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学习活动设计: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2020-06-27 14:07顾梅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活动设计深度学习

顾梅

【摘要】深度学习,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智慧之旅。教师在深刻理解并尊重学生、深刻理解本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的基础上,着眼单元(自主整合)整体,确定单元学习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单元学习活动,引发深度学习,并借助持续性评价,唤起“元认知”,利于学生积极、充分、灵活地运用知识去理解世界、解决问题、学以致用,并获得人格的健全和精神的成长,实现“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生长。

【关键词】单元学习 活动设计 深度学习

数学学科素养测试以后,常常听到有学生这样说:“我这道题明明会做的,怎么到考试的时候就想不到呢?你现在一说我就明白了,哎!”

常常有家长向教师请教:“我家孩子平时作业都会做的,怎么到考试的时候成绩就成这样呢?老师你说怎么办呀?”

在办公室里,常常听到有教师在交流:“这些知识我都讲好几遍了,学生怎么就是不会呢?”

这是学生、家长、教师遇到的困惑和无奈。不难看出,由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没有真正理解与掌握,导致学生不会迁移、不会运用。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的学习没有走向“深度学习”。

所谓深度学习,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智慧之旅,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主题学习,全身心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而要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就需要教师深刻理解并尊重学生,基于本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把握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设计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充分、灵活地运用知识去理解世界、解决问题、学以致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着眼单元整体进行单元学习活动设计,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笔者以小学数学“长度单位”单元为例(二年级上册、下册及三年级上册教材内容整合),初步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一、我们的思考

长度单位是度量单位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承载着落实学生合情推理、抽象、建模、直观想象等能力,初步形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言必有据的良好品质等育人功能。“长度单位”的课程内容和目标,主要包括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厘米、米、分米、毫米及千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等内容。但是,以上内容在教材中并非集中呈现,而是分散在二年级上、下册及三年级上册。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育人,笔者把分散的内容进行了有机的整合。

从核心素养发展进阶的角度看,首先要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建立厘米的表象,并将其作为度量单位组成要素之一进行进阶学习,同时在数学与生活关系这一学科主要线索之下,认识长度单位与其他度量单位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人活动的影响。在种子课程“厘米的认识”模式的带领下,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比如认识分米和厘米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米和厘米之间有一个“比1米短又比1厘米长的长度单位,它有多长?”学习这个内容有什么作用?学生运用“厘米的认识”建立的模型进行观察、比画、测量、画图等活动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从而积累学生几何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习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基于以上的思考,教师充分挖掘长度单位的育人价值,研究学生在长度单位学习中的“最近发展区”,找到教学“长度单位”的起点,笔者研发主题为“长度单位”的单元学习,安排在二年级第二学期,并将它分为种子课程“厘米的认识”,生长课程“米的认识”“分米、毫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及综合课程“身体里的尺”共8课时,引导学生走向深度学习。

二、我们的实践

1.联想以往经验,理解学科基本结构

走进课堂的学生绝不是一张白纸、一块白板,而是带着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的。在学生开始学习之前,这些知识和经验,大多只是自在地存在着的,因而需要教师帮助、唤醒、改造,使之能够自觉进入学生的学习,从而使以往的知识和经验融入当下的学习并得以提升、结构化,在参与活动中使知识的学习有了生长的根基。

在“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伊始,笔者这样设计:

(1)引导学生猜想老师的身高。

(2)比画1米、1厘米、30厘米、70厘米,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厘米和米的知识。

(3)引导学生发现:我们很难比划30厘米、70厘米,迫切需要在米和厘米之间再建立一把尺——分米尺。

(4)估测一根牛奶吸管的长度。学生可能会说:10厘米、比1米短比1厘米长、1分米。

这样的学习活动,加深了學生对米和厘米的理解,同时启发了学生联想到在我们身体上还存在着其他的尺子。这把尺子需要我们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学习、探索。

再比如,在学生建立了1分米的表象后,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运用身体上的1分米的尺测量数学书的宽度。然后,通过课件呈现数学书以及“2分米”的尺子,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书的宽度。学生可能描述为:“比1分米长一些”“比2分米短一些”。这时,学生会发现:用分米尺测量数学书的宽度也不太精确,还需要其他尺——厘米尺。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记忆、理解、关联、系统思维以及结构能力,完成学习活动。

在学生认识毫米和分米的基础上,我们这样引导学生运用:

(1)复习学生身体上的四把尺:厘米尺、米尺、分米尺、毫米尺。

(2)运用课件演示“四尺合一”的过程。

(3)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身体上的四把尺子。

这里,教师运用联想与结构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将厘米、米的知识与分米、毫米的知识有意识地联系起来,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有逻辑、有结构、有系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当前的学习活动去联想、调动、激活以往的经验,以融会贯通的方式对学习内容进行组织,从而建构出自己的知识结构,进一步发展测量、有条理地描述事物、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的核心素养。

