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一体化俱乐部制课程模式构建

2020-06-24 03:00杨文东朱大清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俱乐部大学技能

杨文东,何 忠,朱大清

(湖北文理学院 体育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最终阶段,在增强身体素质,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和健全人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近些年来高校体育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如: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学生在体育课上“吃不饱”“吃不了”现象突出;“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现象明显等。2002年教育部下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课程目标、设置、结构等方面给出了较为明确的指导意见,很多高校进行了课程改革,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效果总体一般。2014年教育部下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出台,两个文件均强调了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引起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然而,体育课程模式构建并不是用一种所谓规范的模式去仿效一切体育课程,我们提倡的是课程模式化的多元化,在课程模式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下,各种体育课程模式可以并存[1],任何一种课程模式都应符合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适应学校的个性化特征。基于这一理念,湖北文理学院为落实国家文件精神,推动教学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2014年开始进行大学体育一体化课程改革至2018年大学体育一体化俱乐部制课程模式初具雏形,个性化特征显现。体育课程模式构建是一项具体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对课程建设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不断优化、调整,使之更加完善。对课程模式构建从理论基础到具体实践过程进行梳理,是完善课程模式并使之达到最优化的有效方法。

一、一体化俱乐部制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运动教育论

运动教育理论强调要开发适合学生的运动竞赛,为学生提供最真实、最完整的运动经验,促进学生成为有运动能力、有运动文化素养、有运动激情的运动参与者[2]。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专注于课堂上的教和学,将完整的技术体系拆解为单个的技术动作,学生学到的仅仅是动作而不能在比赛中自如应用,这不仅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体育课的兴趣,也限制了老师对学生技术动作掌握情况的了解,“实践是验证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只有在比赛中自如使用课堂所学技术动作才算真正意义上的掌握。大学体育一体化俱乐部制课程模式构建注重体育赛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让体育课堂教学与比赛紧密结合,构建适合全体学生参与的赛事体系,提高赛事水平和学生参与度,让体育赛事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标志,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进行探究式学习,形成比赛培养兴趣、课堂指导答疑解惑、比赛检验教学成果的良性循环。

(二)情意教育论

情意教育论[3]有三点主张:首先,全人格的发展教育中,认知学习必须同情意、情感相结合;其次,内部动机是学习的基础,课程内容必须同学生的要求、兴趣、爱好相适应;再次,人性是在社会的人际关系中得到陶冶的,学生成长的核心在于同他人人格的相互作用中完成的。情意教育论的观点对大学体育一体化俱乐部制模式的启示是运动技能学习即认知学习,单纯的程序化教学忽略学生的情意发展,不利于学生的人格发展,在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把运动技能的教学与学生的情意发展(如情绪、态度、理想、价值)有机统一[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内容设置时要在遵循体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在项目选择、形式安排、方法使用上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合作式、探究式学习环境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交流的机会,让表达、倾听、讨论、总结成为成为课堂主旋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整体教育论

“整体主义”一词最早为1929年哲学家斯马茨(J.C.Smuys)在《整体主义与进化》一书中使用。1988年,米勒(L.Miller)创刊《整体教育评论》,同年出版专著《整体课程》。1990年,1991年先后召开第一届和第二届整体教育国际会议,发表《整体教育构想宣言》,明确四个基本观点[3]。该理论强调:首先,人性优先,认为学校教育先要培育健全的人,然后才是培养为社会提供生产力的能力;其次,尊重每一个人,人人都具有独特的能力和志向,拥有无限的学力,划一的考试抹煞了学习者的个性;最后,重视体验性学习,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经验,促进健康成长,而绝不能把限定的、片段的、预先嚼烂的经验作为课程塞给学生。上述三点提示我们:体育在健全人格,全面育人方面的作用必须受到重视,在一体化俱乐部制课程模式建设中应认真考量,充分发掘体育的多元育人功能;每个学生都有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都应该且必须接受体育教育,同时学生应该有自我选择的权力,不应以统一的教学内容让不同兴趣、水平、能力的学生刻板的接受,应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内容,丰富教学组织形式,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充分考虑课程学习的整体性与连贯性,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兴趣,激发热情,寻找不足,总结经验进而结合课堂教学主动探究。

二、一体化俱乐部制课程模式构建

(一)构建理念

课程建设理念是以国家教育理念为依据,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建设个性化特征课程的基本观念。建设一体化大学体育课程模式首先要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中提出的理念为依据,结合实际问题提出课程理念。据此,湖北文理学院以《纲要》《标准》及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依据,确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和“坚持锻炼,建设强国”的思想理念,整合、开发校内外体育资源,完善管理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体质、个性发展,注重体育技能形成和学生的体验,形成“课堂教学、课外练习、体育竞赛”三位一体,课外锻炼“自主、引导、强制”多元并存的一体化课程模式,促进学校全面育人体系的不断完善。

(二)目标整合

课程目标是实施体育课程标准的操作思维方式,包括分解和整合两个方面。在构建体育课程模式时要把体育目标和学校条件、学生实际相结合,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五大领域目标,结合学校实际,进行选择、整合,最终形成有利于操作的学习目标[3]。一体化俱乐部制课程模式包含“课内”和“课外”两个部分,内容虽然不同但中心目标一致,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课程目标包括的五个领域目标,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学校实际情况,最终确定以“增强体质、掌握技能、培养习惯、塑造人格”为目标,充分发挥体育课程的多元育人功能,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接受体育教育和熏陶,建立科学的运动观和健康观,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培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整体设计

