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分析在居住区规划及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思考

2020-06-23 09:32郭璐阳
建筑与装饰 2020年11期
关键词:日照建筑设计分析

郭璐阳

摘 要 日照分析在居住区规划及建筑设计中起关键作用。当今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规划强排工作,通常需同时满足国家规范、地方规范强条、消防规范、日照规范等要求。日照规范作为居住区规范的强制性条文,是对其他规范的补充。在满足基本退距、消防退距要求的同时,规定居住建筑空间日照必须满足一定的时长,保证居住区的居住品质。但当下日照分析制度、规范、策略尚不完善,需引起重视。

关键词 日照;分析;居住区;建筑设计

引言

随着城市化率的进一步提高,房地产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用地日益紧张,居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趋向于高层及超高层化的密集型方向發展,日照资源与土地开发的矛盾日益突出,日照条件对居民身心健康和居住区整体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1居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概述

现代城市的功能在不断完善,但是居住功能却始终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城市规划应以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为基本前提。居住区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本质就是居民的生活场所设计,规划应以实用性和经济性为主,兼顾美观效果,一般实现的主要途径有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两种。居住区规划是建筑设计的指导,建筑设计的开展要以居住区规划为基础,依据具体的建设要求进行,设计过程必须将建筑要求和工程条件结合起来,根据建筑的不同性质和功能要求,设计出合理的建筑尺寸和样式、构造等。

2日照分析

日照分析须由规划设计甲、乙级资质或建筑设计甲级资质的技术部门采用计算机正版分析软件,根据国家标准和各地方法规对有日照要求的拟建、在建、改建或已建的建筑模拟其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大寒日或冬至日的日照情况,分析计算其相关的量化指标。通俗地讲,是建设单位为了确定拟建建筑对自身和对相邻居住区建筑可能产生的日照影响进行分析,编制《日照分析报告》。日照分析是为了保障居民享受到最低限度的“阳光”的科学工具。决定居住区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主要因素有两点:一是所处地理纬度及其气候特征;二是所处城市的规模大小。不同纬度的地区,对日照要求不同,高纬度地区需要更长的日照时间。以合肥为例,合肥夏热冬冷地区,住宅主采光面居室的日照时数,在有效日照时间带不低于大寒日2小时[1]。

3日照分析在居住区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3.1 日照标准过高导致土地资源不集约

我国国家规范对城市住宅日照的时间要求,按气候分区推行不同的日照标准。其中,全国通用的建筑日照标准日有2个,即大寒日和冬至日。按日照规范,日照时间计算的起算高度是建筑住宅的底层居住空间的窗台高度,但对于建筑住宅的其他楼层并未做明确规定。与国外相比,我国标准较高。如英国实行的建筑日照标准有4种,建筑日照应比地面各点高2m,在每年3月1日,住宅接收的日照时间应在3h左右。德国规定,住宅接收日照的时间每天不低于2h。从上述对比可知,我国日照标准较高,在城市用地紧张情况下,土地资源利用并未满足集约化要求,存在资源浪费。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需对其集约化发展路径进行研究,以提高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3.2 居住区日照分析的备案制或产生设计舞弊现象

目前,在城市各级政府规划部门中,对日照分析的审核工作主要采取审核制或备案制两种。审核制主要表现为:设计单位出具符合国家规范的日照分析报告,规划单位专业技术部门,依照现行日照规范标准对最终送审的日照报告进行日照复核工作,以部门结论为最终结果。备案制主要表现为:开发企业或建设单位委托设计单位进行日照分析工作,最终文件送呈规划部门,规划部门不对该文件进行复核,由开发企业和设计单位对日照结论的真实性共同负责。备案制由开发及设计企业进行日照分析工作,政府部门不对日照结论进行直接审查,造成日照分析工作存在“灰色地带”,使开发及设计企业送呈规划部门的备案文件中的日照结论具有一定可“造假”空间[2]。

4优化日照分析工作的建议

4.1 合理制定规划部门的日照审核制度

政府部门对项目日照分析的审核制度分审核制和备案制,在响应中央精简机构、节省开支的号召下,规划部门在精简部门的同时,宜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当地发展情况的项目建设标准。具体到日照分析层面,对备案制和审核制的运用不应出现全盘通用的情况。建议在符合城市整体控制性规划分区前提下,城市核心建设区域的日照审核工作应采取更严格的“审核制”,远城区或非重点建设区域可适当采取备案制,既确保城市核心建设区内居住区的舒适度,又实现精简政府机构的目的。

4.2 优化建筑设计

尽量选用板式住宅,它可以明显降低建筑物自身遮挡;对于建筑单体,布置上最好使其上、下或左、右尽量错开;居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进行布局的时候,应将点式住宅和条式住宅相结合;对于日照最佳角度为南偏东的情况,规划布局以建筑单体为佳;对于同一栋建筑来讲,如果其中有遮挡其他建筑的部分,可以对其进行减层考虑,但要依据经济性原则进行;对于居住区来讲,规划布局时,最好进行不同层高的建筑设计,布局形式可选择南低北高或者周边围合式、混合式等多种形式[3]。

5结束语

在进行居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时候,应重视日照分析的过程和分析报告的重要性,优化设计方案,采用多种布局形式,尽可能的进行科学的建筑设计,满足居民对于日照的基本要求,保障居民基本权利。规划管理部门对于日照问题要多加重视,对于建筑间距等影响居民日照情况的相关规范的拟定,必须结合所处地区的实际状况和区域特点综合考量。政府应重视制定更为合理的容积率、建筑密度,尽量避免日照问题引起的各种纠纷,保证居民“享受”阳光的权利,促进城市规划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田永明,王鸿,卞磊.济南市日照分析测量要点及实施[J].城市勘测,2014,(5):105-107.

[2] 李皓.关于温州市建筑日照分析现状的一点思考[J].城市建筑,2014,(6):233-234.

[3] 邱静华,钱松烽,李建勋.日照分析测量方法探讨[J].科技资讯,2014,(1):25.

猜你喜欢
日照建筑设计分析
安东尼·高迪建筑设计研究
叙事思维下的建筑设计与表达
打雪仗
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在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推理:夏日照,影子长
特别的宇宙生日照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剧院
无菌级微型双管板换热器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