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般法术万宗宝

2020-06-24 14:06梁归智
名作欣赏 2020年2期
关键词:哪吒

梁归智

宝贝——镜子

《封神演义》写了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宝贝。这些宝贝大多是进攻性武器,也有纯粹防御性的。阐教与截教两方神仙的争斗往往就是宝贝威力的较量。如太乙真人传给哪吒乾坤圈、混天绫、金砖,后来又传给他九龙神火罩;清虚道德真君先后传给黄天化攒心钉、杨任五火七翎扇;燃灯道人传给李靖玲珑金塔,他又有紫金钵盂、乾坤尺;惧留孙有捆仙绳,陆压有宝葫芦斩仙飞刀;等等。

元始天尊给姜子牙两件宝贝,打神鞭是进攻性的,杏黄旗是防御性的。截教神仙的宝贝以赵公明的定海珠和云霄姐妹的金蛟剪、混元金斗最厉害,几乎把阐教神仙完全打败,直到老子和元始天尊亲临才反败为胜。

这些花样翻新的宝贝其实就是将生活中一些普通物品赋予想象的魔力,这是一目了然的。这些宝贝中最富有代表性,最能体现道教思想者则是镜、剑、印、旗、图的神化。

明镜能照出影像,这引发一种神秘感,因而道士炼丹和作法都离不开它。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不仅谈到明镜辟妖怪之术,还谈到修镜道的分身术。

《抱朴子·内篇·登涉》:“又万物之老者,其精悉能假托人形,以眩惑人目而常试人,唯不能于镜中易其真形耳。是以古之入山道士,皆以明镜径九寸以上,悬于背后,则老魅不敢近人。或有来试人者,则当顾视镜中,其是仙人及山中好神者,顾镜中故如人形。若是鸟兽邪魅,则其形貌皆见镜中矣。又老魅若来,其去必却行,行可转镜对之,其后而视之,若是老魅者,必无踵也,其有踵者,则山神也。”这就是所谓“照妖镜”了。

后面接着是两个故事:“昔张盖蹋及偶高成二人,并精思于蜀云台山石室中,忽有一人着黄练单衣葛巾,往到前曰:‘劳乎道士,乃辛苦幽隐!于是二人顾视镜中,乃是鹿也。因问之曰:‘汝是山中老鹿,何敢诈为人形!言未绝,而来人即成鹿而走去。林虑山下有一亭,其中有鬼,每有宿者,或死或病,常夜有数十人,夜色或黄或白或黑,或男或女。后郅伯夷者过之宿,明灯烛而坐诵经,夜半有十余人来,与伯夷对坐,自共樗蒲博戏,伯夷密以镜照之,乃是群犬也。伯夷乃执烛起,佯误以烛烬爇其衣,乃作燋毛气。伯夷怀小刀,因捉一人而刺之,初作人叫,死而成犬,余犬悉走,于是遂绝,乃镜之力也。”

《抱朴子·内篇·地真》则记有镜道分身术:“师言守一兼修明镜,其镜道成则能分形为数十人,衣服面貌,皆如一也。”

《封神演义》中有照妖镜。第六十三回马善助商反周,杨戬去终南山找云中子借来“照妖鉴”,“马善至军前。杨戬暗取宝鉴照之,乃是一点灯头儿在里面晃”。楊戬于是查出马善是灵鹫山的琉璃灯作怪,请来灯的主人燃灯道人收伏了马善。

第九十二回杨戬收梅山七怪,也是先用照妖镜照出原形,然后变化擒杀。如其中的杨显:“杨戬在旗门下用照妖鉴一照,却是一只羊精。”“杨戬赶来,杨显在马上吐出一道白光,连马罩住,现原身来伤杨戬。杨戬化一只白额斑斓猛虎。杨显见杨戬变了一只猛虎,已克治了他,急欲逃走,早被杨戬一刀,砍成两段。”

