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名园杏花楼艺术特色探析

2020-06-23 09:35程瑞钰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古典园林园林艺术南昌市

程瑞钰

摘 要:杏花楼,亦楼亦园也,灿若明珠,镶嵌古城湖中,翠如碧玉,营造幽雅清凉之境。杏花楼是江西南昌市区内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典园林,也是市区目前唯一一处明朝建筑,其因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不断兴建修缮并延续至今。文章以杏花楼为研究对象,梳理了杏花楼的历史变迁,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测绘的方法进行解读,分析了其园林艺术特点以及园林生活所反映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杏花楼;南昌市;古典园林;园林艺术

一、杏花楼的地理位置

古杏花楼,唐时乃为湖心观音亭,东望佑民寺,南眺百花洲,西瞻滕王阁,北毗建德观。现今杏花楼位于南昌市南湖北滨(南湖路29号),地处南昌四湖之一的南湖北侧的湖心岛,东、南、西三面环水,翠柳环抱,鸟语花香(图1)。

二、杏花楼的历史与发展

杏花楼自唐代而建,到元明时期,在杏花村中发现观音亭遗址。

明正德年间,宁王朱宸濠在此为娄妃筑梳妆台。宁王朱宸濠,明太祖朱元璋十七子朱权四世孙。娄妃,名素珍,上饶人,出身名门。素珍自幼聪颖善学,好诗文,通琴棋,宁王曾聘“江南才子”唐伯虎教其才能,文人雅士多慕娄妃名而来,在杏花楼或吟诗,或作画,或对弈,或抚琴。明万历年间,大学士张位回乡,将娄妃梳妆台改建为别墅,名之曰“杏花楼”,设闲云馆于园内,与门生汤显祖、刘应秋、吴应宾等人,披襟凭栏,把酒唱和,结杏花楼社。

清顺治年间,为纪念娄妃,在杏花楼西侧建因是庵。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僧人果传募捐重修,改因是庵为观音亭。亭四周碧波粼粼,荷香四溢,故民间又称“水观音亭”。

1916年,南昌同德善堂再次募捐重修,著名画家徐悲鸿等都曾流连于此。

2014年,杏花楼景区启动提升改造工程,如今杏花楼园林清幽,闹中取静,美不胜收。

三、园林营造特征

杏花楼修建后分为闲云馆、杏花楼以及漪园三大部分,其中漪园是为了满足现代人们游览需求而经过大改造的区域。从1965年与当下的对比图可以看出整体在外围经过了较大的改造,但园中主体建筑未改变,园中绿意盎然,与南湖融为一体,更有着“仿佛杭之湖心寺”“俨然南海中之普陀崖”的风光(图2、3)。

(一)园林布局

从园内空间分布上看,具体分为闲云馆区、杏花楼区以及漪园区(图4)。闲云馆区(水观音亭部分)其原先的祭祀含义更为庄重,杏花楼部分场地开阔,建筑杏花楼与莲台相对成景,与之对应的漪园景色紧凑而精致,一亭一廊、一花一木、一池一景充满了整个漪园(图5、6)。

游客首先通过石桥过水而进入园内,园林与世俗通过水相隔开来,在这高楼深院中造就了独有的一片净土。通过月洞门进入闲云馆区域,视线直达元碑亭,园内树木参天,空间布局紧凑,搭配元碑亭更突显原先的祭祀氛围。进入杏花楼区,场地开阔,仅有莲台与杏花楼相对,两侧建有半廊凸显空间更加开阔。莲台下有一处水面,栽植莲花,该水面较小,蜿蜒流淌至隔壁漪园,水面逐渐增大。与杏花楼主体园区开阔相对应,漪园景色小而精致。漪园内主景是以水池和叠石为主的山池空间,半亭与半廊,半分半离,似是独立庭院又与杏花楼区连在一起,由大园的开阔过渡到小园的幽闭,通过折桥横跨水池进入双面空廊(图7),南湖的片片湖光映入眼帘,视线又从幽闭变到开阔,整个南湖尽收眼底。漪园中的曲桥,折线的构造延长了人在行走过程中的距离,拉远了从洞门到廊的距离,展现了小中见大、咫尺山林的意境。

