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阳(同济大学 设计创意学院,上海 200092)
董 华(拉夫堡大学 设计与创意艺术学院,英国 LE11 3TU)
刘 胧(同济大学 设计创意学院,上海 200092)
汽车如今已成为人类的重要工具。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使用汽车,无论是自驾还是搭乘汽车,在进入车体后,汽车的关门声、启动声、引擎声、喇叭声、车载广播声和情境环绕声便充斥于双耳。人们既被汽车与外界“隔离”从而有了相对安静的空间,又通过汽车提供的各种功能与外界发生了交互。[1]声音即是汽车与外界发生交互的通道之一。汽车引擎的轰鸣声、啸叫声让驾驶员能够“诊断”该车动力系统是否正常;车载收音机里的声音能让驾驶员在用车时获取外界时事信息;喇叭声能告知驾驶的环境信息;情境化的环绕声能让驾驶员体验汽车声音的“景观”。
声音作为人类感知外界世界的方式和途径,与视觉相比,虽具有非直观的特性,但古今中外对它的探讨未曾停歇。从先秦儒家的“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到研究中国近代文化中的“声音转向”问题,从Jacques Derrida 探讨现象与声音的关系,到Donald Arthur Norman 提出“声音必须和设计的其他方面一样被认真设计”,[2]人们对声音的本体和应用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阐释。汽车声音作为与汽车共生的“非物质”要素,已成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8 世纪到21 世纪,伴随着蒸汽机汽车的发明到电动化和智能化汽车的出现,其“形态”得以不同方式呈现。同时,人们对汽车声音及其所承担的作用的认知也发生着变化。在面对汽车声音受到的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时,相关涉众(stakeholders)开始进行实验和采取行动:汽车企业界为了满足人们对汽车声音不断变化的认知和需求进行了技术创新和广告宣传;声音研究学界围绕感知、体验和技术等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各国政府/机构为了应对汽车声音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和挑战,颁布和实施了相应的法规、标准和工程项目。
然而,由于汽车声音在人类感知上的非直观性、存在方式上的“非物质”性和涉众关注领域的复杂与交叉性,目前对其研究缺少系统性和历史性的全局观,这对当下汽车声音的设计实践和讨论造成了限制。为了厘清汽车声音的历史缘起与流变,本文基于文献资料,采用“一纵一横”的探究方式,即从纵向的时间维度和横向的涉众维度对汽车声音的角色作用、发展历史和涉众行为进行梳理和分析,试图发现其演变的线索和逻辑,这将对认识和讨论现代汽车声音及其设计起到启迪和推动作用。
在汽车被发明的18 世纪,声音就作为汽车的天然属性出现,例如蒸汽机动力汽车会发出蒸汽做功的声音。到19 世纪末,内燃机汽车逐步代替蒸汽机汽车,动力性能得以改善,但会发出比蒸汽机汽车更响的声音。[3]这种更响的声音,被富裕阶层和社会精英当成表达身份的标识。[4]在20世纪,汽车声音开始了矛盾化和多元化的发展。到21 世纪,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成为汽车发展的主流,电动车由于其固有的机械式静谧从而带来了安全问题,智能化汽车的声音“形态”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图 1 汽车声音发展时间图 (图源:自制)
