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舜舜
关键词:图书馆;广西地方文献;利用
摘 要:文章介绍了地方文献的内涵,结合广西地方文献的特色分析了地方文献在昆仑关战役博物馆建设、电影《刘三姐》重拍、广西多地“非遗”调查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图书馆利用地方文献提供有益参考。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0)05-0106-03
1 地方文献的内涵
地方文献是记载、反映本地区和相关地区过去与现在的自然、历史、社会现象的一切文献,包括各种记载形式,如图书、杂志、报纸、图片、照片、光盘、影片、画片、拓本、表格、传单、票据、文告、手稿等,通过地方文献可以了解一个民族和一个地区的历史沿革、地域变迁、民情民俗,堪称“一方之全史,一地之百科”。同时,地方文献是衡量公共图书馆藏书有无地方特色的标准,是了解与研究地方情况及地方人物的重要资料[1]。距今3000年左右,广西开始进入文明社会,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境内居住着壮、汉、瑶等12个世居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民族的多样性使广西在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大量优秀的地方文献。
2 广西地方文献利用的探索与实践
南宁市图书馆经过多年努力,收集了大量广西地方文献。如何充分利用这些珍贵的地方文献助力广西的政治、文化、经济建设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为此南宁市图书馆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与实践。
2.1 广西地方文献应用于昆仑关战役博物馆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1.1 签订定题服务协议并提供相关文献资源。1939年12月爆发的广西昆仑关战役是我国抗日战争的大型战役之一,正因为如此,南宁市图书馆一直把与昆仑关战役有关的地方文献建设作为重点工作之一,收集了丰富的文献,形成了明显的资源优势。为了使这些地方文献被更多的人了解和使用,南宁市图书馆主动与南宁昆仑关战役博物馆联系,详细介绍了图书馆针对昆仑关战役收集的地方文献以及相关研究成果。昆仑关战役博物馆经过认真对比、讨论后,一致认为南宁市图书馆馆藏的昆仑关战役相关资料非常齐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昆仑关战役博物馆在陈列升级改造时,主动与南宁市图书馆签订了新陈列建设定题服务协议,定题为“广西抗日战争”。南宁市图书馆对馆藏进行检索后,提供了以下文献:《广西通史》(第三卷中《日军第一次入侵广西和桂南会战》一章)、《广西通志·大事记》(《大事记》一节)、《广西儿女抗日亲历记》(白崇禧)、《收复昆仑关亲历记》一篇、《广西军事人物》(有关白崇禧、李宗仁、李济深、夏威、黄绍竑等的十几节内容)、《昆仑关史料荟萃》、《桂南会战与新桂系》、《桂南会战的有关情况》、《日本侵略军两次蹂躏广西述略》(梁师华、吴忠才)、《日军两次侵略广西罪行》(韦瑞霖)、《日军侵略广西的破坏罪行》(沈奕巨)、《勿忘国难痛史——记日本飞机对广西的狂轰滥炸》(沈奕巨)、《1945年光复广西作战概述》(沈奕巨)、《广西抗日回顾》(黄珍平)、《桂南会战日军序列史实》(区捷、黄明)、《桂南会战和昆仑关攻坚战》(杨晓安)、《第一次侵桂日军番号及经由路线》(刘树国)等。
2.1.2 为“血色雄关民族魂”陈列展提供资料收集及整理工作。南宁市图书馆发挥自身优势,配合昆仑关战役博物馆进行了布展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使博物馆新陈列如期建成并对外开放,其中的“血色雄关民族魂”陈列展展示了中国军民奋力抵抗日本侵略军的历史画面,不仅成为广大市民及国内外游客了解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和广西及南宁抗战历史的窗口,也成为广大青少年开展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该展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第一届全区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十大陈列精品”。
2.1.3 在图书馆网站设置专栏。南宁市图书馆在网站上开设了“昆仑关战役”专栏,专栏开通后,点击率呈直线上升趋势,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献上了一份贺礼。
2.2 广西地方文献应用于电影《刘三姐》重拍的探索与实践
刘三姐是壮族民间传说人物,她聪慧机敏,歌如泉涌,优美动人,有“歌仙”之誉,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享有一定的声誉,人们对刘三姐无比喜爱,有关她的故事与记载很多。每年的“三月三”是壮族地区最大的歌圩日,是为纪念刘三姐而形成的民间纪念性节日[2]。南宁市图书馆把有关刘三姐的地方文献作为收集、研究、利用的重点之一,经过多年努力,图书馆收集了丰富的文献资源。筹备重拍经典影片《刘三姐》的投资公司慕名前来寻求合作,要求南宁市图书馆提供咨询服务。电影《刘三姐》是一部以表现广西山美、水美、人美为主题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点都非常浓郁的故事片。为了更全面、真实地反映广西人民尤其是壮族人民的生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南宁市图书馆对馆藏的报纸、杂志、光盘进行了检索,并通过网络以及民间采访等渠道先后多次提供了有关壮族、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民间传说、风景名胜、居住建筑、称呼、村落风俗节庆和重大活动、地理位置、气候、文物等多种宝贵而丰富的资料,如:《彩调剧词典》《壮剧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刘三姐》《刘三姐研究资料集》《刘三姐长篇文学传奇》《刘三姐传说集》等。同时,南宁市图书馆为制片方提供全程跟踪式服务,无论制片方需要什么文献,图书馆都可以及时提供。根据需要,南宁市图书馆先后又提供了《温飘贝哲》《广西少数民族风情(壮)》,《广西少数民族风情(仡佬)》《广西少数民族风情(回)》等光盘共11张。南宁市图书馆提供的咨询服务保证了电影前期筹划工作的顺利进行,得到了投资公司的充分肯定。
2.3 广西地方文献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的探索与实践