(二)建筑特征

杏花楼是一处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园林,楼、台、亭、廊等形式丰富多样,其中以主楼建筑杏花楼(图8)最高,作为全园主景,可俯览全园。与杏花楼形成对景的莲台,前有莲池,后接南湖,宛如引活水入园,为园内景色增添一份生气。围绕整个杏花楼一圈建有廊、台、亭、榭,均可向外观南湖之景,将园林内外之景融为一体。园内主要建筑还有闲云馆、娄妃亭、元碑亭、时雨斋等,以不同的方式纪念着在此各个历史时期发生的事件,使杏花楼成为一处集历史、人文、自然为一体的园林。

(三)营造手法

杏花楼作为处于市井内的私家园林,为避免外部的干扰,采取了内向的布局形式,但又由于特殊的环境条件,采用了内、外向相结合的布局形式。由于杏花楼南、东、西三面临水,因而部分建筑取外向布局形式。

造园巧妙借南湖之景,引水入园,与苏州沧浪亭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四周筑双面空廊、亭榭观园外之景。全園三面环水,北侧经小石板桥与入口相接,可谓四面环水,将南湖之景全部纳入园内。

与此同时,杏花楼位于南湖中心湖心岛,成为视线焦点,沿南湖四周看向杏花楼,均有不同的景观效果。作为看的主体,杏花楼整体上与对岸的牌坊隔水相望,互为“对景”,与此同时牌坊也起到了“框景”的作用,将杏花楼的整体美景纳入其中。杏花楼内部入口通过月洞门可看到元碑亭,形成“框景”,杏花楼与莲台互为“对景”(图9)。

在植物使用上,园中巧妙运用植物,通过丛植、群植、对植等多种手法,将园内空间分割开。闲云馆部分大树参天,营造严肃封闭之感,杏花楼部分开敞通透,利用树池栽植,漪园部分植物种类繁多,与水景、叠石相搭配,营造咫尺山林的意境。

四、诗文著作

诗文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起到非常大的艺术作用,促使园林景观升华到意境审美的高度,也是对历史文化的沉淀。杏花楼的诗文著作主要体现在张位别业阶段,此时的杏花楼是一处著名的文人园林。其中,汤显祖曾多次来到杏花楼,与张位及其他友人相聚,有《上巳杏花楼小集》《丁未上巳,同丁右武参知、王孙孔阳、郁仪、图南侍张师相杏花楼小集,莆中蓝翰卿适至,分韵得楼字》等诗。

在明代,南昌文人多喜欢结社共赏美景,切磋诗文。汤显祖晚年曾主持滕王阁社,明末新建人陈弘绪曾主持杏花楼社,此时的杏花楼社与滕王阁社齐名。兴趣相投的友人来此,在杏花楼上,一起作诗词歌赋,一起酌酒听歌,一起赏山水之色,留下不少诗词佳作。

五、结语

杏花楼历经多朝多代依然保存完好,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南昌市区内目前唯一一处明朝建筑,现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园林景观经历多次修建,营造手法更加娴熟,更具有古典园林的韵味。本文结合历史诗文记载与当下园林景观描写,分析了这一处成熟的古典园林营建,对丰富南昌古典园林研究有着较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陆蔚,俞兆鹏.南昌杏花楼历史文化漫谈[J].南方文物,2005(4).

[2]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3]黄萌,钱萍,高丽琴,等.豫章名园:南昌杏花楼植物配置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2012(2).

[4]汤显祖.玉茗堂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古典园林园林艺术南昌市
模拟成真
江西南昌市1169个建制村实现通客车
考了个大的
得造天物 皇家园林艺术
吃两个
现代园林艺术·微物志·定制与体验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精神对当代园林设计的启示
浅谈园林艺术
李渔文学创作与园林艺术研究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