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淑惠
(洛阳水利勘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河南 洛阳 471002)
随着工业化发展,部分河流常年排污,导致河道宽度变窄或淤泥增加,水质变差,因而河道治理在我国许多河流中逐渐开展规划[1-3]。河道治理不可避免会造成原有岸坡的开挖扰动,对岸坡稳定性是一定挑战,许多水利工程师认为岸坡稳定将很大程度提升河道治理效率,因而针对岸坡安全稳定性分析研究具有重要作用[4-6]。一些学者通过模型试验,探讨岸坡失稳临界状态,提出防止岸坡失稳的措施[7-9];当然部分学者采用理论分析手段,结合现场岸坡监测数据,分析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时预警岸坡失稳[10-12];数值分析作为高效率计算手段,在岸坡稳定性分析中,纳入工程实际资料,基于不同工况条件,获得岸坡安全稳定系数,为准确评价岸坡安全状态提供重要理论参考。
洛河在河南流域面积超过12 000 km2,河道宽度维持在200~450 m,周边植被覆盖性较好,水土保持还较理想,但在洛宁区段由于垦荒过度导致岸坡上泥土冲入河流中,该区段内洛河含沙量急剧增大,根据断面监测表明,最大含沙量达75 kg/m3,雨水季节沙量监测值可达到630万t,泥沙粒径以0.17~0.35 mm为主。目前洛河流域内共建设有数量较多的中小型水库,其中以故县大型水库容量为最大,达11.75亿m3,水库防洪坝体达到120 m高,径流量超过13.00亿m3,承担着区域内防洪灌溉以及调控水位的重要作用,另还修建有小型水电站,装机容量6 kW。由于近几年工业不加节制发展,洛河河道常年淤积较严重,通航困难,甚至由于泥沙过多冲击小型水电站,导致需要停机维护,河流内水流暗涌较多,水生态系统破坏较严重,为此,洛河管理部门考虑对河道进行整治维护。设计部门在走访调研过程中发现,流域内部分河道岸坡已出现较严重渗漏以及坡身防护混凝土被冲蚀,岸坡稳定性受到极大挑战,为此针对河道治理过程中岸坡安全考虑,需分析岸坡的渗流与安全稳定性。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得知,下游河道治理所遇到的岸坡岩土体大都以黏土以及砂土为主,黏土厚度分布较薄,最薄处仅为1.5 m,平均含水量为22.1%,渗透系数较低,室内土工试验表明大部分黏土渗透系数均在1.63×10-4cm/s以下;根据不同粒径分布,砂土在岸坡内分布有粉细砂与中粗砂,其中粉细砂地基承载力较高,厚度最大可达22 m,局部地区夹有粒径较小的卵石,卵石成分与河道内出露岩性基本一致,中粗砂土强度属各土体中最高,埋深达到基岩层。另在岸坡表面有人工堆筑层,以泥质砂土以及部分粒径为2~4 cm 的砾石组成,级配良好,部分区段处强度较低,因而岸坡顶部出现局部塌落等现象。
本文将借助有限元软件,多次迭代计算,研究岸坡安全稳定系数。
以洛河洛宁区段某处岸坡为典型代表开展分析,根据地质剖面调查获得基本几何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岸坡剖面几何示意图(单位:m)
利用COMSOL数值软件,创建岸坡数值模型,如图2(a)所示,各岩土体参数以前文所述工程地质资料作为计算基础,划分出三面体网格单元,共获得326 925个单元,节点数246 782个,其网格划分后模型如图2(b)所示。
渗流边界约束条件与水位有关,岸坡滑动约束条件与土体受力有关,水力与受力边界条件示意图如图3所示。
图2 数值模型图
图3 施加边界条件示意图
图4 岸坡内流场水压力分布云图(不同水位)
2.2.1 不同水位
以三种工况分别为水位4 m、5 m、6 m开展河流水位对岸坡稳定渗流影响分析,所获得岸坡内流场水压力分布云图,如图4所示。从图中可看出,水压分布整体上从坡顶至坡底部逐渐增大,其中水位4 m时最大水压为148 kPa,水位5 m时最大水压相比增长了4.7%,达到155 kPa,而水位6 m时相比前者又增长了11.2%,达到168 kPa,即水压值随水位增大,逐渐增长。从水压分布及浸润线形式来看,所有浸润线均呈水平状态,与河道走向一致,另由于本文在计算时考虑岸坡内土体处于饱和状态,因而水位以上该部分土体水压力值应为0,随水位增大,该部分分布范围面积逐渐减小。
在获得不同水位水压分布基础上,计算出坡内等效有效应力分布,如图5所示。从图中可发现,等效应力在坡身内分布特征与水压分布具有一致性,均是从坡顶至坡底部,逐渐降低,最后集中在坡脚底部区域;而坡脚底部应力分布集中区域随水位增大,分布面积有所扩散,但经计算发现水位4 m时应力值为80 kPa,而水位5 m时降低了1个量级,仅为7 kPa,水位6 m与5 m时应力集中最大值基本一致,即随着水位增大,由于应力集中分布范围有所扩散,但应力集中值并未增大,对渗流运动威胁是逐渐减弱的。
图5 等效有效应力分布
2.2.2 不同降雨工况