不过照妖镜的法力也有一定的限度,遇到道行高深的精怪则难照分明。第七十回里的孔宣是孔雀变化:“只见杨戬在旗门下把照妖鉴照着孔宣,看镜子里面似一块五彩装成的玛瑙,滚前滚后。杨戬暗思:‘这是个什么东西?孔宣看见杨戬照他,孔宣笑曰:‘杨戬,你将照妖鉴上前来照,那远远照,恐不明白。大丈夫当明白做事,不可暗地里行藏。我让你照!杨戬被孔宣说明,便走马至军前,举鉴照孔宣,也如前一般。杨戬迟疑。”这与《西游记》里照妖镜照不出六耳猕猴的情节类似。

赤精子则有阴阳镜。第五十九回赤精子把宝镜传给徒弟殷洪:“徒弟,此镜半边红,半边白;把红的一晃,便是生路,把白的一晃,便是死路。……”

殷洪下山后被申公豹说反,去助纣伐周,“殷洪取出阴阳镜,把白光一晃,黄飞虎滚下骑来”;“殷洪明明卖弄他的道术,把镜子取出来,用红的半边一晃。黄家父子睁开二日,见身上已被绳索捆住”。这是从镜能照人影像引申出镜能摄人魂魄,大约是从葛洪所谓镜道分形术发展变化而来的艺术想象。

宝贝——剑

剑作为道教法物比镜更有威力,也更普遍,因为剑本身就是一种武器,自然更能斩妖除怪。宝剑的传说史不绝书,源远流长。最有名的是《晋书·张华传》中的故事:吴国未亡时,有紫气出现于斗、牛二星之间。善观天象的雷焕告诉张华:这是宝物的精气,宝物必隐于斗、牛之下的丰城。张华于是任雷焕为丰城令。雷焕在县狱内掘屋脊数丈,找到了龙泉、太阿两口宝剑。这天傍晚,斗、牛间的紫气立即消失。这两口宝剑雷焕、张华各得一把,后来又都失落。相传张华剑先失,雷焕之子雷华带剑路过延平津,剑从腰间跃入水中,只见水中有两条龙飞腾潜跃而去。

《封神演义》里大多数神仙都用剑作武器。破十绝阵时,文殊广法天尊、惧留孙、慈航道人、广成子、太乙真人、陆压、赤精子、清虚道德真君等仙人全部是“执剑相迎”,“用剑相还”。第五回《云中子进剑除妖》这样描写:

云中子拨云看时,点首嗟叹:“此畜不过是千年狐狸,今假托人形,潜匿朝歌皇宫之内,若不早除,必为大患。我出家人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忙唤金霞童子:“你与我将老枯松枝取一段来,待我削一木剑,去除妖邪。”

童儿问曰:“何不即用宝剑,斩断妖邪,永绝祸栅”云中子笑曰:“千年老狐,岂足当吾宝剑!只此足矣。”

云中子将木剑献给纣王,挂在分宫楼,镇压得狐狸精妲己“面似黄金,唇如白纸,昏昏惨惨,气息微茫,恹恹若绝”。

真正的宝剑,《封神演义》还有好几处写过。第三十二回黄天化救父:

天化忙将背上宝剑,执在手中,照陈桐只一指。只见剑尖上一道星光,有盏口大小,飞至陈桐面上,陈桐首级已落于马下。有诗单道宝剑好处:

非铜非铁亦非金,乃是乾坤百炼精。

变化无形真妙用,要知能杀亦能生。

话说天化此剑,乃清虚道德真君镇山之宝,名日“莫邪宝剑”。光华闪出,人头即落。

第四十回魔家四将中的魔礼青,“有秘授宝剑,名日青云剑,上有符印,中分四字:地、水、火、风,这风乃黑风,风内有万千戈矛。若人逢着此风,四肢成为齑粉;若论火中,金蛇搅绕,遍地一块黑烟,烟掩人目,烈焰烧人,并无遮挡”。

普贤真人的徒弟木吒则有吴钩剑。第三十九回:

话说木吒大战李兴霸,木吒背上宝剑两口,名日吴钩。——此剑乃“干将“镆铘”之流,分有雌雄。——木吒把左肩一摇,那雄剑起去,横在空中,磨了一磨,李兴霸可怜:

千年修炼全无用,血染衣襟在九宫。

威力最大的则是通天教主摆设诛仙阵的四口宝剑:

通天教主曰:“此剑有四名:一曰诛仙剑,二日戮仙剑,三曰陷仙剑,四曰绝仙剑。此剑倒悬门上,发雷震动,剑光一晃,任从他是万劫神仙,难逃此难。”昔曾有赞,赞此宝剑:

非铜非铁亦非钢,曾在须弥山下藏。

不用阴阳颠倒炼,岂无水火淬锋芒?