汽车声音的历史演变过程基本遵循“两条脉络”与“三个阶段”。从时间线的角度展示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图1)第一条脉络是人们对汽车声音态度的变化:从积极到消极再到中性;第二条脉络是人们对汽车声音功能属性认识的变化:声音由作为“诊断”汽车功能是否良好的工具,到作为“营造”汽车听觉体验的手段。“三个阶段”为:第一阶段,感性认识阶段。从汽车被发明的19 世纪后半叶到20 世纪40 年代,人们把声音当成社会文化和汽车物理功能的“诊断”工具。一方面,声音被用来“诊断”汽车拥有者的力量/权利、身份地位;另一方面,被用于“诊断”汽车的物理功能和品质。第二阶段,理性认识阶段。从20 世纪50 年代到80 年代,汽车声音的多元和矛盾化的发展,人们开始理性地多维度的看待。一方面,断开了声音与力量和权利的象征性关联,声音更大的汽车成为低效率的象征,被当成噪音,机械式静谧(mechanical silence)则成为了高品质汽车的代名词;另一方面,人们把能够带来愉悦和陪伴的车载收音机引入汽车中,车内的沉静被收音机的声音打破,汽车里再次充满了响亮的声音。但是,人们又开始关注收音机与驾驶安全性之间的关联。另外,由于汽车声音对人居环境造成的影响,各国政府/机构开始从交通和环境保护的角度采取了措施。第三阶段,感性和理性交织的艺术化认识阶段。从20 世纪90 年代至今,汽车声音成为了艺术创造的对象和手段。
汽车声音流变过程的“两条脉络”是在“三个阶段”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在人们态度和认识方面的变化,是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归纳推理而来,是隐性的。而“三个阶段”是汽车声音在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客观历史事件和现象,则是显性的。(图2)本文遵循汽车声音流变过程中“脉络”与“阶段”的隐与显,将“两条脉络”提供的隐性线索作为人们对汽车声音态度的基本立场,而按照时间顺序发展的“三个阶段”将作为显性内容在本文中呈现。
图 2 汽车声音流变中的脉络和阶段 (图源:自制)
从1769 年,法国工程师Nicolas Joseph Cugnot 发明了第一辆蒸汽驱动三轮汽车,到1886 年,德国工程师Karl Friedrich Benz 申请了四冲程汽油机汽车的专利,才在真正意义上标志着“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诞生”。[5]在蒸汽机汽车转向燃油机汽车之后,汽车成为声音响度非常大的工具。[3]但对于当时驾驶汽车的人而言,这种声音不是问题。相反,他们认为,声音代表了自身拥有的力量和权利,且这种“力量和权利”能给他人留下深刻印象。[4]这种现象与社会文化产生了关联,即响亮的汽车声音与力量和权利之间产生了象征性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在汽车中得以展现,而且在社会秩序中也常见。通常手握重权、居于高位的人与普通人相比,有更多的权利和机会制造响亮的声音和发出自己的声音。[1]中国古代皇帝、王公大臣出行时的“鸣锣开道”,现代社会在重大节日或迎接政府首脑访问时的鸣响礼炮等现象提供了最好的佐证。如今,汽车声音与力量和权利之间的象征性关系依然存在:超级跑车制造商为了凸显先进的发动机技术、汽车优良的加速性能和驾驶者的身份和地位,设计了响度更大的发动机的进排气声音(常称为:声浪)当作标识物。
但是,Peter Burke 认为,在必要时保持沉默和保持沉默的能力是自我控制、文明、优雅和与众不同的标志,Burke 也认为,这种沉默是“带有贵族气息的资产阶级的理想”。[6]自20 世纪20 年代开始,汽车声音转向追求安静,并逐渐成为汽车工程师工作的主要方向。安静的、响度小的和声学品质好的汽车成为当时人们判断汽车品质的依据,而响亮的声音被认为是由于不合理的机械摩擦产生的浪费能量的副产品,被认为是噪音和不想要的声音。[1]这种汽车声音与文化之间的象征性关系的转变与汽车车厢结构的变化有较大关系。在20 世纪20 年代到30 年代间,汽车车厢的结构经历了从敞篷式到封闭式的转变。美国市场封闭式车厢的汽车占有量从1919 年的10%发展到了1927 年的80%,[7]欧洲的车厢结构也经历了类似的发展。[8]封闭式车厢让驾驶员更加易于听到之前被风声和其他环境声所遮盖的汽车本身的声音,车厢结构带来的这种在声音方面的变化使人们开始对汽车自身的安静性有了新的要求。正如汽车历史学家Michael Berger 所称:“汽车是在轮子上的客厅或卧室”,其安静是至关重要的。[9]受此影响,企业界开始关注和构建汽车的静谧性。首先构建汽车声音在机械方面的静谧(mechanical silence),即构成汽车的机械零部件的静谧,强调静谧性是汽车可靠性和工程质量的标志;其次是对汽车声音在便利性静谧(convenience silence)方面的构建,即汽车在行驶(尤其是长距离行驶)时,汽车整体的声音与其声音环境的和谐性,强调汽车声音的舒适性,且不能引起驾驶疲劳;最后,追求汽车声音在象征性方面的贵族式的静谧(aristocratic silence),即汽车声音的静谧需要表达出消费者的身份与地位,强调静谧需要有象征性意义。
