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引发粮食供应危机,不少人开始担心中国会出现粮荒。袁隆平院士一句话让全国人民放了心:“从我们目前拥有的科技水平和研究成果来说,我们是不会存在粮荒的。”
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是所有年龄段人都崇拜的“国民偶像”。他已步入耄耋之年,仍不断攀登新高,为了14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继续在田间追梦,甚至还将滩涂之地打造成水稻种植的希望之舟。他的名字,几乎每个中国人都那么熟悉。
因为和水稻有着不解之缘,很多人以为袁隆平是农民家庭出身,其实他出自真正的书香门第,父亲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母亲也是当时少有的知识女性。幼时的袁隆平出了名的自由散漫,但很有自己的想法,高中毕业报考大学时,他不顾父母的反对,定下清晰的人生选择——学农。这缘于从小的志趣。袁隆平小学一年级时,老师带他去参观了一个园艺场,园艺场让他想起卓别林电影《摩登时代》里的经典场景:“窗外就是葡萄,伸手就能摘;牛奶不用挤,自己流进杯子。”后来,袁隆平说:“心中特别向往那种田园之美、农艺之乐。”
1949年,袁隆平考上西南农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湘西雪峰山麓的湖南安江农校教了十几年书。1960年前后,他多次遇到“路有饿殍”的现象,深切体会到什么叫“民以食为天”,更坚定了自己的职业选择。其实早在那之前,他就做过一些研究。苏联生物学家米丘林的“无性杂交”学说在中国流行时,袁隆平把月光花嫁接在红薯上,种出了巨型红薯,但其种子并没有将变异遗传下来。1957年,他在《参考消息》上看到DNA双螺旋结构遗传密码研究获得诺贝尔奖,在请教遗传学专家并查阅大量资料之后,他决定用这种学说指导育种,并专攻水稻的杂交技术。
1961年7月,袁隆平路过稻田时,发现了一棵鹤立鸡群的水稻,它的穗子很大,很整齐,籽粒很饱满,而且有230多粒,是普通水稻的两倍多。他突然想到,莫非这是一株天然杂交稻?从那时起,他逐渐形成了一个培养水稻雄性不育系,产生杂种优势,带来大幅度增产的构想。
水稻是自花授粉、雌雄同蕊的作物,想要培养“人工杂交水稻”,首先要找到“天然雄性不育株”,然而这种稻株理论上找到的概率是1/5万—1/3万。1964年夏天,袁隆平开始了漫长的寻稻之旅。近半个月时间,他细查了近14万棵稻株,终于找到了第一棵“天然雄性不育株”。两年内,他和新婚妻子、学生们共同奋战,在观察几十万株水稻后,一共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水稻。
此时,国际权威科学家普遍认为,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袁隆平为争取支持,就用常规稻作对照实验,把杂交稻种在田里面,收获的时候大家都来看,结果稻谷的产量还减产5%,稻草增产60%。于是有人讲风凉话:“可惜人不吃草,人要是吃草,你这个杂交水稻大有发展前途。”但袁隆平没有放弃,他像“追着太阳的候鸟”一样,在湖南、云南、海南、广东等地辗转研究。
然而袁隆平的研究并不被看好,甚至精心培育的雄性不育株实验秧盆被人砸得稀巴烂,心血毁于一旦。随后,他将残存的秧苗藏在苹果园的臭水沟里继续培育,并将收获的种子扩种到了两分地。然而,这两分地的秧苗又被人一夜拔光。他四处寻找,发现一口水井里漂浮着几根秧苗,他一头扎了进去,捞出来5根,但是其他秧苗却全部溃烂了。怎么办呢?他便用这5根秧苗继续试验,什么也不能熄灭他对杂交水稻的热情。
在发现首株天然雄性不育株后,袁隆平与助手在4年里用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次试验,却无法让杂交稻第二代100%保持不育。直到1970年11月,转机到来。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在当地农场技术员冯克珊的带路下,在海南南红农场一个铁路涵洞附近的水塘边,发现了花药异常的野生稻。正在北京开会的袁隆平接到电报立即赶过去,确认其中一株是花粉败育的野生稻,当即把它命名为“野败”。1971年到1972年,袁隆平引导以“野败”为主要材料培育三系的全国攻关大会战。
三系法体系,是多年前袁隆平提出的培育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杂交水稻的办法。1973年,三系配套成功,用“野败”杂交得到的第一代杂交水稻种植了几万株,不育系不育性稳定。1976年,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由1975年的370多公顷跃升至13.87万公顷,完成由试验田到农田的大面积种植道路。不过,第一代杂交水稻也有缺点:选择优良稻组合的概率比较低,难度大。