诛仙利害戮仙亡,陷仙到处起红光。

绝仙变化无穷妙,大罗神仙血染裳。

(第三十七回)

话说元始天尊在九龙沉香辇上,扶住飞来椅,徐徐行至正东震地,乃诛仙门。门上挂一口宝剑,名曰诛仙剑。元始把辇一拍,命四揭谛撮起辇来,四脚生有四枝莲花;花瓣上生光,光上又生花。一时有万朵金莲照在空中。元始坐在当中,径进诛仙阵门来。通天教主发一声掌心雷,震动那口宝剑晃。好生利害!虽是元始,顸上还飘飘落下一朵莲花来。(第七十七回)

宝贝——印、旗、圖

印、旗、图本来都是权威、根本的象征。古代官有官印,将有将印,帅有帅印,皇帝也有“传国玉玺”;军营中有令旗、帅旗,宫廷中有龙旗、凤旗、日月旗等;地图,尤其是军用地图也是非常重要的,荆轲剌秦王时就以献燕国的督亢地图为借口,《三国志演义》中也有“张松献地图”。

地图是山河社稷的缩影,也意味着政权、权力。同时,古代又有所谓河图洛书,一直笼罩着浓郁的神秘色彩。孔子曾感叹:“凤鸟不至,河不出图。”齐桓公九合诸侯,图谋霸业,对周天子不肯臣服,管仲劝道:“昔人受命者,龙龟假,河出图,洛出书,地出乘黄,今三祥未见者,虽日受命,无乃失诸乎!”也就是说,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建立新权威的时机还不成熟。

道教因此也借重印、旗、图,赋予它们神奇的力量,以为可以役使鬼神,镇妖除魅。道士作法事装神弄鬼时一般都佩印执旗,以显示权威。《封神演义》中有太极图、山河社稷图,都是至高无上的法宝,前已述及。

印则有广成子的番天印,威力也十分巨大。广成子是玉虚宫十二弟子中击金钟的首仙,他把番天印传给徒弟殷郊,让他助周伐纣,殷郊被申公豹说反,广成子自己也治不住番天印,燃灯道人也说“番天印难治”。

后来广成子四处奔走,借来玄都离地焰光旗、西方青莲宝色旗、瑶池王母素色云界旗,连同玉虚宫的杏黄旗,仙界通力合作,才降住番天印,犁锄殷郊。印和旗的神奇威力在这个故事里得到充分表现。

印为道教法器也可以征诸典籍:“古之人人山者,皆佩黄神越章之印,其广四寸,其字一百二十,以封泥著所住之四方各百步,则虎狼不敢近其内也。行见新虎迹,以印顺印之,虎即去;以印逆印之,虎即还。带此印以行山林,亦不畏虎狼也。”(《抱朴子·内篇·登涉》)

“又以木为印,刻星辰日月于其上,吸气执之,以印疾病,多有愈者。”(《隋书·经籍志》)道教坛醮法器中有剑,有印,有图符,也有令旗,道士执旗念咒,常有“急急如律令”之语。

法术——符

与印相联系的还有符箓。中国古老的象形文字,本来就有艺术价值和神秘意味。后来又有《河图》《洛书》、《易经》中的八卦、((洪范》的九畴等出现,更加强了古人的文字崇拜。神仙道士中流行的符图印章,显然与这种文字崇拜有关。《封神演义》中的太极图、山河社稷图、番天印即源于此。

