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中
弹指初识十八年,闲来每叹事如烟。
谆谆评点今犹记,声态淳和在眼前。
注:2002年,余在鲁美首次举办个人书展,召开研讨会,初识先生,旋来已是十八个春秋矣。先生此去,何日又得领教?不觉潸然。
文章何必等身称,但得时发正义声。
沦陷谁期堪史载,搜寻款署定尊名。
注:李正中先生终身文墨相伴,文学创作始于东北沦陷之后,著有小说、散文、诗歌多部,与夫人朱缇是东北沦陷时期四对进步作家夫妻之一。为了规避检查,先生经常更换署名,成为同时期笔名最多的作家。
曾叹民国三十年,先生书作已夺冠。
辽东才子王光烈,犹羡直追赵梅庵。
注:先生善书,四十年代夺得东北冠军,但平生低调,从不张扬。书学赵之谦,更趋阔朗奔放,力拔千钧而恣肆跌宕,晚岁尤见骨力,真纯可喜,雄强自然。
神态谦和一老翁,诗文挟雨又携风。
百年不是人人有,留得风姿济世穷。
注:先生不激不励,平易淳和,虽经历悠深,但儒雅宽厚。音容常乐,形态淡然,成一代大家风范。
鸿迹偶曾留雪渚,鹤情原只在芝田。
百年鸿影随归鹤,世上今无李正仙。
注:“鸿迹偶曾留雪渚,鹤情原只在芝田。”这是正老喜欢的两句诗,语见元倪瓒的诗《怀归》,把人生际遇、情致所寄说得如诗如画。而一朝归去芝田,谁忆雪爪鸿泥?真的归去,百年亦是太短太短了!
春暖年年迎客來,石阶知趣不生苔。
老翁拄杖门前坐,今岁梨花不忍开。
注:北镇大朝阳有梨花草堂,老屋石阶,清幽古雅,阶下有百年老梨树,先生有题。主人每在梨花开时请先生小住,情景依依在目。今春安在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