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深度贫困区的脱贫故事

2020-06-23 09:35马力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色拉和田易地

马力

2020年5月18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郑传玖从家乡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动身,前往省会贵阳,与贵州省代表团一同赴北京参加全国两会。

出发前,他特意来到位于县经济开发区的公司厂房,查看并询问当天吉他发货情况。随后他在微信朋友圈写道:“感谢国家,全球疫情这么严重,我们每周还能运出发往世界各国的货。”

产业带动脱贫

郑传玖所在的正安县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的大山深处,是中国最大的吉他生产基地。这里有27家吉他知名生产企业,年产销吉他600万把,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正安吉他产业在2020年3月初就已经复工,但到了3月底,园区内的30家企业却又面临停工。原来,随着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国外大部分没有取消的订单都提出了无限期推迟发货的要求,让这些吉他生产企业处于两难境地。“如果延期3个月,我们就要囤积15万把吉他,几千万周转资金全部要压在货物上,没有周转资金,企业就要垮掉。”郑传玖说。

危急时刻当地政府出面,帮企业化解了困难。“这些企业不能停,一旦停了,对我们全县脱贫攻坚是致命的打击。”正安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孟喜说。2020年3月,正安县刚刚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而吉他产业是县里的重要脱贫产业之一。在正安吉他产业链上,有72家生产和配套企业,涉及14000余人就业。

为了稳住产业鏈,稳固脱贫成果,正安县政府决定在2020年4–7月,为吉他企业提供一系列金融支持,包括提供政府担保、政府贴息等扶助政策。此外,吉他园区还自掏腰包为正安吉他在国内进行招商,对接电商平台,扩大线上市场。

有了政府帮扶,企业也没有坐等。他们通过直播带货、组织线上全国吉他弹唱大赛等营销形式拓宽销售渠道,全产业链都在“危”中寻“机”。“目前,正安大大小小70多家吉他相关企业,依靠不断增长的国内订单已基本实现满负荷生产。随着疫情的逐步平稳,外贸订单也逐步恢复,并且已经陆续开始发货。”孟喜说。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产业链造成的影响,正安当地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扛住压力,保住了就业,保住了生产,巩固住了脱贫成果。

发展产业是脱贫的根本之策。目前,中国贫困人口中有92%参与了产业扶贫,已脱贫人口中有72%得到了产业扶贫政策的支持。在52个尚未摘帽的贫困县,已发展主导产业122个,有效带动300多万贫困群众,人均增收超过1700元人民币。

搬得出 稳得住

5月13日一大早,阿土列尔村的村民某色拉洛和妻子吉克金牛便把搬家的行李收拾好,吉克金牛还特意穿上了彝族传统服饰,戴上了过节才会佩戴的耳环,她要漂漂亮亮地搬进位于县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新家。此次村里共有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44人陆续搬出了世代居住的大山。

阿土列尔村坐落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海拔1700米的狮子山上。村民进出村子都要攀爬落差800米的悬崖,因此被称为“悬崖村”。2015年,阿土列尔村孩子上学攀爬藤梯的视频引起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悬崖村”由此走进人们的视野。“因为路不好走,这里的孩子在山下上10天课,放5天假,上学放学都要由家长接送,每次下山上山都要沿着崖壁攀爬。悬崖上能下脚的地方不到手掌大。”昭觉县支尔莫乡乡长、阿土列尔村第一书记帕查有格介绍,村里的小孩基本都要到9岁左右才能上一年级,“因为太小的孩子,即使在家长的帮助下,也无法下山”。

为让孩子们下山求学的路更好走,2016年,州县两级政府为村子修了坚固的钢梯,在山上建起了幼儿园。村民在政府的引导下,还搞起了乡村旅游。“虽然钢梯建起来了,但进出村子仍旧不方便,娃娃到山下上学每天仍要攀爬悬崖,我们背运生活物资仍旧费劲。”某色拉洛说。

