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丹娜
又逢一年植树节,不禁回忆起三年前的春天陪同习近平总书记在朝阳将台植树的情景。总书记问孩子们:“你们平时也参加劳动吗?”“参加,我在学校有劳动岗”“我还做值日呢!”孩子们抢着说。总书记问我:“你们在学校也组织学生参加植树这样的劳动吗?”我说:“在学生入队时,我们组织学生种下入队纪念树,毕业时会带领学生种下人生理想树。”总书记又问,“还有其他外出劳动实践吗?”我回答道,“我们开设了职业体验课程……”“我外出捡白色垃圾!”“我还刷过墙呢!”孩子们也迫不及待地表达,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嘱咐道:“要多参加劳动,劳动是人的本能呀。”
“要多参加劳动,劳动是人的本能”,这句话久久縈绕在我的耳边、印刻在我的心里。近日,看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发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多了一份践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我们学校紧扣国家教育方针,确定了“培养健康、向上、担当,有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的现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其中“担当”强调了由家庭担当到社会担当,而劳动是担当的具体体现。
二十多年前,我参与的第一个科研课题就是《培养学生劳动能力促进学习能力的研究》,我在班里给每位学生设立了“班级劳动岗”,联合家长为孩子设立“家庭服务岗”,每周请家长找出一条孩子在劳动上的优点写在优点本上,我在班级里进行表扬,强化学生们的劳动意识。同时,我还对班里三个自理能力比较弱的学生进行个案追踪,与家长联手,从参与学校和家庭劳动开始,逐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自信心。
至今还记得“我刷的厕所香喷喷”的小欣悦。那时的欣悦不敢大声讲话,自理能力比较弱。后来,我们开展“家庭服务岗”活动,首先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开始,进而扩展到“家里的事情帮助做”。欣悦选定了刷厕所的任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和练习,就有了“我刷的厕所香喷喷”的经验分享。那两年的研究促使我坚信:提升劳动能力能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家校携手能促进学生进步;参与家庭和学校劳动能提高学生对家庭和集体的责任感与归属感。于是,之后无论我自己带班还是指导青年班主任带班,都会把建立“班级劳动岗”作为首选的带班育人方略,同时也建议家长和孩子商定一个孩子专属的“家庭服务岗”。
我非常认同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劳动教育不能只局限在课堂,要融入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家校携手用劳动打开学生成长之门。
编辑 _ 汤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