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斌
摘 要 为积极适应国内外糖业发展新形势,2019年广西出台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糖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桂政发〔2019〕8号),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深化糖业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加快推动糖业“二次创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广西来宾市是我国重要的蔗糖产区之一,种植面积和产糖量位居广西第二,制糖及综合利用产值将近1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6左右,制糖及关联产业对全市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10%以上。基于此,分析蔗糖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糖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以加快推进来宾市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广西来宾市
1 来宾市蔗糖产业发展现状
1.1 甘蔗种植情况
近几年,受国际糖价的影响,糖业复苏乏力、糖企经营困难、蔗农利益受损,甘蔗种植面积严重萎缩。我国广西来宾市甘蔗面积从2013年的种植高峰期16.7万公顷缩减到2016年的10.8万公顷;进厂糖料蔗从2013/2014年榨季的1 240.12万吨缩减到2016/2017年榨季的665.15万吨,降幅46.36%,创历史新低。随着“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2017年后来宾市甘蔗种植面积逐渐回升,2018年全市种蔗面积11.87万公顷,2018/2019年榨季进厂糖料蔗896.24万吨,2019年全市甘蔗种植总面积约11.67万公顷,其中已建成的“双高”基地7.11万公顷,“双高”基地占甘蔗种植总面积的57.62%。受气候影响,预计2019/2020年榨季全市进厂原料蔗740万吨,比上榨季减产150万吨。
1.2 蔗糖生产加工情况
来宾市现有7家制糖企业(集团、公司),共13家糖厂,员工近1万人,2018/2019年榨季总日榨生产能力为9.78万吨,全市糖厂占广西糖厂总数的13.6%,占全国甘蔗糖厂总数的5.6%,平均每家糖厂日榨能力7 500 t,均高于广西平均水平及全国平均水平(广西平均水平为6 200 t,全国平均水平为4 200 t)。
2018/2019年榨季,来宾市13家糖厂全部亏损,主要原因是受国际糖价影响,国内糖价持续低迷,白砂糖生产成本高于国外食糖生产大国的成本。据2019年9月统计,来宾市白砂糖平均销售均价在5 200元/t,与2018年同期比平均销售价下降654元/t,高成本制约了糖厂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2 蔗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受种植结构调整影响,扩大甘蔗种植面积难度大
近年,广西来宾市柑橘种植面积扩增较快,对甘蔗种植影响较大,原种植甘蔗水肥条件较好的耕地有部分改种水果。今后,通过扩大甘蔗种植面积来增加总产量的手段难度越来越大,种植甘蔗已经变成农民群众最后的选择。除双高基地外,现有大部分甘蔗地都比较贫瘠,水利条件差。
2.2 种植人工成本高导致农民种植积极性下降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农业用工老龄化日益严重,40~50岁人群为农村主要劳动力,其中妇女占大部分。因而在甘蔗种植和收割的高峰期,人工成本增加,压减了甘蔗种植利润,导致农业企业、种植大户、蔗农的种植积极性下降。
2.3 机械化普及率不高
全面推进糖料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利润的重要措施。但是目前,除双高基地机械化程度较高外,大部分蔗区的机械化普及率还不高,机械收割推广难度大。而且来宾市大部分地区为丘陵地区,耕地坡度大,地块小,连片种植区少,适宜作业的农业机械也较少。
2.4 对科研重视不够
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来宾综合试验站2008年成立,每年开展甘蔗产业综合集成技术的试验示范、培训、技术服务、疫情灾情监测分析等工作。但是,试验站的工作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地方政府也没有给予配套资金支持试验站的发展,许多新品种、新技术由于没有资金进行推廣示范,没有充分发挥出试验站的作用。此外,市、县两级农业部门甘蔗种植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且人才老龄化严重,科研人员青黄不接[1]。
3 推进来宾市糖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3.1 贯彻落实好糖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
要充分利用好中央和广西对“双高”基地建设、糖料蔗生产保护区建设、糖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定来宾市糖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来宾市先后出台了《2016—2020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建设规划》《来宾制糖企业战略重组方案》《糖料蔗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积极推动来宾糖业高质量发展。此外,围绕全国唯一以甘蔗为主导的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形成“以糖为主、以特为辅、糖畜循环、产业融合”的发展格局,逐步成为“全国蔗糖全产业链转型升级引领区”“全国蔗果畜加生态大循环先导区”“广西结构调整与产业融合升级样板区”,打造一个中国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来宾模式”。
3.2 稳定甘蔗种植面积
