引发的股权稀释问题。
(四)业绩股票。这种激励方式是指企业在年初时,为激励对象制定一个目标,一般目前能够到达又具有较高价值,年末若能完成预定目标,公司将授予其一定数量的股票作为奖励。
三、新三板公司股权激励情况分析及存在问题
从数量上看,这些年整体呈现先升后降趋势,2014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仅为三家,此后,随着新三板市场发展,大众对股权激励重要性的认知增强,越来越多企业开始进入,2017年数量达到281家。随后,这一数量在2018以及2019年有了回落,2018年企业数量降到了210家,2019年则仅为156家,产生原因一方面是挂牌企业数量降低,另一方面是新三板企业对股权激励的热情在逐渐消退,究其原因,是缺乏规范的政策引导及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从股权激励模式来看,新三板上市企业股权激励模式以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为主。2019,采用限制性股票模式企业占比49.4%,股票期权占比约39.7%,其中,部分企业采用二者结合方式,同时,企业激励股票来源多为定向增发,根据数据统计,股权激励企业中激励股票来源为定向发行的企业占比48.5%。
近些年新三板实施股权激励企业数量下滑,其中多家公司终止实施计划,激励成功率较低,说明目前我国新三板市场股权激励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定向增发程序繁琐且成本相对较高、相关政策不完善及行权价格制定比较随意、行权条件考核指标不全面等。
四、相关建议
(一)合理设定激励对象。激励对象除了公司高管外,还应包含核心技术人员。将核心技术员工设定为激励对象,有利于增强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增强员工稳定性,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同时,通过明确具体的认定标准完善激励对象选择制度,公司每年开展员工绩效评估,对达到具体分值标准的员工,认定为核心员工或者获得股权激励的授予资格。
(二)设立全面的行权考核指标。行权指标尽量不制定单一指标,避免短期行为损害企业利益,避免激励对象人为操纵。设置复杂、全面反映企业价值的指标要结合多方面因素,例如财务与非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中创新能力、服务质量及市场占有率关系企业未来发展,要适当纳入股权激励的业绩条件里。
(三)科学制定股权激励方案。首先,设立合理的激励股数量。合理确定授予总量至关重要。长远看来,要把董事、高管、核心人才、普通员工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同时保证工作积极性。其次,采取频繁授予股权的方式,延长激励期限。将员工的利益与股东的利益长期绑定,避免员工的短期机会主义行为发生。一般认为激励有效期制定为6-8年是较为合理设置。
【参考文献】
[1] 姜诗庭,蒋海燕.提高上市医药公司股权激励效果的对策建议[J].财政科学, 2018(02):140-145.
[2] 陈健,刘益平,邱强.股权激励与高管离职——基于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7,37(03):23-34.
[3] 顾斌,周立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研究[J].会计研究,2007 (2):79-84.
[4] 林萍,刘雅玲.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影响—基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7,38(12):99-105.
[5] 陈艳艳.员工股权激励的实施动机与经济后果研究[J].管理评论, 2015,27(09):163-176.
作者一简介:祁甘露(1987—),女,汉族,安徽,硕士,单位: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作者二简介:吴小翠(1991—),女,汉族,安徽,硕士,单位: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研究方向:管理会计。
作者三简介:郝敏(1989—),女,汉族,江苏,硕士,单位: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研究方向:管理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