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春艳
(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吉林 吉林 132022)
在肿瘤化疗患者治疗过程中,PICC的优势显著,主要包括避免反复穿刺、保留时间长等。但是在患者化疗期间中,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并不理想,对后续治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对于居家护理而言之,主要是指家庭成员在住所中,对其患病亲属进行照顾。在患者疾病照护中,家属发挥的作用比较显著,但是研究表明,诸多家属对PICC相关护理知识和技能需求比较高,已经超过90%。
研究对象主要选取80例PICC肿瘤患者,对照组男女分别为20例、20例,最低年龄为22岁,最高年龄为78岁,平均年龄为(48.47±6.41)岁。干预组男女分别为22例、18例,最低年龄为22岁,最高年龄为76岁,平均年龄为(46.41±6.15)岁。在纳入标准中,恶性肿瘤为其病理诊断[1],并且均定期接受化疗。如果患者伴有静脉炎和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应予以排除。
对照组行传统健康教育,在治疗结束前,PICC专科护士应借助专业操作示范,将导管维护指导落实到位,并将相关注意要点等告知于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再行居家护理为干预组,具体来说:
1.2.1 成立居家护理小组
在成员构成中,主要包括护士长、PICC维护负责人、社区护士等,小组成员应介绍PICC导管相关知识,并定期开展导管维护流程培训,在化疗结束后,开展考核。
1.2.2 培训过程
对以往病例中出现并发症图片进行展示,将患者和家属的院外维护过程的重视程度提升上来,并对并发症要点进行明确,在化疗结束前,对PICC相关并发症自我观察能力进行评估,考核分数在80分以上,为及格。
1.2.3 建立三级管理档案
加强三级管理网络的构建,其构成主要包括小组成员、家属以及社区护士等,在出院后,患者应将档案转交给社区护士,PICC维护人员与社区护士应保持密切的联系,将患者病情和置管情况等交接工作落实到位,指导社区护士定期进行会诊,为充分了解患者信息带来便利性。
首先,自我护理能力。各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2],分数越高,代表自我护理能力越高。其次,并发症情况。在干预后,小组成员应对患者的穿刺点渗液、静脉炎等导管相关并发症情况进行检查。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n),百分数(%)表示,x2检验,当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在干预后,干预组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如表1所示。
表1 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对比(±s)
表1 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对比(±s)
组别 n 自我责任 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 总分对照组 40 27.14±4.38 22.39±4.64 21.55±3.85 70.39±6.35干预组 40 28.95±4.30 24.16±4.29 24.16±4.07 78.98±6.89 t 2.95 2.38 3.95 6.84 P<0.05 <0.05 <0.05 <0.05
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为35.00%,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通过居家护理,对于留置PICC肿瘤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改善具有很大的帮助,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首先,借助系统化导管知识培训和考核,可以正确认识导管相关信息,将导管维护依从性提升上来,确保自我护理能力的稳步提升。其次,居家护理,还可以对PICC相关并发症予以控制,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居家护理的实施,有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形成,并将自我护理能力提升上来,将并发症的出现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