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结合CBL教学法在耳鼻喉科教学中的应用

2020-06-25 07:43:08张应龙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学期结束耳鼻喉科考试成绩

张应龙,刘 维*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重庆 402160)

耳鼻喉科是医学生一门必修课程,该课程知识比较复杂,单纯地进行知识讲解无法帮助学生高效理解,进而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热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现代社会里,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要求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上,更体现在实际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上,而要想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革新耳鼻喉科教学至关重要。PBL教学法与CBL教学法是当下备受关注的两种教学方法,有研究表明[1],两者联用,可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对此,本文就PBL教学法结合CBL教学法在耳鼻喉科教学中的应用作了相关探究,具体内容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对象

以我院2018级100名医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数字随机原则基础上,将这100名医学生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50名(男32名,女18名),年龄区间19~22岁,平均(20.35±0.25)岁;对照组:50名(男30名,女20名),年龄区间19~23岁,平均(21.25±0.25)岁。两组学生所统计的相关资料比较,结果无差异,无统计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方法,即教师按照教学提纲要求,按部就班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观察组实施的是PBL教学法结合CBL教学法,具体内容如下:

(1)分组

在实施教学活动前,教师对学生进行一次模拟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将学生分成5组,每组10人,每组选出一名组长。在分好组后,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选择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案例,让学生查阅相关参考,开展小组讨论。

(2)提出问题

在小组讨论结束后,由每一小组组长发言,将本小组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最后由教师补充和纠正。同时,教师根据案例所述情况,设计相应的问题,将教师提出的问题与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探讨。探讨结束后由教师模拟情境,让学生进行问诊、体检等,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掌握规范的操作技能。

(3)多媒体展示

结合教学内容,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观看视频操作,然后结合视频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在多媒体展示结束后,让学生提出自己对视频内容的看法,并再次展开课堂讨论,将临床实际病例与纯理论内容相结合,以此帮助学生高效消化教学内容。

1.3 判定指标

以两个班级的学生的成绩作为本次研究评定指标,学期结束后,由教师结合本学期教学内容,拟定测试题目,对学生进行测评,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各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教学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以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19.0处理本次研究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的结果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以及实践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统计结果显示有统计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个班级学生学期结束后的考试成绩比较(±s)

表1 两个班级学生学期结束后的考试成绩比较(±s)

组别 n 理论考试成绩(分) 实践操作成绩(分)观察组 50 92.5±1.5 96.5±2.5对照组 50 80.5±0.5 79.5±2.5

3 讨 论

随着现代医学事业的发展,对医学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耳鼻喉科作为医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要想让学生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就必须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2]。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这种教学已经不合时宜,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PBL教学法和CBL教学法符合了耳鼻喉科教学的需求,应用PBL和CBL教学法,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PBL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它以学生为中心,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桎梏,以问题为导向,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3]。CBL是以临床病例为基础的学习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创新能力的提升。在耳鼻喉科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和CBL教学法,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提升能力,形成良好的素质和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

猜你喜欢
学期结束耳鼻喉科考试成绩
废物回收变模型
东方企业家(2024年4期)2024-04-15 20:18:01
川芎茶调散治疗耳鼻喉科疾病举隅
情境教学法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成绩转换成偏态分布量化成绩的算法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内容简介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内容简介
你得了“晕屏症”吗?
考试成绩
因子分析法在高中地理考试成绩分析中的应用
地理教学(2015年18期)2016-01-06 1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