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瑞萍
【摘 要】为有效实施各项防护措施,预防医务人员发生感染,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对疾病及传染性认识,及早发现监控目标,加强医务人员个人在诊疗中防护。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务人员防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因2019年武汉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发现,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诊断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
1 病原学特点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 60-140nm。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2 流行病学特点
2.1 传染源
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
2.2 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2.3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3 临床特点
3.1 临床表现
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患者的潜伏期 1-14 天,大多为 3-7 天。 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将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
3.2 实验室检查
患者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可出现肝酶、乳酸脱氢酶(LDH)、肌酶和肌红蛋白增高;部分危重者可见肌钙蛋白增高。多数患者 C 反应蛋白(CRP)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正常。严重者 D-二聚体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 在鼻咽拭子、痰、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粪便等标本中可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
3.3 胸部影像学
患者早期呈现多发性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最为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
4 防护措施
4.1 充分发挥网络防控作用, 做到组织、预案、技术、人员、监视系统完善, 及时发现病人及疑似病人。
4.2 加强全院医护工新冠肺炎预防控制知识培训, 掌握防治对策。
4.3 做好急诊、门诊候诊区、病区的通风换气工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4 坚持首诊负责制,建立发热诊断室,加强分诊,减少交叉传染概率。
4.5 落实消毒隔离措施
4.5.1检分诊、发热门诊、发热患者候诊区、呼吸科门诊、急诊内科门诊、儿童病院门诊:物体表面及地面每日清洁消毒 3次,采用 1000mg/L 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或喷洒消毒。如遇血液、体液污染,应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清除污物后,再采用2000mg/L 含氯消毒剂擦拭。室内定时开窗通风,空气消毒采用空气消毒机进行 24 小时循环消毒。
4.5.2用于诊疗疑似或确诊患者的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及护理物品应当专人专用。若条件有限,不能保障医疗器具专人专用时,每次使用后应当进行规范的清洁和消毒,采用 1000mg/L 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4.5.3感染性疾病科(隔离留观病房)物体表面采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每 4 小时 1 次。如遇血液、体液污染,应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清除污物后,再用 5000mg/L 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室内空气消毒采用空气消毒机,进行24 小时循环消毒。
4.5.4其它门、急诊诊室、普通病房物体表面及地面清洁消毒每日 2 次,用500mg/L 含氯消毒剂擦拭或喷洒消毒。如遇血液、体液污染,采用2000mg/L 含氯消毒剂擦拭。室内每日开窗通风2 次,每次 60 分钟,如室内不能达到有效通风(无窗户),应采用空气消毒机进行室内空气循环消毒,每日 2 次,每次 60 分钟。
4.5.5患者使用后物品的消毒
4.5.5.1 患者使用的床单、被罩等物品,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理。
4.5.5.2.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物品,确需重复使用者,先用 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浸泡 30 分钟后常规清洗消毒或灭菌。
5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
5.1 医务人员按照标准预防原则,根据医疗操作可能传播的风险,做好个人防护。
5.2 根据传播途径,采取标准预防+飞沫隔离、空气隔离、接触隔离措施。
5.3 手卫生
5.3.1 戴手套前应当洗手,脱去手套或隔离服后,应当立即用流动水洗手。
5.3.2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医护人员需佩戴乳胶手套。
5.3.3 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先流动水洗手,再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6 防护服的使用
6.1 所有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活动期间均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门诊各诊室须做到"一室一医一患"。
6.2 预检分诊、普通发热门诊:穿隔离衣、戴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乳胶检查手套,佩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6.3 呼吸科门诊、急诊内科门诊、儿童病院门诊:穿防护服、戴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乳胶检查手套。诊疗操作中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和分泌物等喷溅情况时,佩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6.4 有流行病学史发热门诊、感染性疾病科(隔离留观病房):在隔离留观病房及采集呼吸道样本、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无创通气、吸痰等可能出现血液、体液和分泌物等喷溅操作时,医护工作者戴两层帽子、医用防护口罩外加医用外科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两层乳胶检查手套、穿医用防护服,鞋套或靴套,必要时佩戴呼吸头罩。
7 结语:
通过上述的防护,既可以减少医务工作者的感染,又可以减少患者的感染,防止疾病扩散,保护大家健康。希望广大医务人员、患者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为共同打赢这场“疫战”,回归健康祥和的美好生活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