易地扶贫搬迁将彻底改变这里贫困群众的生活。阿土列尔村共有164户村民,此次搬迁的84户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根据每人25平米的易地扶贫搬迁标准,在搬迁安置点,某色拉洛一家四口分到了100平米的新房,屋内床、餐桌、衣柜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某色拉洛的两个孩子可以就近入学。“孩子们再不会像我们一样土里刨食,吃尽没有文化的苦了。”某色拉洛一家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充满期待。

“搬进县城后,孩子们会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青壮年可以选择在县城就业,也可以在悬崖村继续他们的产业,从事旅游接待;留在山上的人,政府会在发展旅游产业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让山上和山下的群众都能安居乐业。”帕查有格介绍说,某色拉洛已经在县城的建筑工地找到了一份工作,爱人在家门口的餐馆打工。

搬下山是第一步,到新环境后的生活问题更为关键。“安居的基础上解决好就业问题,才能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防止返贫,逐步致富。”凉山州副州长、昭觉县委书记子克拉格介绍,像“悬崖村”村民一样,昭觉县今年将有超过1.8万名贫困群众陆续搬进新家。目前安置点周边已启动建设十多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将安排贫困群众就近务工,以产业发展带动就业,解决大部分贫困群众增收问题。另外,针对一些劳动能力不足、外出务工有困难的群众,全县还开发了5000多个公益性岗位。

“悬崖村”所在的昭觉县,属于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目前全县还有55个贫困村、3.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子克拉格表示,将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带动等形式,有效解决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问题。

随着“悬崖村”的搬迁,截至目前,四川省总规模达136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已接近尾声。今年,中国将有960多万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搬迁摆脱“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困境。

直播带出乡村“云经济”

5月10日,在新疆和田市商务和工信局挂职的北京援疆干部王涛,带着和田的优质农产品参加了在北京海淀区举行的一场消费扶贫直播活动,他挑选的玫瑰馕、玫瑰酱等成了现场直播活动的“爆款”。“直播持续了90分钟,观看人数达到了50.5万,网友点赞达7.8万次。”王涛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1-3月,和田农特产品线下销售呈断崖式下滑。北京的这场直播带货,让他看到了互联网经济的强大。回到和田,王涛也得到了几家扶贫企业的反馈。企业负责人高兴地告诉他,直播带货效果明显,销售额同比上涨了20%。

针对和田地处中国西部偏远地区,直播带货物流时间长,运费成本较高的短板,王涛组织企业和当地邮政协商,得到有效解决。

“政府找主播,找平台,安排物流,企业只需要提供样品就可以了。”在和田,直播带货由政府“包办”,深受企业的欢迎。“直播的目的不单纯是卖货,还打造了和田品牌。和田距北京4500公里,而网络直播拉近了和田与北京的消费距离。”王涛说。

直播带货,让贫困地区的农产品销售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疫情期间,中国贫困地区的农产品通过一块块小屏幕,卖向了全国。全国上万间蔬菜大棚、扶贫车间变成直播间,市长、县长、乡镇长纷纷带货。目前,直播带货已成为消费扶贫的重要方式,让扶贫产品销售找到了点对点的出路。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扶贫协作与支援合作研究中心负责人石龙学认为,直播带货有力带动了中国农产品线上销售的“云经济”,除了做好农产品的品质,在直播间之外,各地还需要畅通贫困地区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形成一种长效的带货机制。

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了3975亿元人民币,比2016年增长了1.5倍。截至目前,全国农村网商突破1300万家,吸引了一大批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返乡创业,源源不断的人才回流,为地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增添新的动力。

猜你喜欢
色拉和田易地
铜鼓县:以“四真”提“四感” 高质量推动易地搬迁后扶工作
美是色拉的第一要素
我和妈妈的和解
小当家之制作水果色拉
抚州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易地扶贫搬迁将投入6000亿元
怪城
绿色的色拉米香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