不同降雨强度势必对坡体内渗流场影响性具有差异性,因而考虑以不同降雨强度作为外界荷载变量,分别设定常规降雨强度5 mm/d、20 mm/d 及强降雨强度150 mm/d、250 mm/d四个工况,并假定土体在降雨工况下均为非饱和状态,河道水位均统一设定为4 m。
图6为不同降雨强度下岸坡内水压分布云图,从图中可知,在常规降雨强度下,坡体内水压分布形态基本一致,最大水压亦基本接近,降雨强度5 mm/d、20 mm/d时最大水压分别为173 kPa、181 kPa,最大水压仍分布在坡脚底部;降雨强度增大,坡顶部表面土层水压力分布稍有所增大,但由于常规降雨强度增大还并未显著,因而仅在坡顶表面处呈现部分土体内入渗强度增大。当处于强降雨强度时,与常规降雨下的应力集中小范围分布不同,强降雨强度150 mm/d时坡底部水压力增大显著,呈条状分布,且贯穿坡底部直至河床边,当出现250 mm/d降雨强度时,此时坡表面水压力基本与河道水流表面水压一致,即边坡安全性处于失稳状态。
图6 岸坡内水压分布云图(不同降雨工况)
图7 流网分布云图(不同降雨工况)
图8 岸坡安全稳定系数时的位移(不同水位)
图7为岸坡内流网分布云图,从图中可发现,在常规降雨强度下,岸坡表面流网线间隔还处于较均匀状态,常规降雨强度5 mm/d、20 mm/d下的流网分布基本一致,即入渗在岸坡内部还处于较为稳定,且坡体内部流线均具有一定分布均匀特性,流速较小,常规降雨强度下最大流速仅为5.8 cm/s。强降雨强度时坡顶表面基本处于流线集中,逐渐往坡体内部发展,即坡顶表面入渗性较大,流速亦较大,最大流速是常规降雨强度下的6倍,达到30.8 cm/s,此亦于水压分布有所类似,岸坡渗流处于失稳状态。
2.3.1 不同水位
从不同水位下岸坡安全稳定系数计算来看(图8),随着河道水位增大,安全稳定系数降低,水位4 m时安全稳定系数为1.686,当水位增大至6 m 时,安全稳定系数降低了27.3%,达到1.216,即水位增大,边坡愈危险。分析表明,在河道水位增大时,坡体内土体有效应力逐渐降低,抵抗边坡倾覆力得到减小,坡体发生滑动性增大。从图8中各安全稳定系数下的位移来看,发生较大位移变化的为坡脚底部区域,在水位4 m时位移量为0.33 m,当水位增大至6 m时,坡脚位移量显著增长,达到0.58 m,即水位增大,促进位移增长。分析表明,当河道水位增大时,坡体较多区域均处于水位以下,此时水流运动对土体冲蚀及裹挟岩土体的能力均得到增长,坡体完整性受到挑战,故岸坡愈发倾向于危险,但从整体来看,三个水位下安全稳定系数均超过1,即均是处于安全状态。
图9为不同水位时岸坡内滑动体分布,从图中可发现,三个水位工况下的滑动体均分布在坡体内部,且随着水位增大,滑动体倾向于外侧坡面,即水位增大,导致滑动体发生移动,倾向于易于滑动区域。
2.3.2 不同降雨工况
图10为降雨工况下安全稳定系数时的岸坡位移云图,从图中可看出,最大稳定系数为降雨强度5 mm/d时,达到1.52,岸坡内处于较为安全状态,最大位移集中在滑动面处,达到0.23 m,常规降雨强度为20 mm/d时,安全稳定系数稍有所降低,为1.35,滑动面内位移分布与5 mm/d下并未发生较大变化,但滑动面附近坡体内位移值有所增大,从5 mm/d下的0.05 m增大至0.15 m,即降雨造成滑动体带动周围土体位移值增大。从4个降雨强度工况下安全稳定系数变化曲线可看出(图11),强降雨强度下岸坡稳定系数逼近于1,危险性大大增加,应而考虑地区河道治理过程中所遇雨季,因对岸坡进行防渗加固,增强岸坡稳定性。
图9 岸坡滑动体分布图(不同水位)
图10 岸坡安全稳定系数时的位移(不同降雨工况)
图11 安全稳定系数变化曲线
针对洛河治理工程中的河道岸坡,利用COMSOL有限元软件,引入渗流分析与强度折减法稳定系数计算理论,研究了不同工况下岸坡渗流与安全稳定性,获得了以下几点结论与认识。
(1)研究了不同河道水位下岸坡内渗流特性,水压分布从坡顶至坡底部逐渐增大,水位6 m的最大水压相比于4 m时增大了11.2%,达到168 kPa,浸润线均呈水平状态,与河道走向一致;等效有效应力集中在坡脚底部,随水位增大,分布面积扩散,但量值降低。
(2)研究了降雨工况下常规降雨强度时坡体水压分布基本一致,降雨强度5 mm/d、20 mm/d时最大水压分别为173 kPa、181 kPa,坡体流网分布呈均匀特性,流速较小;强降雨强度时坡脚底部水压力增大显著,呈条状分布,最大流速是常规降雨强度下的6倍,达到30.8 cm/s。
(3)获得了不同水位下岸坡安全稳定系数与河道水位呈反比关系,但坡脚处位移量与河道水位呈正相关,水位6 m相比水位4 m时降低了27.3%,仅为1.216,而水位6 m时坡脚位移量相比水位4 m增长了75.8%,达到0.58 m;水位增大,滑动体愈倾向于外侧坡面。
(4)获得了降雨工况下最大安全稳定系数为降雨强度5 mm/d时,达到1.52,降雨强度增大,会降低岸坡安全稳定系数,强降雨强度下岸坡稳定系数逼近于1;滑动面附近坡体内位移值随降雨强度增大而变大,从降雨强度5 mm/d下的 0.05 m 增大至20 mm/d的0.1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