大学体育一体化俱乐部制课程模式下设大学体育1~6,共六项,每项一个学分,学时为一个学期。大学体育1为基础必修课,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认识大学体育课,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兴趣爱好,正确认识自身运动技能水平,为后期参加选项体育课及体育俱乐部会员制定级做准备。大学体育2、3、4为选项必修课,大学体育5、6为体育选修课,主要为三、四年级学生开设。除大学体育1外其他课程开设的选项内容均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高级班不受年级限制直接进校运动队或由俱乐部直接管理,主要以竞赛、训练为主;初级班和中级班除参加不同层次的课堂学习外,还要完成俱乐部管理下的不同任务。大学体育1~4的成绩由课堂教学成绩和体育俱乐部成绩(“步道乐跑”、小组练习、体育竞赛)两部分组成,大学体育5和6成绩为体育俱乐部成绩(体育竞赛、俱乐部课程)。学生体育课成绩与奖学金评定及评优、评模挂钩,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与学生学位挂钩。该设计遵循技能形成规律,解决了传统体育教学中学生“吃不饱”“吃不了”的问题。尊重学生兴趣选择,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强调学生的参与过程,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教师主导教为学生求指导,着力解决学生“爱体育,不爱体育课”的问题。

(四)课内外一体化设计

大学体育由于它的术科性和学科性,在终身体育观形成上首先要解决学生会与不会的矛盾,即通常所说的“三基”教育问题[4]。根据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技能形成一般分为粗略掌握动作、改进提高动作及巩固自如运用三个阶段。传统教学虽然也是遵循这个规律,却忽略了重要的两点,一是动作的泛化阶段需要大量的反复练习,二是巩固阶段需要不断的实践检验即参与比赛。学习、练习、比赛,比赛是检验也是反馈,促进学生再学习、再练习,这是动作技能形成的良性循环,学生每周一次的课堂学习时间仅仅满足第一阶段的需要,后两个阶段需要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忽视课外时间就是破坏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这也是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原因,导致一个教学内容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反复学习还不能掌握。因此,课内外一体化设计关键在教学内容保持课内外一致,以课堂教学、课外练习、参与比赛三种形式在教学内容上形成“三位一体”。通过体育俱乐部对课外练习和比赛进行组织管理,教师指导俱乐部,信息反馈及时,教学内容统一,有效提高技能形成效果和身体素质。另外,课外练习和比赛是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对达成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有重要作用。

(五)体育俱乐部设计

大学体育俱乐部是未来中小学体育教育水平极大提高、体育运动设施极大丰富完备后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必然走向。因此,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在体育俱乐部建设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尝试和探索。在大学体育一体化俱乐部制课程模式中,体育俱乐部建设是中间环节,承担课外体育锻炼、比赛的组织管理及部分教学任务,是学生参与学校体育工作、培养体育骨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也是衔接体育教学与学生工作的中枢系统。体育俱乐部的组织机构全部由学生担任,教师参与指导,主要任务是组织、管理课外体育锻炼、比赛、俱乐部课程及专题体育课程。对会员实行等级制管理,分为准会员、初级、中级和高级会员。新生入校默认为准会员,依据个人兴趣和技能水平选择加入至少两个不同单项俱乐部,每学期结束前,学生个人向任课教师申请进行定级,最后结果进入俱乐部管理系统,进行分类、分层管理。特色工作是构建金字塔型竞赛体系,项目设置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针对不同层级会员开展形式多样的比赛活动,侧重团体性竞赛的开展,要求参赛学生必须有课外训练的经历,比赛结果作为会员定级的参考指标。

(六)学生体育综合评价体系设计

体育学习评价就是以体育课程的学习目标为依据,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价值判断,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其本质也是一种价值判断过程,是一种达到体育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5]。大学体育一体化俱乐部制课程模式重点关注学生运动技能形成、身体素质提高、运动习惯的养成及学生的参与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学生体育综合评价体系设计中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即坚持了体能和技能评定,也加入了学习态度、锻炼习惯评价,将课内学习和课外锻炼按不同比例纳入统一考核评价体系中,见表1。

表1 一体化俱乐部制课程模式学习评价权重表

(七)体育综合管理平台设计

大学体育一体化俱乐部制课程模式面向全体在校学生,涉及课内、课外两大部分,包括锻炼、活动、比赛等多种形式,大量的数据收集统计分析工作很难全部由人工完成。利用互联网进行管理将大大节省人力并提高管理效率。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校园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智能手机人手一部,利用互联网进行综合管理的条件已然成熟,根据课程模式需要进行平台建设(见图1)。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体化俱乐部制课程模式的不断优化和调整,管理平台的功能和作用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可以预见未来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提高,通过网络技术对学生的锻炼情况进行实时跟踪、监测,及时推送个性化运动处方的时代将不会久远。

三、结论与建议

1)大学体育一体化俱乐部制课程模式以人本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为构建基础理论,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和“坚持锻炼,建设强国”为指导思想,以“增强体质,掌握技能、培养习惯、塑造人格”为总目标,通过资源整合、建立完善制度、优化管理体系等手段,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以体育俱乐部的形式融为一体,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等方面效果显著。同时,有力推动了学校全面、全员育人目标的实现。

2)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俱乐部发挥着重要作用,俱乐部的组织架构、工作机制、梯队培养等直接关系到一体化课程模式的运行效果,需要在实践工作中不断的优化、调整、完善。网络管理平台的使用有效提高了学校体育管理工作效率,促进了学生身体健康,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如何更加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科学锻炼、身体健康等情况进行跟踪、监测,为学校体育工作方向调整和计划制定提供参考数据,为学生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等方面功能的开发与利用将成为“互联网+”学校体育领域的研究重点。

3)学习评价体系实现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综合考评学习态度、锻炼习惯、技能形成、身体素质等方面因素,对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理念,奠定终身体育基础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但是对如何引入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锻炼过程、进步水平等方面进行更科学、更有针对性的评价,更好的发挥学习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则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

猜你喜欢
俱乐部大学技能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