此外就是符箓。何谓“符”?《说文解字》:“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史记·孝文本纪》:“初与郡国守相为铜虎符、竹使符。”索隐谓:“汉旧仪,铜虎符发兵,竹使符出入征发。”“符”是帝王下达旨令的凭证,它拥有无上的权威。俞正燮《癸巳存稿》:“符:汉时有印文书名,道家袭之。”

早期道教将符图吸取进来,成为道教法术的组成部分,谓天神有符,或为图,或为篆文,在天空以云彩显现出来,方士录之,遂成神符。或者说,天神授给了方士神符。《后汉书·费长房传》:

翁又为作一符曰:以此主地上鬼神。……遂能医疗众病,鞭笞百鬼,及驱使社公。或有它坐,独自恚怒,人问其故,曰:“吾责鬼魅之犯法者耳。”……后失其符,为众鬼所杀。

《太平经》卷一至十七所说后圣李君传授青童大帝的二十四诀中,就有“服开明灵符”“佩星象符”“佩五神符”。现存道教最早的符字,是《太平经》一百〇四至一百〇七卷中所载的“复文”。《抱朴子·内篇·登涉》论及神符:

有老君黄庭中胎四十九真秘符,入山林,以甲寅日丹书白素,夜置案中,向北斗祭之以酒脯,各少少。自说姓名,再拜受取,内衣领中,辟山川百鬼万精,虎狼虫毒也。

《云笈七签》卷四十五:“术之秘者,唯符与气、药也。”这是说符也是最基本的神秘法术之一。又解释说:“符者,三光之灵文,天真之信也。”符即天神仙真之信符,因而具有神威及神意。

与“神符”并称者还有“宝箓”。“箓”就是记录的意思。一般指记录天神的名册。《云笈七签》卷四十五《明正一箓第三》:

篆者,太上神真之灵文,九天众圣之秘言,将以检劾三界官属,御运元元,统握群品,鉴骘罪福,考明功过善恶轻重,纪于简籍……又当诏令天地万灵,随功役使,分别仙品众官吏兵亿乘万骑,仙童玉女列职主事驱策给侍之数目。

“符”与“箓”总起来说,即依照天神所授信符,按照诸神名册所定之职责,命令某神去执行任务。在《封神演义》中,符策则成为道行高深的神仙赋予神力的法宝,可以解除危难或克敌制胜。

元始命玉鼎真人、道行天尊、广成子、赤精子:“你四人伸手过来。”元始各画一道符印在手心里,“明日你等见阵内雷响,有火光冲起,齐把他四口宝剑摘去,我自有妙用。”(第七十八回)

且说吕岳进关,同陈庚将二十一把瘟疰伞安放在阵内,按九宫八卦方位,摆列停当;中立一土台,安置用度符印,打点擒拿周将。(第八十回)

教主看见余元这等光景,教主也觉得难堪,先将一道符印对余元身上,教主用手一挥,只见捆仙绳掉下来。(第七十五回)

上举各例中的“符印”有的是进攻性的,有的是保护性的,有的能化解其他宝贝的威力,“符”的神奇功能被表现得活灵活现。

“箓”,是记录天神的名册,《封神演义》中一个最基本的艺术构思——“封神榜”正是不折不扣的“宝箓”。这本“封神榜”共有三百六十五位神道姓名,乃“三教签押”“弥封无影,死后见明”。第九十九回《姜子牙归国封神》特写封神大典,总结全书:

子牙迎接玉符、金敕供于香案上,望玉虚宫谢恩毕。……子牙将符敕亲自赉捧,借土遁往岐山前来。只一阵风早到了封神台。有清福神柏鉴来接子牙。子牙捧符敕进了封神台,将符敕在正中央供放,传令武吉、南宫适:“立八卦纸幡,镇压方向与干支旗号。”又令二人领三千人马,按五方排列。子牙吩咐停当,方沐浴更衣,拈香金鼎,酌酒献花,绕台三匝。子牙拜毕诰敕,先命清福神柏鉴在台下听候。子牙然后开读玉虚宫元始天尊诰敕:……

