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书香浸润心灵

2020-06-23 09:32张峰
读与写·下旬刊 2020年2期

张峰

摘要: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离不开教材和课外阅读,如果能在教材教学之外,辅以大量的课外阅读,让学生获得更为多样的言语实践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指导上下功夫,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荐书目标明确、要求恰当,导读策略有新意,从整本书阅读前方法的提示,到整本书阅读中的跟进,以及整本书阅读后的讨论和延伸,让阅读真正成为孩子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关键词:读整本书;荐书目标;导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6-0112-01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离不开教材和课外阅读,如果能在教材教学之外,辅以大量的课外阅读,让学生获得更为多样的言语实践机会,那就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更能扩大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情感,发展他们的思维,因此,课标中要求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统编教材还特意设立了《快乐读书吧》栏目,将整本书阅读指导纳入到我们的教学中来,已达成语文课程的育人目标。下面我就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指导,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1.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指导的荐读目标要明确、恰当

课标中明确规定了各个学段的阅读要求:第一学段,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阶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可见,小学整本书阅读指导的核心目标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这个目标是符合儿童阅读规律的。

2.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要有新意

2.1 整本书阅读前方法的提示。整本书阅读指导课,老师们通常会让学生看封面,看作者姓名,看出版社,看插画,猜书中内容。了解作品简介,看目录,继续猜书中的内容。比如《鲁滨逊漂流记》,让孩子们看目录,猜猜鲁滨逊是怎样搭房子的,怎样生火煮食物的等等,再就某一片段,做一番分析讲解。了解书籍的相关信息是有必要的,但当学生因为导读已经产生阅读愿望时,阅读方法的指导却是一片空白,这就好比你有了极好的游泳装备,极好的游泳环境,下水后却没有游泳的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整本书阅读,我们一定要关注整本的书,特别是比较厚的书,需要较长的时间,有时候孩子会因为兴趣转移或阅读时间太长而半途而废。所以,我们要引导孩子在阅读前制定一个简单的计划,根据自己的时间确定每天什么时间阅读、阅读多少页,也可以根据自己对内容的初步了解,制定粗读和精读的内容。

2.2 整本书阅读中的跟进。

在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关注学生的阅读进程、阅读状态,及时疏解孩子的阅读困惑,探讨阅读主题。阅读的推进课是带领孩子走进深度阅读的重要途径,它可能是一次,两次,也可能是多次,有时可以是几分钟,有时又可以是一堂课,完全是根据孩子阅读的实际情况而随时调整。比如:我在跟进整本书《城南旧事》的阅读时就开展了每天一次的课前五分钟“聊聊这本书”的活动,同学们可以进行精彩赏读或话题探讨。聊书应该是一种最没有压力轻松的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参与进来,让他们感受到是自己在读书,而不是老师的任务,同时,老师若能根据自己的文化視野和认知水平,对作品进行自己的理解和解读,和同学们一起聊,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3 整本书阅读后的讨论和延伸。

讨论是整本书阅读指导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但能深化学生对书籍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持续的阅读兴趣。组织小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讨论,即班级读书会,应该从情节入手,关注学生的兴趣,关注情感的熏陶。整本书阅读,关键是整体,它同一篇课文的教学有很多不同。一本书留给学生什么印象,从这本书中能感受到什么是很重要的。在读书交流的时候,教师始终要有整体观念,不能因为个别地方的处理而忽视了整体。在强调整体感知的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阅读。整本书阅读,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又要通过细节的挖掘,牵一发而动全身,促使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

以《亲爱的汉修先生》为例谈中年级的阅读。在班级读书交流的时候,教师可首先设计这样的问题:“书的作者是谁?哪国人?”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懂得读书其实是和作者交流。对作者的基本了解也是了解故事背景的一种方法,有利于理解书中的一些内容。然后提问:“这本书中有哪些人物?你最喜欢谁?说出你的理由。”通过学生汇报,梳理出文章中的主要人物。通过说喜欢谁,了解学生对这本书的理解程度,看他们是如何看待书中人物的。让学生说理由,就是通过书中的某些情节证明自己的观点,让学生把感受最深的地方说出来。再进行交流:“书中最让你难忘的是什么?可以是高兴的、悲伤的、痛快的、遗憾的、好玩的……学生会选择不同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汇报,这样可以丰富每一个学生读书的感受。通过这样的汇报交流完成对整本书的梳理,对学生来说就是把散落在心中的信息重新进行了排列组合,形成新的更深层次的认识,建立了整本书的基本框架。这本书的结尾是这样写的:“我觉得悲伤,同时也感到很欣慰。”作者为什么这样结束这本书呢?通过这样的追问,让学生从整本书的角度思考作者成长的心路历程。最后提出的问题可以是:“这本书和其他书比较,有什么不同?”又回到一个整体,要求学生跳出书本。每一本书都有其独特之处,而这本书的独特之处更鲜明,是用书信和日记穿插的形式来写的,还有很多关于写作方法的介绍。让学生注意整本书的特点,是对语言表现形式的一种关注。再如高年级整本书阅读讨论需要经历很多个阶段,有时可以按照章节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有时候可以按照人物进行阅读,然后再回归整体进行交流和讨论。例如,开展《草房子》的读书交流,适于在通读整本书的基础上,按照人物进行交流。可以将一个人物或两个相近的人物放在一起进行交流。比如“秃鹤”和“细马”这两个人物有很多相似之处。当然,我不提倡以老师为主导的班级读书会,现在的班级读书会还要更加关注孩子的自主学习的经历。

总之,整本书阅读是学生阅读的契机,也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师在做整本书阅读指导时一定要从儿童的阅读规律出发,做到科学荐书,有效导读,让阅读浸润学生的心灵!

参考文献:

[1]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

[2] 小学教学设计2018上旬刊《小学整本书阅读指导的偏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