2.3.1 南宁市图书馆助力扬美古镇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广西南宁扬美古镇始建于宋代,繁荣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自建镇到民国年间,扬美一直是近百公里范围内的商品集散地,繁荣一时,素有“小南宁”之称。扬美是南宁市明清古建筑保留最为完整的地方,保留下来的文化遗产遍布全镇,现有200多处,大多分布在古镇内的各街巷里,特色鲜明的明清民居有的还完好无损,因此得名“扬美古镇”。扬美古镇保留较为完整的景点有清代一条街、明代民居、魁星楼、黄氏庄园、古埠码头等。扬美古镇民风古朴,崇文尚德,人杰地灵。明清时举人、进士、廪生、太学士迭出。据统计,扬美镇在明清两代就出了6个进士、4个举人、30多个贡生。1996年,古镇被南宁市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扬美古镇的重要性很早就引起了南宁市图书馆的高度关注,因此收集、研究和利用有关扬美古镇的地方文献就成了图书馆的重要工作之一。经过多年努力,图书馆收集了大量有关扬美古镇的地方文献资源并进行了整理和研究,形成了独特的资源优势。为了使地方文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南宁市图书馆主动与南宁市政府相关部门联系,介绍了图书馆的资源优势以及扬美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的思路与方案,得到了南宁市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政府相关部门很快就与南宁市图书馆签订了为古镇扬美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提供定题服务的协议,要求提供该镇发展历史、人文艺术、风物建筑、地方特色等方面的信息资料。图书馆在充分理解政府的要求后,制订了准确的检索策略并将检索出的信息整理成《古镇扬美村》专题材料。2012年,扬美村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该村成为南宁市唯一入选的村落,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南宁市图书馆所做的一系列工作也得到了南寧市政府的高度赞扬。
2.3.2 为南宁市五县七城区以及江西镇三江坡(原宋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提供定题服务。南宁市图书馆后来又承接了为南宁市五县七城区以及江西镇三江坡(原宋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提供定题服务的工作。图书馆工作人员按照主题对馆藏进行了检索,查找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西卷)、《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广西卷)、《中国戏曲志》、《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广西卷)等,提供了“鲁班”“雷公舞”“僧公舞(舞蹈)”“月光光”“万紫千红迎春来”“园中果芳香(歌曲)”“邕剧”“壮族师公戏(戏曲)”“八兄弟”“大明山的由来”“太阳、月亮和星星”“小气财主(故事)”等共计4种107条;“采茶歌”“阉猪谣”“四菜一汤”“来呀碰呀”“办公人员办私”“送君抗日”“师公戏(平话)音乐”“赛龙舟”“投绣球”“打榔”等3种共计52条;“舞春牛”“铜鼓舞”“多子没见福就多”“骑箩归”“百鸟衣”“唱歌先”“采茶戏音乐”等共计7种58条。这些资料为南宁五县七城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经过努力,南宁五县七城区成功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共26项。
2.3.3 举办“广西民族遗产保护”大型公益专题讲座。为了配合南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在南宁市文化局的支持以及图书馆领导的协调下,南宁市图书馆筹划并举办了“广西民族遗产保护”大型公益专题讲座。图书馆邀请了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广西分中心主任、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个人——廖明君研究员就民族遗产保护作了精辟诠释。
3 南宁市图书馆在利用地方文献方面的创新
图书馆如何利用自身优势与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等合作,不断创新服务形式与服务内容,让文化精品、文化服务贴近群众,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新课题。以博物馆为例,博物馆收藏的图书资料侧重于历史、考古、艺术、文博等方面,而公共图书馆以“全方位开放、全公益服务、全社会共享”为服务方针,以社会化办馆为理念,以人性化的平等、免费、便捷服务为原则,形成了全方位开放的办馆模式,旨在为读者提供多层次、多元化、多形式的服务[3]。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公共图书馆往往需要和博物馆、美术馆等联手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读者的信息需求。例如:南宁市博物馆拟举办《邕垣风华——历史名人与南宁图片展》,但相关资源不足,因此,博物馆在筹展过程中向南宁市图书馆提出了提供相关资料的请求。南宁市图书馆从馆藏地方文献中精心遴选出18位历史文化名人的珍贵图文资料并进行了加工和制作,然后提供给博物馆。《邕垣风华——历史名人与南宁图片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前来参观的社会各界人士络绎不绝,引发了强烈的反响,南宁的多家媒体争相报道,给予了充分肯定。
參考文献:
[1] 尚硕彤.西北地区地方文献的开发与利用:以宁夏图书馆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18(24):251.
[2] 刘三姐的传说[EB/OL].[2019-07-03].https://www.sohu.com/a/324613847_529116.
[3] 黄鹤麟.2014年厦门文化改革发展蓝皮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186.
(编校:周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