子牙宣读敕书毕,将符篆供放在案桌之上,乃全装甲胄,左手执杏黄旗,右手执打神鞭,站立中央,大呼日:“柏鑒可将‘封神榜张挂台下。诸神俱当循序而进,不得搀越取咎。”只见诸神俱簇拥前来观看。

子牙封罢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已毕,只见众神各去领受执掌。不一时,封神台边凄风尽息,惨雾澄清,红日中天,和风荡漾。

法术——禁咒

除了符篆,禁咒也是道教的重要法术。禁咒之源,出于古时巫师祭神时的祝词。《尚书·无逸》有“厥口诅祝”,疏云:“祝音咒,诅咒为告神明令加殃咎也。”大约最初的咒语,便是要求神明惩罚恶人或向神明发誓时的祝词。

另外,人们对自己无法制裁的恶势力和暗中加害于人的鬼蜮行为进行诅咒,也是咒语的起因。“厥口诅祝”一语便可译为“嘴里也就会咒骂你”。

后来咒语发展为一种巫术,并经巫觋和方士转入道教。道士在作法时往往符咒并用,符为内外神气相合之感应,咒为精诚所至之心声。

《抱朴子·内篇·登涉》中记载了当时的六甲秘咒:“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临兵斗者,皆列阵前行。凡九字,常当密祝之,无所不辟。要道不烦,此之谓也。”还说道士在临江渡海时,也可以用符和咒以辟蛟龙,其用咒方法是:“临川先祝日:‘卷蓬卷蓬,河伯导前辟蛟龙,万灾消灭天清明。”禁咒又称神咒、神祝,是天神的语言。

《太平经》卷五十中说:“天上有常神圣要语,时下授人以言,用使神吏应气而往来也。人民得之,谓之神祝也。”

禁咒在神怪小说中化为离奇的情节,如《西游记》里著名的“紧箍咒”。《封神演义》中也写到禁咒,其中最突出的是第四十四回姚天君咒姜子牙和第四十八回陆压咒赵公明的故事。这两个故事里的禁咒已演变为较为复杂的魅魇之术。

第四十四回未有钟惺评语说:“姚天君之魇魅,实为利害。”第四十八回末评语则说:“钉头七箭书原是魅魇之术,但是神仙不免,此所以为奇。”下面分别看这两个故事。

姚天君咒姜子牙和陆压咒赵公明的方法基本相同,都是用草人模拟被咒的对象,诅咒的日期都是二十一天。

姚天君曰:“不动声色,二十一日自然命绝。子牙纵是脱骨神仙,超凡佛祖,也难逃躲。”……姚天君让过众人,随入“落魂阵”内,筑一土台,设一香案,台上扎一草人;草人身上写“姜尚”的名字;草人头上点三盏灯,足下点七盏灯——上三盏名为催魂灯,下七盏名为捉魄灯。姚天君披发仗剑,步罡念咒于台前,发符用印于空中,一日拜三次。连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颠三倒四,坐卧不安。(第四十四回)

陆压揭开花篮,取出一幅书,写得明白,上有符印口诀“……依此而用,可往歧山立一营,营内筑一台,结一草人,人身上书‘赵公明三字,头上点一盏灯,足下一盏灯。脚步罡斗,书符印焚化,一日三次礼拜,至二十一日之午时,贫道自来助你,公明自然绝也。”子牙领命,前往歧山……安排停当,扎一草人,依方制度。子牙披发仗剑,脚步罡斗,书符结印,连拜三五日,把赵公明只拜得心如火发,意似油煎,走投无路,帐前走到帐后,抓耳挠腮。(第四十九回)

这种魅魇禁咒之术古已有之,《太公金匮》姜太公射丁侯的传说就是原型。禁咒魅魇是要把人的“三魂七魄”咒出肉体,灵肉分离,人就死亡。这种道术源于道教主张精神和肉体二元论的宗教哲学思想。梁代的陶弘景对这种思想表述得十分清楚:“凡质象所结,不过形神。形神合时,则是人是物;形神若离,则是灵是鬼。其非离非合,佛法所摄;亦离亦合,仙道所依。”(《华阳陶隐居集·答朝士访仙佛两法体相书》)