高标准推进“双高”基地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原料蔗生产是现代糖业发展的“第一车间”。要稳定全市“双高”基地种植面积,巩固“双高”建设成果,在推进“双高”基地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各地现有资源优势,探索出“双加双带”、模块化建设、并户联营等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建设模式。同时,通过“双高”基地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突出合作社主体地位,以并户联营为主的建设模式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规划、统一耕种、统一管理。要稳定甘蔗种植面积,避免出现大增大减,巩固现有阵地,为糖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2]。
3.3 蔗与糖要有机结合,良性发展
蔗糖生产甘蔗是原料、糖是产品,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制糖企业要正确处理与蔗农之间的关系,切实维护蔗农的合法权益,保证蔗农可以提供制糖所需的甘蔗原料。此外,制糖企业也可建设原料蔗种植基地,聘请蔗农进行甘蔗种植,有计划地指导原料蔗生产,做好原料蔗供应生产计划,减少供过于求。
3.4 提高机械化作业率
1)总结推广糖料蔗机械化试点成功经验,加强农艺与农机结合,推广先进的农机使用服务模式。2)加快引进一批适用性强的大、中、小型糖料蔗种植和收获机械,因地制宜分区域推广示范,全面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3)支持和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参与糖料蔗生产全过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出台糖料蔗社会化机械化服务补助政策,通过提高机械化作业率,解放农村劳动力,降低人工成本,增加利润收入,提高甘蔗种植的整体效益。4)制糖企业要积极参与糖料蔗机械化全过程,不断改进压榨制糖工艺,主动适应机械化要求[3]。
3.5 确保蔗农增收
糖业作为传统产业,是实现农民增收、地方增税的重要产业,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保蔗农增产增收、发展壮大蔗糖产业是关键。1)要稳定糖料蔗收购价格,保障农民在甘蔗种植中得到稳定收入。2)完善糖蔗价格挂钩联动机制,制定糖料蔗收购价格时,向农民倾斜,让农民种蔗不亏本、有钱赚。3)推行订单农业,糖厂与蔗农签订订单合同,在合同中明确甘蔗收购保底价,给蔗农吃上“定心丸”。通过订单合同,既能稳定糖厂的原料供应,又可以稳定农民的收入[4]。
3.6 强化科研技术保障
高度重视甘蔗高产、高糖、强宿根性、强抗逆性品种选育,大力支持甘蔗科研工作,培育适宜来宾市种植的甘蔗良种。加大良种推广力度,加强推广机构建设,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逐步构建商业化、产业化育种推广体系。创建大数据服务平台,加强甘蔗生产全程信息化、精准化管理,为蔗农提供种植技术、农资供应、病蟲草害联合防治、金融支持等一站式专业化服务。通过高等院校加强糖业人才培养,同时注重引进国内外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学习借鉴国外糖业发展先进经验做法。为市、县两级科研部门提供人财物支持,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并保持连续性投入,让糖业高质量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5]。
3.7 加快延伸产业链条
按照“稳住糖、延伸糖、超越糖、做强糖”的思路,大力推进涉糖涉蔗全产业链转型升级。针对主导产业大而不强、附属产业在中低端徘徊、产业链不够长、规模效益低等问题,加快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提高传统主导产品白砂糖、赤砂糖的质量,提升产品档次,促使产品逐步占据中高端市场份额,增强产品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做精做深附属产业,对现有的蔗渣、糖蜜、滤泥的综合利用生产和资源进行整合,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益,增强循环发展能力。鼓励制糖企业加强涉糖涉蔗附属产品研发,促使蔗渣向生产酒精、糠醛、食用菌等方向发展,糖蜜向生物化工、朗姆酒等方向发展,滤泥和蔗叶向生物饲料方向发展,培育糖业发展新动能。做特做大关联产业,紧跟新消费需求趋势,招商引资着重围绕甘蔗醋、液体糖浆、红糖、黑糖、有机糖、巧克力、饼干等糖业关联产品精准招商。
3.8 加强糖业品牌培育
通过品牌创建,可将个体优势转化为行业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品牌聚集。各糖业集团要高度重视品牌创建工作,实施品牌提升工程,加强质量标准建设,加快推进品牌整合,培育有市场竞争力的名牌。党委、政府要加快研究制定扶持企业创建品牌实施方案,出台扶持企业创建品牌的政策措施,加强品牌宣传,加大投入,为企业创建品牌创造有利条件。广西来宾市甘蔗种植历史悠久,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2019年由来宾市农业科学院申报的“来宾甘蔗农产品地理标志”已经获得国家农业农村部认定。因此,可深入发掘打造具有来宾市特色的地方“特色名片”,保护糖业优质特色产品,提升来宾市糖业品牌整体形象,带动来宾市糖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贺贵柏.百色市甘蔗产业提质增效的对策措施探讨[J].甘蔗糖业,2019(1):55-59.
[2] 李杨瑞.广西甘蔗创新与展望[J].广西农学报,2019,34(4):1-7.
[3] 魏华.普洱市甘蔗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7(13):47-48.
[4] 段维兴.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糖料,2016,38(1):65-72,75.
[5] 王春华.广西甘蔗糖业发展态势与升级转型对策[J].中国糖料,2018(3):45-48.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