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妍
(昆明同仁医院,云南 昆明 650228)
心肌缺血属于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表征包含心肌代谢异常、心电活动功能异常、左心室活动异常、心肌灌溉功能受阻等症状[1]。目前CAG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其有一定创伤性,为减小患者的创伤,同时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性,本次研究着重观察动态心电图与运动平板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我院诊治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70例作为研究样本,男女例数之比39:31,年龄59.29±3.28岁。所有患者无急性心肌梗死、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等情形,能耐受相关检查。
所有患者停止服用对检查有影响的药物5天,予动态心电图检查及运动平板心电图检查,随后行CAG检查并将其结果作为参照标准。动态心电图检查采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仪记录患者24小时的心电活动,记录日常活动情况、症状出现的起止时间;运动平板心电图用运动平板仪应用Bruce方案进行试验。冠脉造影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进行血管造影。
探究两种检测方式ST段异常检出情况与CAG结果对照后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敏感度及特异性。阳性标准:动态心电图:2个以上导联ST段出现下斜或水平性下移>0.01 mV并持续1 min以上,有2次发作并间隔时间在1 min以上;运动平板心电图:试验终点为患者达到目标心率、要求停止检查或血压下降10 mmHg以上、患者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或心绞痛。在运动中、运动之后2个以上导联ST 段发生下斜、水平性向下移动幅度> 0.1 mV、持续的时间>2 min;冠脉造影:患者1支或多支动脉的狭窄超过 50%,表明检查结果为阳性,若冠脉狭窄不超过50%,则为阴性。
统计分析软件选用SPSS 20.0,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数据的表现形式为±s;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数据的表现形式为率。P<0.05认定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阳性检测率为76.74%(33/43),阴性检测率为51.85%(14/27),敏感度为71.74%(33/46),特异性为58.33%(14/24);运动平板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阳性检测率为88.89%(40/45),阴性检测率为76.00%(19/25),敏感度为86.96%(40/46),特异性为79.17%(19/24)。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阳性检测率、阴性检测率、敏感度及特异性均超过动态心电图(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种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对比
近年来,心肌缺血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原因为患者的冠状动脉存在阻塞或狭窄情形,致使心肌细胞的血供能力受阻,引发缺血现象,通常在心脏负荷增加时发病,而运动平板试验正是通过逐渐加大患者运动量,增加心脏负荷,加大心肌耗氧量,诱发患者发作心肌缺血或心电图异常,从而诊断患者是否存在冠心病心肌缺血,此外运动平板试验对确诊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还可进行危险分层以指导治疗决策,判断预后风险[2],临床使用价值较大;动态心电图检查是24 h不间断地监测患者心电图的变化情况,在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可实时监测患者ST段的波动情况,及时捕捉ST波段的异常波动,但仅是监测日常轻度或中等量活动造成心肌缺血,从而阳性检出率容易降低。本次研究显示:运动平板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阳性检测率、敏感度、特异性与动态心电图的相比,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运动平板心电图在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阳性检出率、诊断敏感度及特异性均高于动态心电图,且临床运用前景更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