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红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在医疗服务领域初具成效,但在激烈的竞争中,公立医院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想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和综合优势,公立医院不仅要适应政策改革要求,还必须重视医疗成本的控制,通过有效的成本核算方法为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本文以公立医院为主体,研究全成本核算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全成本核算 问题 对策
一、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现状及问题分析
自国家出台药品零差价、病种定额付费等一系列政策以来,我国公立医院的运营成本就不断攀升。为了医院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公立医院需要高度重视内部管理优化这一问题,通过成本核算工作来化解体制改革压力。实际上,我国大部分公立医院已经按照政策要求,逐步开展全面成本核算工作,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部分问题。
首先,部分公立医院对成本核算工作缺乏全面认识,没有认识到成本核算工作在医院经营管理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医院各科室及行政管理部门参与配合程度较低,再加上医院缺乏较为完善的成本核算组织机制,全面成本核算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其次,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机制尚不健全,包括成本核算对象不明确、核算流程不规范、费用归集与分配标准不统一等,它们影响了全面成本核算工作的进一步展开;最后,部分公立医院虽然已经完成了基础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但部门科室的管理系统集成性有待提升,各项成本信息数据传输效率低,且公立医院成本项目较多,如果不能借助信息系统开展成本数据采集和汇总工作,将会影响成本核算结果的准确性。[1]
二、公立医院改进全成本核算工作的策略分析
(一)健全成本核算组织机构
为了保证全成本核算工作能够有序开展,公立医院应当针对成本核算工作建立独立的组织机构,专门负责成本目标额定、成本预算编制、成本核算监督以及绩效考核等相关工作。该机构由医院管理层相关人员负责,下设办事处和核算处。其中,管理层负责人包括医院领导及财务部门负责人。办事处设置在财务科内,即全成本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处理日常的成本核算相关业务;核算处则是在医院各科室内指派一名核算会计,主要负责成本数据的采集、记录以及共享。
同时,要健全全成本核算相关的管理制度,指导该组织机构开展成本核算工作。制度内容应当包括药品管理制度、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医用耗材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内部结算制度、全面成本核算流程、数据上报制度等。
此外,为了强调全面成本核算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全员参与性”原则,公立医院还需要落实成本核算责任机制,即将成本核算的归口责任层层分解细化到各部门科室、业务环节、岗位人员等方面,强化内部人员的成本责任意识,为全面成本核算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
(二)健全全面成本核算运行机制
1.全成本核算的对象、内容以及基本流程。可以依据成本核算目标的差异,对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进行细化分类,包括科室成本核算、项目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诊次床日成本核算等。现阶段,公立医院普遍实行的是科室成本核算及诊次床日成本核算,即以科室和诊次床日作为核算对象。当然,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管理体系较为完备的公立医院已在逐步推进以服务项目和病种作为核算对象的方式。
在开展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公立医院首先要确定基本的核算单元,基于医院自身的业务性质及管理需求确定成本核算要素,以独立的个体开展成本核算工作,并将全部收入与成本消耗以基本单元为单位进行计算和归集。例如:首先,医院以某科室作为成本核算要素,则将该科室作为基本核算单位全面开展成本信息归集,并将成本信息纳入对应的信息数据库当中。其次,通过对各医疗项目及业务活动实际损耗的归集,采用直接计入或间接计入的方式归集到各科室的成本费用当中,以科室为单位划分逐步结转分摊。其中,行政后勤一类的科室以及医技医辅科室的损耗直接进行逐级分摊与结转,计算临床服务类科室的医疗成本;公共支出一类的部门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及无形资产摊销等,则需要按照医院规定的标准比例分配到各科室成本当中;待成本要素归集到位以后,再按照项目、病种、诊次等维度进行成本核算。再次,公立医院在归集成本要素时,要注意区分可直接计入的成本要素以及需要公共分摊的成本要素。例如:药品费用、卫生耗材费用、固定资产折旧成本、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成本、人员工资、医疗风险计提金以及其他费用成本等可以直接计入成本;而像水电成本、办公成本、保洁保安费用等则需要计入可分摊的公共成本中。最后,各科室成本计算完成以后,再对成本进行分类结转。在费用分摊过程中,公立医院可以采用分项分步结转的方式,依据各科室的成本管理、服务量等数据,对多个成本科室进行登记分类,以行政后勤类科室-医辅类科室-医技类科室-临床类科室作为划分类型,将成本因素按照服务范畴大小逐级分配,最终转移到相应的临床类科室当中。[2]此外,在成本数据归集及成本要素分配环节完成以后,由医院的成本管理办公室组织编制成本核算报表。
2.全成本核算的费用分摊标准。公立医院的成本费用分摊应当以管理费用、医技部门费用、医辅部门费用作为三个分摊维度。分摊标准制定则需要依据费用性质和应用途径的差异,确定具体的分摊方法和分摊比例,经过验证与复核以后,才能真正应用到成本费用分摊环节当中。例如:在管理费用分摊过程中,房屋类资产费用折旧、电费分摊以各科室的实际占地面积及使用情况设置分摊比重;设备类资产则按照各科室的使用频率和时长确定分摊比重;低值易耗品按照一个会计周期内科室的实际使用数量占比摊销;医院人员经费按照医疗辅助科室人员数量与除行政科室以外人员的比重作为分摊标准;办公过程中产生的咨询费、公务接待费、手续费、差旅费等按照人员数量进行分摊。依据成本核算费用分摊标准,对不同的成本项目进行差异化的逐项分摊,最终形成各科室的成本费用报表。
3.全成本核算的结果应用。在全成本核算报表的基础上,公立医院可以有效地开展成本管理工作,即针对不同项目、病种、诊次床日等内容计算不同口径的实际成本费用;同时,基于各科室、业务项目在一个会计周期内的成本消耗情况,分析医院整体的成本支出和效益,借助数据对比法、趋势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等多元化的方法,寻找医院成本消耗以及管理流程中存在的不足,严查超成本定额支出环节以及不增值却高消耗的环节,有效控制成本费用支出,以达到降成增效的目的。另一方面,公立医院还可以将成本核算相关的成本数据用于医疗服务费用定价方面,指导医院针对项目、病种、诊次床日等设置更合理的服务价格,在保证医院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也要发挥公立医院的社会效用。[3]
(三)健全全成本核算信息系统
由于公立医院的成本项目较为复杂,在核算过程中涉及的数据信息较为庞大,传统的手工计算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核算工作。因此,公立医院应当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在原有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实现各信息系统数据端口对接,提升成本核算相关数据传输的速度,保证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例如:搭建成本核算信息平台,在该平台的连接下将医院的资产管理系统、会计核算系统、物资管理系统、HIS管理系统等进行数据衔接口对接,建立完善的成本数据库,这不仅能够帮助医院管理层及各科室及时查询成本相关数据,也能够为后续的成本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三、结语
在经济多元化发展趋势逐步明显的当下,公立医院必须要认识到外部竞争环境的严峻性,将成本核算作为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不仅要认识到医院当前成本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还要通过健全组织架构、运行机制、信息系统等方式,逐步完善成本核算管理体系,为公立医院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为濮阳县第二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 杨春芸.关于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的思考[J].今日财富,2018(3).
[2] 郝文宇.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的策略研究[J].时代经贸,2019(16):18-19.
[3] 任小勤.加强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的几点思考[J].财会学习,20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