2.优化学习活动,引发学生内心体验

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就得有“亲身经历”知识发现、形成过程的机会。事实上,学生不可能经历漫长而曲折的研究过程去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的学习只能直接从人类认识的结果开始,从概念、原理开始,所以学生的学习具有高起点。而以这样高起点的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活动,依赖于教师对教学内容及学生理解之后精心设计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全身心地体验知识丰富复杂内涵与意义的过程。

在设计“认识分米”的学习活动时,笔者这样操作:

(1)引导学生通过比划、撕纸条、画1分米、找生活中的1分米等活动建立1分米的表象。

(2)运用身体上的尺子估测课桌。

(3)將分米尺和厘米尺“两尺合一”,测量数学书的宽度等。

(4)师生互动交流、质疑。

在设计“认识毫米”的学习活动时,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学习分米的活动模型,形成活动四步曲:

(1)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毫米?

(2)质疑我们学习毫米需要学习什么?(毫米有多长?什么物体要用毫米作单位?厘米和毫米有什么关系?1毫米用什么字母表示?)

(3)活动:比画、画、找、运用(测量橡皮,同时能把毫米尺和厘米尺合一,最后把米、分米、厘米、毫米四尺合一)。

(4)汇报、描述自己所学所想。

上述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硬核”知识,还能让学生体会到更深刻、复杂的情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依赖、信任、竞争、合作。

3.把握教学本质,推出丰富多样变式

瑞典学者马飞龙指出:“学习结果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和组织有比较大的关系。最关键的是教师对教学中相同点与不同点、变与不变有内容的呈现和处理。”而这里的教学内容核心是数学知识的本质。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推出变式呢?这就是教师在教学中除了提供学习内容的标准正例之外,还必须设计和提供丰富而又具有典型意义的非标准正例甚至反例。

在设计“认识分米”教学活动时,笔者这样引导学生:

(1)比画1分米(正巧10厘米)的吸管(正例)。

(2)引导学生撕一撕1分米长的纸条(非正例)。

(3)寻找生活中1分米的实物等(非正例)。

学生在建立了1分米的表象以后,获得了长度单位“分米”的本质,再由本质幻化出无穷的变式。学生用身体上的分米尺测量数学书的宽度、课桌的长度、数一数米尺上有几个1分米等活动,联想到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实现了知识的迁移与运用。生动、鲜活的本质显现在学生面前,形成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度加工的意识与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加强学生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4.设计实践情境,进行知识迁移运用

如果把学习活动看作一个闭环结构,那么迁移作为学习发生的重要指标便在环形闭合处,是学习的端点(终点、起点),从别处迁移来,又从这里迁移到别处去。而设计一个个模拟社会实践中迁移与运用的活动,使学习内容的系统性、结构性随着活动深化而展现出深刻性、丰富性就显得十分必要。

在设计“分米与毫米的认识”学习活动时,笔者引导学生进行了四次知识的迁移与运用:

(1)新课伊始,学生猜猜老师的身高,比画1米、1厘米、30厘米、70厘米有多长。

(2)建立1分米的表象后,引导学生用“分米尺”估测数学书的宽度,再将“分米尺”和“厘米尺”两尺合一,估测课桌的长度等活动,使学生联想到分米、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3)在“四尺合一”活动中,引导学生联想:还有比米更长、比毫米更短的长度单位吗?

(4)发给学生向日葵种子,引导学生种植、观察、测量及写观察日记。

在一个个社会实践情境中,学生把握了分米与毫米的本质,知识得以内化。活动中,学生通过联想得到知识的迁移,又通过知识的结构化进行运用。

5.开展持续评价,唤起内在“元认知”

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是否学会了,而不是关注自己有没有教完。单元学习活动中,学生学习的效果如何?数学核心素养得到发展了吗?这就需要教师开展持续性评价。

实施持续性评价,教师的关注点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重点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度、积极性、创造性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评价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学习态度以及过程表现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生长感,获得成就感。

教师可以根据单元学习目标、本单元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等实施持续性评价,进行单元检测、模块检测等阶段性水平测试。教师可以采用有不同层次题目的纸笔检测,检测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诊断学业水平现状;针对思维容量大、思维层级丰富的学习重点、难点或核心学习活动,可以结合对学生的语言、行为或作品的评价,比如观察、测量植物的成长过程,写出观察日记等;也可以是非正式的评价,如口头提问学生“有哪些收获”“问题解决了吗”“还有什么问题”等。

持续性评价,不是教学的某个独立的学习阶段或环节,它贯穿学习活动的始终。通过评价唤起学生的“元认知”,让学生始终记得学习的目标是什么,并自主监控学习的目标是否达成,主动反思和调控学习的进程,促进学生开展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理论普及读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活动设计深度学习
谈有效设计高年级英语阅读活动
新教材下Integrated skills课堂教学的思考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透镜”课题教学的活动设计
电子商务中基于深度学习的虚假交易识别研究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活动设计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