虽然封闭式车身的出现拓展了汽车的可用性,如可以在雨天使用汽车,但由于声音的遮蔽效应,汽车的机械声音更容易被感知。因此汽车企业首先关注在机械方面的静谧。法国汽车车身制造商Audineau& Cie 在消除了由车身和底盘摩擦产生的“吱吱”声后,发布了一则广告来宣传。(图3)该广告用工程图示的方法指出了在车身上所采取的31 处使汽车安静的特殊措施。此外,汽车技术不断提升让驾驶汽车长途旅行成为可能,人们不必担心发动机等部件频繁出现故障。因此,在该时期,驾驶汽车旅行成为了一种理想的陪伴家庭的方式而广受推崇。[10][11]长距离驾驶的兴起引起了一种新型的对静谧性的需求,Bijsterveld 将这种静谧称为便利式静谧,强调汽车空间中声音的和谐性和舒适性。[12]1921 年,法国汽车制造商Jean Henri Labourdette 发布的一则主题为“静谧(silence)”“舒适(comfort)”和“雅致(elegance)”的广告显示了这种便利式的静谧。(图4)广告画面中有一辆汽车和两名男士,男士肢体语言表现出享受汽车行驶静谧性带来的舒适和优雅,也从侧面反映了汽车企业在便利式静谧性方面的追求。上文提到,汽车声音与乘客的身份和地位之间有着象征性关系,这种关系影响了汽车企业在处理声音问题时的行动方向。在燃油机汽车被发明的19 世纪末,贵族阶级一方面通过响度大的汽车声音来彰显身份;另一方面又追求安静的声音来享受在静谧性方面的权利。[1]该现象亦可追溯到旧时的社会文化:地位较低的人必须在更高等级的人面前保持安静,如仆人和奴隶必须在贵族面前保持安静。[13]当汽车还是贵族阶级专享物品的20 世纪上半叶,受到当时复杂社会文化的影响,企业一方面追求发动机强有力的声音;另一方面又追求在车厢内部的能被贵族阶级专享的贵族式的静谧。这种在贵族式静谧方面展开的行动在很多广告上得以展现。其一是豪华汽车制造商劳斯莱斯(Rolls-Royce)1935 年的广告:一辆劳斯莱斯汽车停在宫殿的门口,车里坐着戴着礼帽的绅士们,宫殿门口的迎宾员正准备开车门迎接绅士们的到来。广告下部分用文字描述到“像它的影子一样安静(As silent as its shadow)”。这则广告表达了一种旧式的贵族和社会的等级制度与汽车声音的关系。(图5)
图3 Audineau & Cie 1932 年发布的广告[1]
图4 Labourdette 1921 年发布的广告[1]
到20 世纪30 年代,汽车制造效率受益于流水线的生产方式而大幅提升,公路上汽车越来越多,但产生的噪音却成为了当时声音污染的重要因素且被市民认为是公共问题,从而对政府提出了抗议。[12]至此,人们对汽车声音的态度发生了第一次的变化:从崇拜声音响度大的汽车,转变为视安静的汽车为品质好的汽车。
然而,当人们在追求和享受安静的汽车内部环境时,又开始抱怨单调的汽车缺乏驾驶乐趣。所以从20 世纪20 年代起,部分汽车驾驶员把便携式收音机带到汽车里收听,以解决驾驶过程的单调感。[14]到了30 年代,汽车收音机成了当时最有趣的驾驶伴侣[15]而被广泛安装到各类车中,如火车、飞机、出租车,甚至被安装到自行车上。[16]同时,从汽车里面传出的收音机声音也成为了吸引女性和观众的手段,[1]汽车声音再一次与社会文化产生了象征性关联。至此,人们对汽车声音角色的态度发生了第二次变化,即由于安静的声音带来驾驶的无趣,收音机成为最佳驾驶伴侣,并受到了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当汽车还不是大众化产品的时期,企业把配置收音机当作宣传亮点,强调收音机的稀有性和能吸引他人的注意。从1939年的这则广告中可看到,配置了收音机的汽车成功地吸引了楼上女士的注意。(图6)当长距离驾驶成为可能后,企业开始转向强调收音机在陪伴驾驶过程中的消除孤独感和调节情绪的作用,这可从1936 年飞利浦发布的一则关于汽车收音机消除驾驶孤独感的广告中窥探到。(图7)当汽车收音机技术发展成熟后,企业界开始关注汽车的音响系统。由于汽车音响系统是声音的基础性发声单元,其重要性类似于人之声带,会直接影响乘客可感知的声音品质。沃尔沃汽车为了彰显其在汽车音响系统方面的优势,在2019 年发布了一段宣传音响系统的视频广告。(图8)这则影片广告由钢琴家郎朗的钢琴演奏声音开始,然后出现了“Bowers&Wilkins①“Bowers&Wilkins”为英国音响品牌名。殿堂级音响系统”的文字,向消费者说明其音响系统的出色,它能逼真地还原出现场般的钢琴演奏声音。
