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冯军
摘 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内容,为提高工程建设水平结合当前地区条件做好现代化水利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农田水利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对建设发展提出一些策略与思考。
关键词:农田水利;水利工程;工程建设;建设现状
引言
我国是一个相对缺水的国家,经常出现季节性、區域性缺水,水资源开发压力较大。目前,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和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对稳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需要进一步强化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村经济发展。
1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有以下三大优点:第一,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作物产量,农田水利工程中,水库、蓄水池和水井等能够解决农田灌溉和农民饮水的问题;第二,改善我国农村基本设施的建设现状,减少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抵御洪水;第三,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一个地区的水利工程优质能够促进当地农业生产水平的发展。
2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
2.1规划不够统一,缺乏统筹全局的思考
首先,在规划上,农田水利工程缺少实地踏调研和踏勘,在一些工程中,直接根据图纸进行设计和施工,设计人员全程对实地情况一无所知。最后,虽然农田水利工程已建成,但是,使用率和使用效果根本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造成资源的浪费。其次,在设计上,因为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很小,无法引起设计人员足够的重视,容易直接照搬原来的设计图纸等内容直接进行建设,没有充分考虑现场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在建设完工后,工程无法适应当地的特殊条件,在耐热耐寒等方面欠缺考虑。还有很多农田水利工程是在原有的水利设施基础上进行的改动,因为季节原因,没有考虑到其他季节如雨季和旱季的情况,导致工程使用寿命比预期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同时原有的水利设施在建设的时候,可能并没有经过科学的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也不一定规范,在此基础上,建设容易造成豆腐渣工程,因为原来建设的缺陷,导致新的设施也无法完全投入使用。
2.2缺乏资金技术支持
部分地区如今仍然缺乏农田水利工程的资金和技术,对农田水利工程本身的重要性认知有限。在国内一些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过程中,调查研究不足,设计中存在不规范,对于建设及基本情况掌握有限,以至于最后的工程质量不达标。这也源于施工团队中缺乏掌握先进技术的人员,技术比较薄弱,建筑材料的质量受资金限制也不高。一些地区存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标准过于低的问题,仅仅能够满足基本的灌溉条件,而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发展需要。
2.3水利工程监管机制未到位
目前,财政项目绩效评价已在国内开始使用,但依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大型项目中无法实现灵活运用。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缺乏相对完善及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无法约束相关工作人员,普遍存在人情关系情况,同时负责人没有进一步加以明确,导致在发生农田水利工程项目事故问题后,出现推诿责任或逃脱责任的现象。农田水利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没有严格落实监督机制,造成专项资金无法发挥其最大作用。
3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策略
3.1 制定完善的规划方案
针对水利工程建设的选址和整体布局,科学的规划模式有突出的优势,在施工前严格按照现有的审核标准进行。申请资料后落实,此外从施工之后,遵循先检查后验收的顺序,不断对后期的维修工作进行完善,确保该项目的长久使用。此外施工人员需要以工程质量的进一步管控作为基础,将农田水利项目持续落实,确保向农业发展的方向进行。管理人员必须及时融入到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去,对农田水利工程模式有全面的了解,在具体管理中,积极参与到各个阶段的审核中,为后续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奠定基础。
3.2加强统筹规划的能力
实行农田水利工程区域统一规划,这需要政府部门出面进行协调,由技术人员进行实地的踏勘,找到最合适的建设地点,能够满足绝大部分人的需求,尽量减少微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增加受众群体,减少浪费和重复建设。这样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选址建设的农田水利工程,在使用率上会有所提高;其次,在前期项目设计人员已经进行过实地的调研和考察,设计出来的工程会更加契合当地的实际使用情况,减少设计缺陷,更加方便农民的用水需求。
3.3加大工程管理和建设资金的投入
各地可以采用多方资金筹集的方式,敞开大门,鼓励社会资本的投入,调动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农业生产公司等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进行农田水利建设,从多个方面筹集资金,解决水利建设中的资金问题,促进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增加农业发展的后劲。例如,省级规划项目对县进行招标,招标主体可以是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民用水者协会、农业生产公司、自然人。这样可以改变现在党让干群众没意愿变群众积极干的新局面。这样,投资主体有了积极性,资金筹集有办法了,建设投资可以大大节省,工程建完非常实用,管理责任明确了,经济效益可以大大提高。
3.4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制度
在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时,应将工程建设与工程管理共同实施,并且积极参考国外先进管理机制,大力发挥农民的作用,提高农民的参与程度,建设完善的农户参与灌溉模式以及农业用水管理协会,让农民参与农田的水利工程建设以及维护。并且根据当地水资源情况以及用水量,建设水利工程或地下水库等水利工程设施,施行分散供水等供水手段有效满足当地农业用水需求。
4 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趋势
从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上看,现代化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起步较晚,农田水利工程发展可向节约化、管理现代、技术化方向发展。首先,节约化、管理现代发展,可使用低压管道输水技术进行灌溉,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具有效率高、节约用水、节省用地、投资较小、收益较高、收益性较高的特点,并使用适用生态化设计需求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技术。同时建设和管理共同使用,并让农民参与进来,这能够给农田水利工程节水节地、增加粮食产量、保证农田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提供良好的依据。其次,推动技术化发展。结合地形地貌特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难度较大,工程技术需求较高,并且应不断对科技进行创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发展集成性以及综合性主要表现在建设区灌排渠系技术、水土重构与节水工程技术、生态防护与景观再造技术、数据采集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等综合运用,这些技术贯穿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整个过程中。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时,可使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保证效益的最大化。
结语
综上所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繁杂的工程项目,其中涉及到了很多的难点和问题,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不断分析和优化,重视水利工程建设,投入更多的资金在工程建设、管理和人才中,因地制宜地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的改建和建设,推动我国水利和农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丽琴.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建议[J].农技服务,2017,(20):154.
[2]刘东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存在的不足及对策[J].乡村科技,2017,(31):93-94.
[3]刘丽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J].农技服务,2017,(2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