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晓晓
摘 要:地方的发展依靠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交通等众多因素,这些因素的改变会导致地方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发展。凤阳临淮关镇在20世纪80年代繁荣一时,凭借铁路、公路和水路三大交通优势成为交通枢纽,人流量大,商业繁荣,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然而之后却一度衰落,人口流失严重,经济萎靡,空有千年古镇的美誉,却无法摆脱颓势。文章综合多方面因素,从交通、地理环境、人口等方面分析其迅速衰败的原因并对其发展展开思考。
关键词:地方发展;地方历史;城镇功能
一、20世纪的兴起
临淮关位于凤阳县境内,北濒淮河,淮河支流濠河从城镇中心蜿蜒而过汇入主河流,城镇东西两岸由濠梁桥连接,濠河、淮河水道船只往来不绝,水路交通便利,港口轮船客运量和货运量大。据《凤阳县志》记载,1985年淮河临淮关国营轮船的货运量可达4910吨,全县水运交通均依仗临淮。东大街设有航运码头,马滩也设有淮河渡口,淮河北岸五河县往往通过这两个港口与凤阳往来,商贩们一般过渡口至临淮,汇聚成集市,销售商品。因此,当时商品经济活跃,临淮关人口流动量很大。除却水路交通,铁路的发展对推动临淮的经济也起到重要作用。临淮关铁路开通甚早,“宣统二年九月,津浦铁路浦口到临淮关段开始售票通车”。另外,凤阳县城内只有临淮火车站,这就决定了临淮关在全县水路和陆路交通中的中心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310省道沿临淮关修建,公路的便捷性加强了临淮关的交通中心作用。因交通畅通,临淮的经济发展在全县处于领先地位,所以临淮关虽然是凤阳县的城镇,实际上却是全县的贸易中心,在当时对周围其他乡镇有着一定的辐射作用。
商业和交通是临淮关发展的关键,交通的便利、商业的活跃成就了这个城镇,凤阳几乎80%的商业公司聚集在临淮关。工业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曾有淮上火柴公司带动工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中,临淮关镇在民国时期与凤阳县一起设立了电报局和电报支局,凤阳县电业也始于临淮,光华电灯公司是民国时期临淮关淮上火柴公司建立的。甚至在文化活动上,临淮关镇在县内也是佼佼者,因为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施,又依赖交通优势,基督教堂、清真教堂建成后,大批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信众汇聚到临淮,而历史悠久的白衣庵更是吸引了不少佛教信徒,人口流动量增加,反过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1983年,临淮关镇分别于春节、元宵节期间两次举办全市瞩目的“水陆空灯会”,淮河上停泊50余艘满载荷花灯的船只,荷花灯在夜晚全部点亮,灯光与两岸灯火连成一片,亮如白昼,焰火冲上夜空,一派绚丽的景象,将临淮的繁华一并呈现出来。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是临淮关镇的黄金时期。
二、兴盛之后的衰败
然而临淮关在迈入21世纪后却显得冲劲不足,人口开始流失,交通中心的地位也因火车站的废弃而丢失了,县城区的崛起加速了临淮关的衰落,原本的地理优势不复存在,往来不绝的街道如今变得极其冷清,处处暴露城镇的没落。
临淮关镇衰落的主要原因有三个,分别是交通、自然灾害以及政策的变化。
交通是决定性因素,当县内交通条件发生变化,尤其是其他地区的交通逐渐改善时,临淮关的交通优势不再像以前一样明显,直接影响到城镇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临淮关交通要道的地位受到其他地区的威胁,凤阳县各个地区都在进行道路修整并快速发展蜕变,尤其是县城内部建设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道路修建完善,基础设施完备,人们可以不再依靠临淮关的水路和铁路交通,再加上学校建设也都偏向于县城内部,人口聚集地开始由县东部的临淮关镇逐渐转移到偏西部的县城,临淮关镇商业发展大都依靠个体小商户,无法与县城内规模大、投资多的店家相比,商业地位也被城中心夺走,经济发展困难。县城的崛起夺走了临淮关镇原本的发展优势,更糟糕的是,由于人口流动量大幅减少,火车站也在2014年12月停运,而临淮关赖以生存的水运港口因为人口减少,货运量、客运量严重下降,运营艰难,基本处于废弃状态,现在只用来停靠过往船只。
除了交通的影响,临淮关镇的地理位置对其发展来说是把双刃剑。临淮关虽然依靠淮河水道,水路交通便利,但是一直受淮河洪涝灾害的影响,几乎每年夏季都会因为淮河水位暴涨而影响居民生活,东部靠近渡口的街道受灾最为严重,而临近渡口的地区是商贩活跃的场所,所以洪灾对临淮关的破坏极大,尤其是2003年夏季,特大洪涝灾害几乎使全镇被淹没,对当地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后来新堤坝建成才控制住洪水,又因为濠河與淮河交汇处实施裁弯取直,水位逐渐趋于平稳。在经济发展较慢的20世纪,整个凤阳县的基础设施和建设较落后,各地深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临淮关每年夏季的洪灾对发展的破坏性并没有明显体现,而水患也没有在最佳时机得到解决,这是临淮关衰落的潜在原因。