汽车声音除了与文化产生关联之外,从20 世纪初叶开始还具有了“诊断”汽车物理功能和性能的属性。声音被驾驶员和机械修理师当成诊断汽车是否出现故障、运行是否良好和性能是否强大的工具。Timken(美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在1932 年发布了一张招贴广告:一位穿着白色外套,带着眼镜,看起来像医生的男士在用听诊器听汽车的变速器。(图9)这则广告一方面表达了当时通过听声音来监测和诊断汽车故障的实践;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该公司生产的变速器的安静性能。[1]同样,德国驾驶员协会发布的一份驾驶手册中建议司机可以通过使用仪器(如听诊器)和经过训练的耳朵来定位汽车出现的问题。荷兰的驾驶员手册中也加入了关于司机如何通过声音来诊断汽车问题的建议,如出现“打喷嚏”的声音可能是汽车的化油器混合室里出现了阻塞物,“乒乒”的声音或“咳咳”的声音则代表了更严重的问题。[17]其实,这种把声音作为诊断汽车功能运行是否正常的实践,一直延续到现代。例如,驾驶员听到的车内某种警报声可能代表了轮胎胎压不足或其他异常。
图6 飞利浦1939 年发布的广告[12]
图7 飞利浦1936 年发布的广告 [12]
图8 沃尔沃2019 年发布的广告(图源:截图于沃尔沃在腾讯视频APP 中投放的广告)
图9 Timken 1932 年发布的广告[1]
20 世纪50 年代到80 年代,是汽车声音矛盾化和多元化交织发展的时期。一方面人们不再视声音为力量和权利的象征,从而汽车安静化成为了趋势。但更大声的车载收音机备受青睐,从而在该时期,汽车车载收音机行业飞速发展并进入了高潮期;另一方面,人们对汽车声音的关注开始从汽车本体拓展到与其相关的交通和环境领域,从汽车内部转向了外部,开始多元化发展。
在20 世纪50 年代,汽车工程师把汽车声音当成安全问题来对待。他们认为,如果汽车声音时刻充斥着驾驶员的耳朵会造成驾驶疲劳和带来安全隐患,所以在该时期,汽车收音机的作用饱受质疑,却又得以发展。人们一方面质疑其带来的诸如驾驶分心等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却大量的在汽车中安装收音机。到了70 年代,美国有95%的汽车安装了收音机,到80 年代末期,90%的荷兰驾驶员在驾车时通过汽车收音机收听交通信息。[1]这是汽车声音发展矛盾化与多元化的特征之一。
在20 世纪60 年代和70 年代,对汽车声音的最大声压级关注和市民可感知到的声音限制成了汽车声音发展的主旋律。首先各国政府/机构以立法和制定统一标准的方式控制汽车声音。如欧洲颁布了法令对汽车声音排放的测量进行了标准化,在70 年代后期,欧洲又要求乘用车的最大声压级须从82 dB(a)下降到74 dB(a),从而汽车企业进一步被迫制造更加安静的汽车。[1]在该时期制定的法规和标准成为了现代社会正使用的与汽车声音相关法规和标准的早期版本。这些法规和标准逐渐形成了以欧盟和美国为代表的体系,[18]中国从20 世纪80 年代起,也颁发了相应的规范。本文在此将它们整理成表1。①由于规范和标准的迭代性,表1 只统计了最新的正在使用的版本。
表 1 中国及欧美部分与汽车声音相关的规范
从表1 可以看出,各国政府/机构处理汽车声音的思路基本一致:都是先从环境污染的角度进行最高声压级限定,即限定汽车在不同状态下的声音最高排放声压级以降低周围环境的噪音;而当更加安静的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出现后,开始从安全的角度进行限制,即规定汽车在不同状态下发出的声音应大于特定的声压级,以提醒其他道路使用者注意安全。从法规中列明的具体数据可知,汽车整体的声音排放最高限值呈下降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汽车的安静化是其行动的重要方向;但是需要解决安静化过程中出现的安全性问题。
