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琴
(江苏省宜兴市官林医院,江苏 无锡 214251)
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剖宫产术有一定风险,产妇术前可能会产生焦虑恐惧心理,术后可长时间感到伤口疼痛,给产妇生理和心理带来不小影响[2]。为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缓解产妇伤口疼痛,我院提出将舒适性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护理工作中,报道如下。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4例剖宫产产妇,选取的54例剖宫产产妇产妇均属于足月妊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实验组27例,对照组27例中,年龄20~40岁,平均(22.1±0.89)岁;孕周37~42周,平均(37.82±1.63)周,初产20例,经产7例;实验组27例中,年龄20~40岁,平均(22.1±0.89)岁;孕周37~42周,平均(37.82±1.63)周,初产19例,经产8例,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进行舒适性护理:
(1)心理护理:术前护理人员应及时发现产妇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告知患者手术情况,缓解患者焦虑恐惧心理,使患者安心接受手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及时注意产妇及胎儿情况变化,鼓励安慰产妇,配合医生,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2)疼痛护理:麻醉药效消失后,患者腹部伤口开始出现明显疼痛,护理人员应对产妇疼痛情况进行及时观察评估,依据产妇的疼痛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镇痛措施,如播放柔和舒缓的音乐,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转移产妇注意力,减轻疼痛,药物镇痛。
(3)并发症护理:剖宫产术后产妇易发生便秘,切口感染,褥疮等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及时观察并询问患者是否出现这种状况,若出现应报告医生,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若无并发症出现,应做好预防措施,如及时伤口消毒换药,指导产妇进食新鲜蔬菜水果,术后六小时及时翻身等。护理人员可将并发症的相关知识耐心地为产妇讲解,使产妇能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4)康复训练护理:剖宫产术后第二天,护理人员应协助产妇下床活动,告知产妇下床活动的目的和好处,便于产妇配合,鼓励产妇克服身体疼痛,进行康复训练,训练应采取由少至多,由近至远的原则,即训练时间从少到多,活动距离从近至远,促进产妇生理功能更快恢复。
(5)生活干预:护理人员应定时监测病房温湿度,病房温度22-24摄氏度,相对湿度50%-60%,使其控制在产妇最舒适的范围内,保持病房安静整洁,给予患者舒适的住院环境;饮食上;叮嘱患者六小时后方可进食半流质,待肠道通气后方可正常饮食,饮食宜清淡富含营养为主,确保产妇每天吸收充足的营养和水分,促使身体更快康复。
( 1 ) 观 察 护 理 满 意 度, 从 护 理 人 员态度,技能,操作等方面进行评分,90以上为非常满意,60~90为满意,60以下为不满意,比较满意率。(2)观察心理状态改善情况,评价标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判焦虑情况,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判抑郁情况。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n,%)
实验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比较(±s,分)
?
近年来,因社会因素要求剖宫产的孕妇不断增加、部分孕妇营养过剩导致巨大儿、孕妇孕期缺乏锻炼等是导致我国剖宫产比例不断增大的主要原因。剖宫产属于手术范畴,会对产妇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尤其是产妇术后麻醉药效消失,疼痛剧烈直接影响产妇身体恢复,同时感染和出血的风险也大大提高,因此对行剖宫产产妇的护理应尤为重要,我院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将舒适护理应用于剖宫产产妇的日常护理工作中。
舒适护理主要目的是使所服务人群在生理、心理、精神上处于放松状态,改善被服务人群的不良心理状态,使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促使患者更快康复[4]。我院提出将这一护理模式应用于剖宫产护理工作中,用以达到促使产妇术后更快恢复的目的。通过对产妇心理干预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康复训练、生活等方面护理,力在达到产妇最舒适状态,消除产妇心理和生理负担[5]。本研究发现,实验组心理状况、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可见舒适性护理有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将舒适性护理的护理方法应用于剖宫产护理工作中,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