对“国民科学家”袁隆平来说,随后的1988年是特殊的。那一年,他在英国伦敦获得让克奖,那是科技的春天,但寒冬接踵而至。第二年长江流域出现罕见的盛夏低温,杂交水稻产量严重下滑,很多专家认定杂交水稻研究到了穷途末路,争议四起。
面对争议,袁隆平的应对方法是:下田。袁隆平心里信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你要下田,电脑很重要,但是电脑里面长不出水稻。”下田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袁隆平后来坚持了许多年。无论是眼睛刚做完手术时,还是因肺部感染一天需要打三次针时,他都是稍有好转就到田里去了。袁隆平在田里查看成千上万份育种材料,有时一天就要看千来份。
1995年,两系杂交水稻研究成功,第二代杂交水稻在生产上应用。它的主要优点是选择到优良稻组合的概率比较高,但也不十全十美:光温敏核不育系受气候和光照影响较大。
其实不论第一代还是第二代,都已经是世界奇迹了,然而,袁隆平并不满足。1996年,他主动请缨立项研究兼具前两代优点的第三代杂交稻。目前,超级稻亩产1100公斤的第5期目标已完成。那一株幸运之稻,已演化出覆盖全国近60%农田的后代。
对水稻产量,袁隆平有孩子对待心爱玩具般的执着追求:像贪财的人有百万想千万,有千万想上亿,他就是贪产量,到了700公斤贪800公斤,到了800公斤贪900公斤……关于这种执着,袁隆平的解释是:“我好胜,想争取新的东西。”这也是袁隆平的人生信条。
这是一个秋天的情景:客厅里,几个人剥开水稻的剑叶,分头数了起来。数了三遍之后,数字确认,于是其中一个人将数字记录下来,并在数字后面郑重地写上——“记录人:袁隆平”。
袁隆平是个急性子,不论是早稻还是晚稻,只要水稻一打苞他就迫不及待地数数,从抽穗期到灌浆期,反复数,根据多天的平均数,来预测亩产量。冬天,湖南没有水稻,他就跑到海南育种基地数。50多年来,这一习惯从未间断,雷打不动。
院士的科研之路,不光有日复一日的“汗水”,更有敢于创新的前瞻性思维。2019年3月28日,在博鳌论坛召开之际,袁隆平向出席会议的国家领导人递交了关于请求设立国家海水稻研发中心的报告。领导人明确表示支持种植“海水稻”的想法。
盐碱地被称为农田的“绝症”,与作物几乎不能共存。我国的盐碱地大概有15亿亩,其中如果有1亿亩用来种植耐盐碱水稻,亩产按300公斤计算,就可产300亿公斤稻谷,可以多养活8000多万的人口。
早在2016年8月,袁隆平受邀来到青岛海边,便不顾86岁高龄,前往滩涂地深处查看土质。他还安排随行人员收集泥土样本,好回去作进一步细致的化验与研究。同年10月,院士再次来到青岛,与青岛方面签订合作协议,向世界宣布:“有信心在青岛试种耐盐碱水稻(海水稻)成功,并且有信心亩产超过300公斤。”
两年后的秋天,试验田传来喜讯:“海水稻”品种的试种亩产超过300公斤。在袁隆平的规划中,育种及栽培技术将进一步巩固提升,逐步推广。新疆、内蒙古、吉林、江苏、广东、海南等地的海边滩涂和内陆的盐碱地将成为绿色的希望方舟!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在颁授仪式上,人们注意到习总书记与袁隆平亲切地说了些什么。袁隆平事后告诉媒体:“总书记问我:‘有什么进展?’我说,我们正在向亩产1200公斤冲刺!”
如今,这位“冲刺的领跑人”已是九十岁老人了。他走路比从前慢了,遇上人多的场合,不习惯让人搀扶的他,也偶尔让人扶一把。但是,这位老顽童依旧活得像野稻一样自在。他没想过退休的事情,大家只好想方设法尽量让他不要劳累。保健医生时刻随行,备好氧气小钢瓶、应急药品,推掉媒体的采访……对于如此小心翼翼的安排,袁隆平“抗议”道:“你们不能把我当成病人看。”
不少接触过袁隆平的人评价,生活中的他随性可爱。他有“三不”,不爱拘礼节,不喜欢古板,不愿意一本正经。毕竟,他可是网友眼中实力相当强的“带货梗王袁大佬”。在网络上,他有专属表情包,是金句“梗王”,被称为“魔稻祖师”,自带“热搜体质”。光是2019年下半年,他就上了26次热搜,堪比顶级流量明星。
袁隆平的世界里,水稻并不是唯一,他的爱好特别多,除了排球、游泳、踢踏舞,偶尔还抽空练习小提琴。袁隆平英语也很纯熟,2019年6月,他在中非农业发展研究会献上了一段英文致辞,很多网友惊呼他的口语比自己强太多。
袁隆平还常常和人说起他的两个梦。一个梦是杂交稻覆盖全球,走出国门。他所在的杂交水稻中心每年会举办培训班,接待来自世界各国的农业专家,培训介绍中国杂交水稻的情况。还专设了负责推广的国际部,目前杂交水稻已推广至全球30多个国家。他的梦,正在以各种方式向全世界传递。
袁隆平的另一个梦,也与杂交水稻有关。他曾梦见试验田里的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稻穗下乘凉。他希望在有生之年,水稻可以突破每公顷18吨。
如今,有人说看到袁隆平的结穗饱满的超级稻田在田埂排开,就像仪仗队,“仪仗队呐,是部队里最漂亮的”!而袁隆平则是田间追梦的人,高产、更高产,他的梦想就在不断追逐中一步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