道教追求肉体长生,不同于其他宗教只追求灵魂不朽,在前面的章节里已有论述。正如晋代道安《二教论》所说:“佛法以有生为空幻,故忘身以济物;道法以吾我为真实,故服饵以长生。”道教哲学的形神观是:“有者,无之宫也;形者,神之宅也。”(《抱朴子·内篇·至理》)“身得道,神亦得道;身得仙,神亦得仙。”(《云笈七签》卷五十六引《元气论》)

由于肉体和灵魂并重,都要追求不朽,“得道”就格外难。《封神演义》中“成仙”和“封神”的区别正在于此,前已论及。因而,在神通、法术和宝贝的描写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基于道教形神并重的思想。“落魂阵”和“钉头七箭书”已经说过,再看其他有关描写。

第三十六回写张桂芳有异术,能“呼名落马”,黄飞虎对姜子牙说:“此术异常,但凡与人交兵会战,必先通名报姓。如末将叫黄某;正战之间,他就叫:‘黄飞虎不下马,更待何时!末将自然下马。故有此术,似难对战。”

第七十四回《哼哈二将显神通》,周营的郑伦鼻内哼出白气,商营的陈奇口内哈出黄气,功效一样。“郑伦鼻子里两道白光,出来有声;陈奇口中黄光也自进出。陈奇跌了个金冠倒躅;郑伦跌了个铠甲离鞍。”

第八十四回卞吉有法宝幽魂百骨幡,“他于关外立有一幡,俱是入骨头穿成,高有数丈,他先自败走,竟从幡下过去;若是赶他的,只至幡下,便身连马倒了”。

这是三处典型的例子,此外如赤精子的阴阳镜、法戒的引魂幡、马忠的神烟等也都依据同样的原理擒将捉人。其中道理就是这些神通或宝贝都能迷住人的魂魄,让人昏迷。不过这里又有一个前提,即各种“迷魂术”只对血肉之躯有效。道行特别高深者如老子、元始天尊等自不在此列。

种种迷魂术

在姜子牙的“三山五岳门人”中,则只有哪吒不怕迷魂术。哪吒和别人不同,因为他的第二次生命已不是血肉之躯,而是“莲花化身”。书中每写到哪吒对各种摄魂术毫无反应,就解释说:“但凡精血成胎者,有三魂七魄,被桂芳叫一声,魂魄不居一体,散在各方,自然落马;哪吒乃莲花化身,周身俱是莲花,那里有三魂七魄,故此不得叫下轮来。”“郑伦对着哪吒一声‘哼!哪吒无魂魄,怎能跌得下轮来。”“殷洪战住哪吒,忙取阴阳镜照着哪吒一晃。……不知哪吒乃莲花化身,怎的晃他死?殷洪连晃数晃,全无应验。”“邱引把哪吒当做凡胎肉体,不知他是莲花化身,便大叫曰:‘哪吒!看吾之宝!哪吒抬头看见,大笑曰:‘无知匹夫!此不过是个红珠儿,你叫我看他怎么!邱引大惊……”

不过说哪吒“原无魂魄”是有漏洞的,因为第十四回《哪吒现莲花化身》里写哪吒明明是有魂魄的,太乙真人“绰住哪吒魂魄,望荷、莲里一推”,哪吒才现出莲花化身。准确地说,应该是哪吒不再有血肉之躯,因而魂魄不再受到迷惑。

这反映出道教对“肉体”修炼超凡脱俗很不容易的思想,但“形”还是要的,“莲花化身”也还是“身”,哪吒最后还是“肉身成圣”,与肉体死灭只剩下魂魄而被封的“神”不同,要高一个层次。由于不是血肉之躯,哪吒不仅不怕各种摄魂术,对“细菌战”也有了免疫能力。无论是吕岳的瘟丹还是余德的毒豆,都不能传染伤害他。

除了哪吒,杨戬也不受传染,因为他有“八九玄功”,善能变化,那是更了不起的本事。但杨戬怕不怕迷魂术呢?书中没有安排杨戬经受迷魂术的考验,这可能是既要突出哪吒,又不想贬低杨戬,而采取的一种写作策略。

