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晶淼
数学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新教材让数学学科的内涵变丰富了,它不再是“数”的反复计算,而是为力求从生活实践中出发构建立体的数学,从位置与顺序到统计与分类,从几何到代数,给学生一个可以触摸的、有生命的“实体”。同时,新课程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等思想。因此,我认为,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
提供思考情境,发展直觉思维能力
众所周知,数学史上很多数学家的发现都来源于直觉思维,且众多数学家们对直觉思维在数学研究和数学发现中的作用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可见,数学直觉思维是学习数学与创造数学必不可少的思维形式。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形成直觉能力和根据直觉会问的问题意识对学生数学学习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提问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基于此,教师要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使他们凭着数学直觉敢想敢问。在教学中,对于学生萌发的各种问题,或提出的不着边际或不切主题的奇思异想,我都会以极大的耐心和诚心积极引导,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敢于发表个人见解,阐述个人评价意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
抓住认知矛盾,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教学中的情境与问题有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创设情境是为学生产生问题服务的,问题总是产生于一定的情境之中。学生在学习时总会不断地用旧知识去同化新知识,并设法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知识的顺应与同化的过程。学生在用旧知识同化新知识之间总会产生矛盾,感到困惑,生发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创设学习情境时善于抓住学生认知过程中的矛盾点创设情境,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质疑欲望。
拓展思维空间,指导质疑方法 教师要善于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符合学生实际的基础知识中,打破学生的认知平衡,引发认知冲突,从而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从三种途径发现问题,引发质疑:一是阅读发现,学生在阅读数学课本及相关文字资料时,在对文字叙述的理解、解题方法的认识、解题过程的判断及对练习题的思考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质疑。二是倾听发现,在聆听教师讲解、同学发言、课堂讨论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质疑。三是操作发现,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动手实践发现问题并提出质疑。
提供操作机会,发展空间思维能力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是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的。”动手实践操作所具有的直观性和可能性,往往可以使学生在“动”中恍然大悟,在“动”中产生联想。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把实践操作活动作为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一种方法,也要挖掘表象隐含的智能因素,利用它发展知识,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探索的精神,使学生成为主动的求知者、积极的参与者、勇敢的发现者。
实践材料的“到位”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保证 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实践操作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往往会影响数学活动的开展,决定着数学活动的深度和效率。究其原因,首先,材料有选择的空间,为制作不同的图形提供了可能;其次,实践材料有思辨的空间,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可见,操作材料的设计和使用是课堂教学大气开放、精致和谐的重要保证。
观察操作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必要途径 空间观念的发展离不开观察和动手实际操作活动。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活动会积累一些活动经验,实际操作活动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飞跃。
重视想象引导发现是发展空间观念的有效策略 在教学中,数学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再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有效策略。
设计探索性问题,发展创造思维能力
现代教学要突出“立体化”,即确保师生、生生、学生与课本之间多条通道信息的交流,使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已见,从而相互取长补短。因而,教學过程中,我不仅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倡导学生间互问互答。这样不仅能消除学生在与教师对话时可能会产生的思想顾虑,还能营造良好的提问氛围,甚至能引发学生辩论。此外,我还会在课堂上安排一定的时间,由学生提出问题,小组集体讨论或作答。这样一来,学生提问的劲头就会越来越足,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具有创造性。再有,我会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低水平的任务不可能有高水平的参与。
总之,课堂是素质教育的阵地,课堂教学的目标应全面体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标,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让我们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取得新体验、新收获,让我们在教学研究的路上继续播撒希望的种子,让孩子充分体会数学的魅力,提高数学能力,从而亲近数学、喜爱数学吧!
(作者单位: 北京市顺义区双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