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欣凡 朱长永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校园建设成为各大高校研究的重要课题,而虚拟校园作为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重大。传统的校园信息化大多建立在二维地图及数字影像资料的基础上,难以满足校园在对外宣传、对内引导、校园规划、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需求。虚拟现实技术具有真实感强、可交互、多设备兼容等特点,现将其应用于虚拟校园的信息化建设,设计一种三维虚拟数字校园漫游系统,以弥补传统校园固有的不足,为校园宣传、规划、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提供服务。
关键词:虚拟校园;消息化建设;三维数字模型;交互设计
0 引言
本文以南通理工学院为试点,研究虚拟现实技术与数字化校园的融合,将三维建模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让用户在虚拟的网络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利用漫游功能和人机交互功能,使用户更加深刻地体会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并通过三维可视化功能显示校园内的各种信息,方便学院的规划和发展。
1 相关技术介绍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是借助计算机技术及传感装置所创建的一种崭新的模拟环境[1]。在虚拟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主要是采用Maya并结合Unity3D软件进行开发。Maya是Alias公司生产的一款用于动画制作、影视后期制作及虚拟交互设计的优秀三维软件,其因强大的建模、渲染、后期等功能受到用户的肯定。Unity3D引擎是由Unity Technologies公司开发的能够支持多平台发布的专业虚拟现实引擎[2],各种游戏创意和三维互动开发可以通过此平台轻松完成,精彩丰富的游戏作品、逼真庞大的虚拟场景都是其产物。Unity3D具有良好的兼容性,通过使用c#脚本可以很好地完成与三维虚拟物体的交互。
2 主要开发流程
任何项目的开发都需要一个完整的流程,在本次南通理工学院虚拟校园漫游过程中,同样需要一个完整的流程进行项目的开发,具体开发流程如下:
2.1 建筑资料信息数据整理
在项目前期,主要搜集学校各个建筑的资料,并对建筑的形体进行测量,记录相关数据,使用CAD软件绘制建筑的四个视图,为后期的三维建模打下基础。
2.2 三维数字模型制作
经过前期的测绘以及数据资料的整理,使用三维软件Maya进行三维模型的制作。以南通理工学院体育馆为例,首先使用Maya中的多边形工具绘制基本的形体,并通过调整基础模型的点、线、面等命令绘制出体育馆的基础模型,在基础模型的技术上,进行细致的刻画,最终完成三维模型制作,如图1所示。
2.3 三维模型UV的拆分及贴图绘制
三维模型制作完成后,需对模型进行UV的拆分,三维建模中材质与贴图能够赋予模型图案纹理,使模型更加形象。要达到更好的效果,需对模型拆分UV、生成贴图[3]。UV主要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坐标点,模型上的每个UV点直接依附于模型的每个顶点,可以理解为模型表面的纹理坐标信息,通过UV拆分技术,获得物体表面的纹理坐标,将绘制完成的UV重新贴到物体的表面,则可将物体本身的纹理信息呈现出来。UV在本次项目中用到的非常多,在Maya有四种基本的UV映射方式,它们分别是:平面映射(Planar Mapping)、圆柱体映射(Cylindrical Mapping)、球体映射(Spherical Mapping)、自动方式映射(Automatic Mapping)。通过对不同的物体进行分析,从而选择不同的UV拆分方式。拆分完成后导出jpg图片格式,并使用Photoshop软件进行贴图的绘制,最终完成模型与贴图的匹配,使完成的模型不再是白色的,而是具备一定颜色及纹理的模型,如图2所示。
2.4 三维模型输出
将制作完成的三维数据模型,输出到Unity3D软件中,在输出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FBX模型格式,Unity3D本身并非建模软件,只能完成基本模型的创建,无法对模型进行细节的修改。FBX格式为三维软件通用格式,通过FBX输出可以将Maya的材质贴图及三维模型一起输出到Unity3D软件中,从而完成交互设计的前期工作。
2.5 Unity3D交互设计的实现
在Unity3D中,建立工程目录便于将制作所需要的资源进行分类归纳整理,从而保证场景更加规范,后期如果某个制作环节存在问题,开发者只需要在相应的目录中修改错误的部分,数据就会实时更新,从而提高了开发效率。
2.6 第一人称角色的实现
第一人称是以“我”作为主角进入场景中,用户即为“我”,在场景中第一人称视角更容易给用户产生带入感,能够带来更加直观刺激的感受。第一人称角色控制器的组件保存在Unity3D的标准资源包中,Unity3D标准资源包功能十分强大,可以模拟用户不同的视角。同时,标准资源包中的角色自身带有刚体属性,适合游戏中主角的运动控制,其具体的操作流程为:首先加载标准资源包—导入标准包—角色控制—将选中的角色直接拖放到场景中,即可实现角色的运动。
3 项目测试
根据软件的开发需求进行系统的功能测试,系统在设计时主要围绕以下功能的实现进行:(1)游览者注册登录系统平台;(2)以第一视角及第三视角进入场景;(3)角色与周边的物体发生碰撞,角色不能够穿过物体;(4)具备地图导航功能;(5)有一定的粒子及特效;(6)360°全景照片展示学校各个场景。通过测试发现,系统基本能够满足开发需求,后期在模型的细腻程度方面需要进一步调整。
4 结语
伴隨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虚拟校园作为数字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具备的意义十分重大。将新技术与教育事业结合,必定会焕发新的生机,为教育事业发展输入新的动能。
[参考文献]
[1] 侯长海.2015年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状况分析[J].互联网天地,2016(4):51-54.
[2] 龚柏茂.Unreal 3引擎技术在实现虚拟场馆设计中的疑难问题剖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0(2):161-167.
[3] 赵伟明.三维模型拆分UV及生成贴图技术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18):27-29.
收稿日期:2019-12-18
作者简介:褚欣凡(1998—),男,江苏泰州人,主要从事数字媒体技术研究工作。
朱长永(1984—),男,山东潍坊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3D打印、计算机虚拟现实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