杨戬、哪吒的师傅辈即元始天尊的十二个弟子怕不怕迷魂术?书中没有写。他们是血肉之躯,但已修行了一千五百年,是“大罗神仙”,应该是不怕的。但殷洪拿出阴阳镜,赤精子就逃遁了。难道赤精子反不如哪吒?这里又有一个解释,与殷洪对阵时的赤精子刚遭了黄河阵之厄,“闭了天门”,还未返本还原,因而本事不济了。

甚至最高层次的神仙佛祖也运用摄魂、迷魂一类法术一比本领高下。万仙阵的杀手锏是通天教主拜一恶幡,名曰“六魂幡”。“此幡有六尾,尾上书接引道人、准提道人、老子、元始、武王、姜尚六人姓名,早晚用符印,俟拜完之日,将此幡摇动,要坏六位性命。”这是《封神演义》中顶儿尖儿的摄魂术。后来执掌六魂幡的长耳定光仙倒戈叛逃,皈依西方教,老子让他展动六魂幡,四位教主俱以内丹之功抗衡克制。

三种变化之术

据《抱朴子·内篇·遐览》所载,道书中讲变化之术的,大者有《墨子五行记》,其次是《玉女隐微》和《白虎七变法》。《墨子五行记》:“其法用药用符,乃能令人飞行上下,隐沦无方,含笑即为妇人,蹙面即为老翁,踞地即为小儿,执杖即成林木,种物即生瓜果可食,画地为河,撮壤成山,坐致行厨,形云起火,无所不作也。”

《玉女隐微》:“亦化形为飞禽走兽,及金木玉石,兴云致雨方百里,雪亦如之,渡大水不用舟梁,分形为干人,因风高飞,出入无间,能吐氣七色,坐见八极及地下之物,放光万丈,冥室自明,亦大术也。”《白虎七变法》与以上二书略同。

《封神演义》对变化之术十分推崇,共写到三种不同的变化。

一种是身体变形以增加威力。这种变化大抵是借助仙酒仙丹之类,正是《墨子五行记》所谓“其法用药用符”。如第二十一回雷震子吃了云中子的仙杏,长出了风雷翅,从此以“空中优势”所向无敌。第六十三回殷郊下山之前,广成子安排他吃了“六七枚豆儿”,“一会儿忽长出三头六臂”。

第七十六回太乙真人给哪吒送行,赠他三杯酒和三枚枣,哪吒吃后,长出三头八臂,“太乙真人传哪吒隐现之法,哪吒大喜,一手执乾坤圈,一手执混天绫,一手执金砖,两只手擎两根火尖枪,还空三手。真人又将九龙神火罩,又取阴阳剑,共成八件兵器”。所谓:

琼浆三盏透三关,火枣频添壮士颜。

八臂已成神妙术,三头莫作等闲看。

须臾变化超凡圣,顷刻风雷任往还。

不是西歧多异士,只因天意恶奸谗。截教神仙也有类似变化,如第五十八回的描写:

吕岳见周将有增,随将身手摇动,三百六十骨节,霎时现出三头六臂,一只手执形天印,一只手擎住瘟疫钟,一只手持定形瘟幡,一只手执住指瘟剑,双手使剑,现出青脸獠牙。

这些变化是想象头、手这类身体的器官增加数量,因而产生更大的威力。但这还只是局部变化之术,更奇妙的变化是“八九玄功”,《封神演义》中只有玉鼎真人的徒弟杨戬得此奇术,因而成为“三山五岳门人”之中最厉害的角色。姜子牙遇到的许多难以克制的顽敌都败在杨戬手下。杨戬凭变化之功屡建奇勋。

第四十回和第四十一回,杨戬故意被魔礼寿的花狐貂吃掉,“一声响,把杨戬咬了半节去”,结果弄死花狐貂,李代桃僵变作假花狐貂潜伏下来,偷走了混元珍珠伞,又咬伤了魔礼寿,协助黄天化剪除魔家四将。

