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红
(韶关市核工业四一九医院 广东 韶关 512028)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其主要发病机制为心肌供血严重不足,且持续时间较长后机体出现的心肌坏死症状,是心血管疾病代最典型的一种疾病,发病后以心肌供血不足、胸痛为主要临床症状[1]。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等典型特征,发病后,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对其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病情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本文为了深入探究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选取了2018 年6 月至2019 年5 月在我院收治的4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如下:
选择2018 年6 月—2019 年5 月本院接受治疗4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男12 例,女8 例,年龄48~75 岁,平均(56.9±7.8)岁。观察组男11 例,女9 例,年龄47 ~76 岁,平均(57.3±7.4)岁。此次研究已经取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已经签字表示自愿意参与研究。两组性别、年龄与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临床对比价值。
纳入标准:全部入选患者均经心电图检要与相关的临床检查确诊为突发性心肌梗死;患者及家属均明确知道心血管内科治疗的具体内容。
排除标准:所有患者均已排除患有其他严重心脏疾病者;患有其他器官功能严重障碍者;精神认知方面存在异常;患者有血液系统疾病者;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神经系统存在功能性障碍者。
所有患者在入院之后均安排卧床休息,同时给予镇痛、镇静、吸氧以及持续心电监护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0328;生产厂家: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治疗,以静脉泵入的形式治疗,每分钟0.2g/kg,持续治疗36h。
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氯吡格雷片(国药准字J20180029,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进行治疗,每次口服75mg,每天一次。此外,结合患者具体的病情变化,适当给予硝酸酯类药物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治疗。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定,标准如下[2]:经过治疗,对患者行心电图监护、心脏功能指标检测以及血常规检查均显示各个指标正常,心电图ST 段低于0.13mV、T 波直立低于50%,胸骨后的疼痛完全消除或者明显改善为显效;经过治疗,患者的胸骨后处疼痛的次数显著减少、疼痛程度明显缓解,心电图ST-T 改善明显,开展心脏功能指标与血常规指标检测基本恢复正常为有效;经过治疗,患者的胸骨后疼痛症状无任何改善,经心电图监测、心脏功能指标以及血常规检测均显示异常,与治疗前相比无任何改善为无效。(显效+有效)/总病例数=总有效率。
将本据均通过SPSS19.0 软件进行分析比较,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卡方检验,P <0.05 时则说明两组数据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1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16/20),差异显著(P <0.05),见表。
表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n(%)]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由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后,冠状动脉的血供量显著下降甚至是终止,导致相关的心肌组织长时间处于严重缺血状态,最终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症状,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不仅会危害到患者身体健康,严重者甚至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替罗非班注射液为非肽类可逆性血小板糖蛋白受体拮抗剂,能通过对纤维蛋白与糖蛋白Ⅱb/Ⅲa 的结合进行抑制[3],占据血小板交联位点,还可抑制血小板聚集,进而减轻血管负荷。而氯吡格雷是一种二磷酸腺苷(ADP)受体阻滞剂,使用后,能够有效的与血小板中的二磷酸腺苷受体进行结合,促进血管蛋白磷酸化速度加快,以此来阻止血小板的聚集,从而极大的发挥抗凝作用,使得冠脉血液能够进行正常的循环,继而解决心肌缺血缺氧的不良情况,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4]。从本文的研究结果中可知,在采用替罗非班注射液的基础上加服了氯吡格雷片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纯采用替罗非班注射液进行治疗的对照组,上述指标行组间比对结果提示具备统计学价值(P <0.05)。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但因观察例数较少,有待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