另外,基于各类汽车声音消减的法规,声音屏障开始在公路沿线被大量建立。但是,声音屏障的建立带来了争议和引发了新的问题。(图10)一方面声音屏障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人们可听到的公路上的汽车声音;但另一方面却遮挡了司机们的视野,产生了监禁效应,使司机感觉到被封锁在管道中,如同被“困住”和“掩埋”。[1]随着公路密度的增加,司机驾驶时的视觉信息进一步被剥夺,司机开始更加关注汽车内部和听觉方面的信息。此时,汽车收音机的声音又一次被赋予了新的角色和意义。带有交通导航信息、针对通勤者的广播节目和有声读物的车载收音机重受青睐,汽车内部重新充满了各类声音,有力地缓解了声音屏障的“副作用”。由此可见,一方面政府通过颁布法规和采取措施降低了市民们可听到的汽车声音,以解决市民的抗议和降低驾驶时的安全隐患;但另一方面这些措施带来了其他类型的声音(如各类收音机声音等)的广泛兴起,这成为了该阶段汽车声音矛盾化与多元化发展的特征之二。
图 10 公路旁边的声音屏障,2019(图源:作者摄于湖北武汉)
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汽车声音出现了新的意义和变化。声音,不仅是汽车功能和性能良好的标志,还成为了被艺术创作和设计的对象和手段,汽车的声学环境被当成一种景观环境来设计。同时,开始从人文主义视角关注汽车声音对于人们体验和情感的作用。
20 世纪90 年代是汽车声音被艺术化创作和设计的萌芽期和形成期,以汽车声音标识(Car sound Logo)的出现为标志。受法规和标准影响的90 年代,汽车工业界开始积极探寻发展汽车声音的新方向,尽全力确保在法规允许下的自由化发展。以艺术化创作和设计的手段解决汽车声音的问题便成为了当时的新途径和趋势,这种趋势先在欧洲兴起,之后全球化发展。[1]新兴的声音设计,目的不仅在于创造更加安静的汽车室内环境和低噪音排放,而且在于设计出既能表达汽车品牌特征又能表达特定消费者身份属性的目标声音。这些在90 年代中兴起的汽车声音设计行动也延续了声音与文化之间的象征性意义。现在能听到的汽车声音标识的设计概念即源于该时期。例如,大众汽车的声音标识:“Volkswagen, Das Auto~”;梅赛德斯-奔驰的声音标识:“Mercedes-Benz, the best or nothing~”。
进入21 世纪后,尤其到21 世纪20 年代,汽车声音的发展出现了新动向:进入了设计驱动的非物质要素——体验的飞速发展和关注人文主义的时代。声音景观设计、听觉体验设计、声音情感化设计走进汽车声音设计的范畴。自20 世纪80、90 年代以来,汽车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载人和运输功能,满足了人们的基本出行需求。随着汽车工业供应链体系的细分和完善,有着相同或相似市场定位的汽车所采用的技术和物理配置基本相同或相似。例如,汽车音响系统大都来自于哈曼卡顿、柏林之声、Bose 和Bang & Olufsen等品牌;汽车声学包材料大都由具有吸音、隔音性能的玻璃纤维、PET 毛毡等组成。这种物理组成元素的趋同导致了基础性设计方案的趋同和物理层面设计创新瓶颈的出现。又由于现代社会的消费者有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选择产品的机会,所以产品物理层面的趋同为消费者的选择带来了不确定性。产品的感觉、气味、声音以及与购买者身份的匹配程度已经与外观变得一样重要。[26]这些趋势导致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社会学家Gerhard Schulze 将其描述为“体验社会”的到来。[27]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无论是在消费、生产、设计策略上还是消费者动机上,产品的体验价值均胜过了功能价值。[27]