第四十七回杨戬变作飞蚁救出黄龙真人。第四十八回陈九公、姚少司抢走了陆压的钉头七箭书,杨戬施变化之术,变出成汤老营,自己变作闻太师,骗回了箭书。

第五十四回:“土行孙祭捆仙绳来拿杨戬,只见光华灿烂,杨戬已被拿了。土行孙命士卒抬着杨戬,才到辕门,一声响,抬塌了,吊在地下,及至看时,乃是一块石头。”后面杨戬又变作武王,智擒土行孙。

第五十八回西岐兵将被吕岳瘟丹瘟倒,没有战斗力。“杨戬连忙把土与草拿了两把,往空中一洒,喝声‘疾!西岐城上尽是彪形大汉,往来耀武。郑伦抬头看时,见城上人马反比前不同,故此不敢攻城。”

第七十五回余化用化血神刀连伤哪吒、雷震子,“杨戬运动八九元功,将元神遁出,以左臂迎来,伤了一刀,大叫一声,败回行营,看不出是什么毒物”。杨戬对玉鼎真人说:“弟子也被他伤了一刀,幸赖师父玄功,不曾重伤。”玉鼎真人说:“此乃是化血神刀所伤,但此刀伤了,见血即死。幸雷震子伤的两枚仙杏,你又有玄功,故尔如此。不然,皆不可活。”杨戬又变作余化,找余元骗来救解丹药。

第八十六回杨戬施变化之术,先后让张奎误杀了自己的宝马和母亲。

第九十二回杨戬又以变化之术挫败梅山七怪。

(《封神演义》对杨戬的变化之术可谓极尽渲染之能事。“杨戬曾炼过九转元功,七十二变化,无穷妙道,肉身成圣,封清源妙道真君。”(第四十回)由于有“八九玄功”,不仅一般的兵器、法宝无法伤害他,还常常腾挪变化,出奇制胜。到了(《西游记》里面,杨戬就成了二郎神,和也会七十二变的孙悟空棋逢敌手了。

但还有更高层次的变化之术。这是道行更高深的仙人凭内丹、元气而变出“化身”。第八十三回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破太极、两仪和四象三阵时,都有“化身”。如:

灵牙仙祭动两仪妙用,逞截教玄功,发动雷声,来困普贤真人。只见普贤真人泥丸宫现出化身,甚是凶恶。怎见得,有赞为证:

面如紫枣,巨口獠牙。霎时间红云笼顶上,一会家瑞彩罩金身。璎珞垂珠挂遍体,莲花托足起祥云。三首六臂持利器,手内降魔杵一根。正是:有福西方成正果,真人今日已完成。

話说普贤真人现出法身,镇住灵牙仙,仍用长虹索,命黄巾力士:“将灵牙仙拿去芦蓬下,听候指挥。”

第七十七回《老子一气化三清》也是元气变化出三位化身上清道人、玉清道人和太清道人:

老子自恩:“他只知仗他道术,不知守己修身,我也显一显玄都紫府手段与他的门人看看!”把青牛一零棒,跳出圈子来;把鱼尾冠一推,只见顶上三道气出,化为三清。

西方教(佛教前身)的仙人也有化身,第七十一回准提道人收伏孔宣:

只见孔宣撒去了准提道人,只是睁着眼,张着嘴,须臾间,顶上盔,身上袍甲,纷纷粉碎,连马压在地下,只听得孔宣五色光里一声雷响,现出一尊圣像来,十八只手,二十四首,执定璎珞伞盖,花罐鱼肠,加持神杵、宝锉、金铃、金弓、银戟、幡旗等件。

本讲提要:最能体现道教思想的宝贝是镜、剑、印、旗和图的神化——符箓与“封神榜”——禁咒魅魇的形形色色——三种不同的变化之术。

猜你喜欢
哪吒
我和哪吒过一天
“哪吒”和“小女巫”
我的堂弟小“哪吒”
哪吒VPro
The Analysis of Color Narration of Animated Film Ne Zha
哪吒失手
我和哪吒过了一天
《哪吒之魔童降世》经典台词
怀哪吒
哪吒说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