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明芝
核心素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们特别关注的问题,也可以说核心素养反映了小学数学教学的魂,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加强估算”是新课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改革提出的一项要求,在小学阶段分别提出了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即“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具有估算意识”。新课程认为估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的数学运用方式和行为,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和数学价值。虽然使用新课程以来,教师们在估算教学中进行着积极探索,但也存在着不少困惑,如学生的估算意识薄弱如何解决?如何根据具体情境选择估算方法?下面就结合自己这几年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做法谈一谈如何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落实核心素养的养成。
了解估算在计算教学中的地位
翻开教材,我们不难发现,估算已在数学教材的许多领域留下深深的足迹,只要我们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估算无处不在。如在数与代数领域:计算教学从一年级贯穿六年级,我们结合加减乘除的计算教学每节课都可以进行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图形与几何领域,《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長度,会估计给定的简单图形的面积,会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等。知道了估算在教学中的地位,教师就要改变估算“可有可无”的现状,把估算训练与口算、笔算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估算充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在原来教材中没有要求估算的地方也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估算,使其渗透在教学的方方面面。
重视交流,鼓励估算方法多样化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问题情境自主探索估算方法,组织学生积极地开展交流,鼓励每个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解释估算的过程,了解他人的算法,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总结估算的策略, 促使学生比较和优化。
在估算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估法:大估法,即在每个数的最高位上加一,取整十整百数进行计算;小估法,即把每个数的尾数去掉,取整十或整百数进行计算;大小估法,即根据具体情况,有的数大估,有的数小估;四舍五入法,即尾数小于或等于四的舍去,等于或大于五的便入进去,取整十或整百数进行计算; 凑估法……
不难看出,学生的估算方法充满个性,并且各自有各自的理由。老师给他们创造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交流时,有的学生的估算方法对其他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而有的学生在其他学生的启发下,又能得到新的估算方法。在交流中同学们取长补短,认识到另外视角的观点和策略;在交流时,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思维得到了碰撞,能力得到了提高。
抓住契机,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
学生虽然掌握了估算方法,但是许多学生的估算意识薄弱,有的学生只有看到题目要求中有估一估,才肯用估算,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采取适当的策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
重视估算 教师要重视估算,把估算意识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估算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将估算渗透到计算的每一个环节中。
一是教师引导学生在计算题目之前对结果进行估算。计算前进行估算,可以估计出大致结果,这样先估后算既为计算的准确性创造了条件,避免了计算的错误,又培养了学生在计算前自觉进行估算的意识。
二是教师引导学生在计算后对结果进行估算。计算后进行估算,能让学生自己判断计算有无错误,并有利于找出错误原因,及时改正,这样先算后估可以使学生获得一种有价值的检验结果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计算结果负责任的态度,一举两得。
三是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帮助学生建立估算意识。教学中,教师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适当的情境,设计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体会估算的必要性。课堂上,通过这种潜移默化地渗透,学生尝到了这种估算的甜头,从而将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意识、一种习惯,那么我们就达到了发展学生估算意识的目的。
重视积累 教师要鼓励学生总结和积累使用估算的例子。比如说:同学们去春游,租车,租船;我们去商场买东西,估一估大概要带多少钱呀等等。这样使学生既感受到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又发展了学生的估算意识。
学生掌握了科学的估算方法,并能够灵活地运用它,对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独创性都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通过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发展其核心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是一个长期训练积累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成为教学的有心人,努力去挖掘教材中隐含的估算题材,为学生积极搭建估算的平台,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进行估算,体会估算的价值,自觉形成估算的习惯,有力地发展估算意识的同时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
(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长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