“体验社会”的观点在21 世纪汽车声音的发展中显得尤为明显。与汽车质量相关的其他方面(如安全性)相比,消费者更加容易观察到声音。[28]Ulrich Bernhard 称,根据消费者的偏好,汽车应该有体面的、豪华的、动感的、运动的声音以提升消费者的听觉体验。[29]在2018 年进行的一项对中国某汽车企业中声音设计现状调查的研究显示,汽车的听觉体验在很多方面得以提升,例如通过调整汽车发动机的进排气声音进行改善;通过优化人车物理交互的声音进行改善;通过关注驾驶情境进行改善。同时,企业界开始着手从全局角度考虑构建听觉体验的提升策略。[30]同样,2019 年4 月,奥迪汽车用户界面和用户体验部副总裁Ivo Muth 在同济大学的一场演讲中阐述了奥迪汽车在用户体验方面做出的行动。Muth 称,奥迪所认为的汽车听觉体验是统一的,并且须在遵循法规的前提下,从整体和全局的角度使奥迪汽车的声音能传达出情感。
此外,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在21 世纪初叶开始迅速发展,但电动汽车在低速行驶时过于安静从而给其他道路使用者带来了安全隐患。至此,人们对汽车声音的态度开始从上世纪的消极转向了现代的中性。这一安全问题也重新引起了各国政府/机构的广泛关注。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在2018 年颁发了GB/T-37153《电动汽车低速提示音》标准(见表1),规定了在不同条件下汽车低速提示音的设计规范。当汽车的电动化和智能化成为新趋势后,汽车声音的“形态”和汽车的听觉体验进一步被大众期待。在此背景下,设计师需要“确定他们希望消费者在产品上附加什么样的情感价值,然后发展出一些形式,鼓励这些联系和灌输这些感觉”。[31]这就使汽车声音的听觉体验更加重要以及需要更加具体的行动。广州汽车研究院副院长张帆在2019 年10 月举办的“环同济设计周”会议上宣讲了广汽在汽车听觉体验方面的策略。张帆认为,电动汽车没有了传统燃油车发动机的轰鸣声音会让人们忽略电动汽车在声音方面的感受。所以,广州汽车研究院与声音程序设计师、音色设计专家以及声音心理学家进行了合作,开发了电动汽车的49 种专属音效。张帆称,这些音效能让每一个人都可以沉浸在专属的座舱里,带来不一样的听觉体验和氛围。
通过追溯新时代背景下的汽车声音的新现象和新动向,可以看出是“体验社会”的兴起,或者说汽车行业对体验社会的信仰,帮助理解为什么汽车行业如此热衷于为每一类消费者提供不同的声音选择,以及助推把汽车声音当成景观和体验来设计。在此背景的汽车声音设计,将是以人文主义关怀为主导的,以体验和情感为驱动的涉众活动,也正是基于这种对于人自身感受的关注,才能让汽车声音插上体验和情感的翅膀,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发展和进步。
如果汽车声音流变的“三个阶段”可以用“1.0”“2.0”和“3.0”表示,那么感性认识阶段的“声音即诊断”是汽车声音设计“1.0”时代,它以贵族和社会精英为中心,目的是对客体身份和权利地位的彰显,此时涉众的行动是基于“专享性和独有性”之上的产物;理性认识阶段的“各抒己见”是汽车声音设计“2.0”时代,以汽车本体及其使用环境为中心,是对于汽车声音设计戴着“镣铐”“跳舞”的考验,此时涉众的行动是基于“生存性”之上的产物;到了感性和理性交织的艺术化发展阶段,可被认为是汽车声音设计的“3.0”时代,在消费者的主动性日益增强等社会背景的影响下,开始以人文主义为主导,以大众文化为中心,提倡体验和情感为驱动的用以关怀人类本体的设计,此时涉众的行动开始转向对“享乐性”的探索。展望汽车声音的未来发展,无论到“4.0”抑或“10.0”,都将受到强大的、不断变化的社会文化的影响,而要在这变的时代中寻找到汽车声音的突破方向,唯有巧用社会文化的内涵、善用客观发展的规律,不断权衡感性和理性,才能使得汽车声音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服务于环境。
汽车声音的流变无论以何为中心、以何为目的、以何为产物,其百余年源流及涉众行动细节丰富,情节动人,前景可期。本文“一纵一横”的探索方式,较为系统地刻画出了基本“形状”和些许本源,故能启发日后汽车声音研究,为汽车声音设计实践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