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给国有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临淮关的国有企业大规模倒闭,大批工人失业,给当地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临淮关的发展走向谷底。
时至今日,临淮关镇成为一个发展困难、极度落后的小城镇,尽管依旧拥有安徽省四大历史名镇之一的头衔,却无法拥有与之相应的发展水平。
三、探索发展的条件
临淮关在短短的20年间从兴盛到衰落,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其发展所需的条件。
任何城镇的发展都离不开人,城镇是以人为核心的,所以“以人为本”是关键。临淮关镇是典型的交通型城镇,凭借地理位置,居交通要冲之地,由商业贸易发展起来。临淮关镇作为交通枢纽,交通的发达给城镇带来了人口,商品经济繁荣也是因为人口,衰落的表现其实就是人口流失严重,导致铁路和水路废弛。一个城镇没有新鲜血液为其增添活力,人们竞相外迁,无法带动当地的发展,人口流动数量与地方发展相互作用,只有吸引人口,当地的经济才能活跃。当地要发展就要具备吸引人口的条件,参照周边地区,凤阳县城的发展最为突出,吸引人口数量最多,它能吸引人口依靠关键的两点,一是就业条件,二是基础设施。临淮关镇因为水路和铁路交通逐渐废弛,失去了城镇本来的核心功能,又在20世纪90年代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就业岗位大幅缩减,城镇内没有大型工厂或公司。在新的城乡格局中,如何确立这类小城镇应有的经济地位,关键是要转变单纯的服务性功能,强化现代商品经济的功能特征。传统的商业功能无法带动经济,劳动力自然流失。关于基础设施建设,虽说20世纪临淮关镇的相关基础设施相较于当地其他乡镇来说比较完善,但是小城镇的建设远落后于大城市,而且城镇内的设施在数十年间没有及时更新、维修,基础设施方面投入资金太少,多年以来一直使用陈旧设备,以至于如今基础设施建设极端落后,若连水电这些生活基础的物质条件都不能得到满足,生活质量不能提高,就更不能期望在当地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并吸引人口了。
另外,临淮关镇丧失了原本的核心功能——交通功能,这就意味着这个城镇失去了发展特色,必须恢复或再次找到城镇的核心功能,增强竞争力。临淮关镇是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镇,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当地政府开始以历史文化为特色尝试宣传和推进城镇建设,试图重建文明古镇,虽然愿景良好,却没有合理的规划和治理。比如有较多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景点,但大多数都遭到了破坏,而破损的文化遗迹没有得到正确的保护和整修,甚至出现乱改乱建的现象,基础设施落后,根本不可能吸引人们前来,而且当地人口迁出的数量也比较多。2019年《凤阳统计年鉴》记录,在迁入人口方面,除了县内迁入人口与迁出人口保持平衡外,市内、省内以及省外迁入的人口甚至没有过百,人口逐渐流失,而流失的人口大多数是青壮年劳动力,留在城镇的老人和儿童居多,因此,工商业始终发展不起来。如果当地政府没有有效措施吸引人口回流,重新发展城镇只能是美好的愿望。
中国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类似,更需要结合各个地区的特征仔细斟酌适合的发展方向,如果只简单地模仿其他成功发展的城镇,并不能获得预期效果。作为小城镇的临淮关地域范围小,以前作为小商品集聚地,对周边还有一定的辐射作用,而现在对其他地区的影响微乎其微。由于地域范围的限制、交通衰落等原因的叠加,临淮关镇已经不再是周围地区的中心,但是却可以通过加强与周围的联系加快发展脚步,缩小经济发展中的差距。如果临淮关镇想要利用自身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就可以与凤阳县城的旅游文化相结合,作为古代遗址的濠州同龙兴寺、明中都皇城等建筑一樣是当地历史文化的代表,又因为陆路上两地以省道相连,所以公路交通非常便捷,完全可以借此促进临淮关旅游业的发展。
临淮关镇既然已经失去了发展的最佳时机,无法成为以前一样的“领袖”,就要抓住一切与外部交流发展的机会,而不是自我封闭。重新修建基础设施,改善交通,做好吸引人口的基础工作,作为小城镇,空间规划上相对简单,无法提供多样的功能,但是可以努力发展成为卫星城镇,接纳中心城市的扩散企业,并且通过分担一些功能,如教育、文化等功能,发展成为环境舒适、生活和市政服务设施完善、职工福利待遇优厚的工作地和居住地,从而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使人乐意迁入。要做到这一点,就又要先从整顿小镇内部入手,清理混乱的商铺、摊位规划区域,改变脏乱的环境等,然后再借助外部增强吸引力,城镇内部的整改是发展的前提。另外,2017年凤阳县已规划在临淮关镇建设临淮关淮河大桥,若能利用跨河大桥的建设重新发挥水路交通优势,相信临淮关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凤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凤阳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
[2]许玲.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3]李新建.城镇功能与中国小城镇的发展[J].人口科学,1992(1).
[4]阎小培.广州卫星城镇与母城的关系、历史背景、现实联系和发展战略[J].城市,1993(Z1).
作者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