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芬芳
【摘 要】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之后,小学数学课堂已经一改常态。教师的教学紧跟步伐。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不仅需要在课堂中能吸收和消化教师的教学知识,作业的布置也及其关键和重要。作业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巩固,是学生进行检测的有效方式。同时,作业也是课堂的另一种表现方式,是学生进行知识拓展以及思维开拓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小学作业的布置不可缺少。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布置;创新突破
在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课本知识的讲解利用新颖的方式去教学,在注重表面的同时更需要注重一些细微的方面。小学作业的布置也不可以忽视。教师对学生作业的布置不仅仅是为了减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遗忘,通过作业进行巩固。随着课改步伐的进步,小学不仅仅要进行的是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更是注重细微之处的改革。不仅要革新大的方面,一些细节问题也要不断的进行创新优化。数学改革需要系统的进行,更要细致化的进行。因此本篇文章针对小学作业布置重难点突破的创新性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具体如下
一、小学数学课堂作业创新性意义
小学数学课堂作业的布置要随着学生的发展以及课堂的革新进行变化,而不是运用死板的作业布置模式去让学生来完成任务。作业的布置要与课堂教学的革新相配套。教师虽然已经适应了新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思维方式,对小学数学课堂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和突破。但是在作业布置方面却没有重视起来,造成了学生在学习上存在一定的漏洞。既然课堂教学已经革新,那么教师布置作业的方式也应该有所突破。不应该在布置作业方面因循守旧,还是以布置课本哪一页哪道习题为例来进行布置,这样布置作业的方式不仅没有效果还浪费时间。不能够让学生有一定的突破。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作业草草了事,也没有通过作业得到一定的提高。这样布置作业的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课堂潮流的发展。教师只有进行作业创新,通过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来突出教学中的重难点,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完成作业。
二、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注意
(一)作业要有针对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已经在教师的引导下适应了新课程教学模式。那么教师要做的就是学生在通过预习之后对课本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教师在预习阶段可以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比较基础的题进行当堂训练。当在讲解完某一知识点之后教师为了测验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可以在此阶段再出一些与当堂知识相关的题进行练习。在课下的作业布置中,因为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已经对课堂内容有了一定的掌握和基础。那么教师就需要出一些突出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的题,让学生在学会的基础上有一定的突破。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出几道适当拔高的题让学生进行练习,以此来提高他们的知识灵活运用能力。
例如:教师在进行“时、分、秒”的教学时,可以通过提前布置预习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预习,通过预习,对时分秒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学生有了一定的预习了解之后教师讲课便轻松了许多。在有了一定基础之后教师再进行课堂内容的讲解。讲解完时分秒的定义以及相关内容之后,教师通过当堂小测试的方式去了解一下学生掌握的情况。如在黑板上出一些一分等于多少秒,一小时等于多少分等于多少秒,看看学生是否对这些定义行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当测试完成之后再利用多媒体将这节课所学中的重难点进行当堂测试,可以通过计算表面的时间,看看表上的指针从指定的七点到终点一共走了多长时间将它表示出来。通过这样的作业布置方式来测验学生。在课后的作业布置中教师可以出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作业让学生由简单到难进行练习,从而起到巩固所学的作用。
(二)作业布置要有一定创新
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的过程中不能太过于死板,只进行一种作业单调的布置,而是要有一定的创新和新意。如果长时间都布置同一类型的作业,学生就会出现作业不认真、潦草完成效率不高的现象。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作业体验情况,抓住学生的特点布置作业。不要每次都一下布置三五张,学生看着都吓人。作业并不是布置的越多效果越好。关键在于布置的“精”,“精”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新”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作业的创新就好像学生在商店拆自己喜欢玩具的盲盒一样刺激。因为他在拆开之前是不清楚里面的东西是怎样的,这就有了一定的好奇和新鲜感。教师布置作业就像学生拆盲盒一般,只有在作业的布置过程中精心设计,学生才会猜不到。而不是教师还没开口,学生都已经知道了老师的老套路。
例如:教师可以在布置作业时,不仅仅只是布置需要学生进行书写的作业,还可以布置一些需要学生进行口头练习和记忆的作业,还可以布置一些具有一定动手能力的作业。以多边形的面积计算为例,教师在作业布置过程中,不仅可以只布置一些简单的习题练习,还可以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画笔为今天的所学设计一幅美丽的知识总结图,学生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激发思维,展开想象进行自由创作,还可以在创作的同时对知识进行记忆和归纳。这样的作业布置方式不仅新颖,学生也能够接受。
三、小结
作业布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巩固在课堂中的所学知识,而不是为了布置一大堆作业来难住学生,让学生做不完。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做作业而布置作业。而是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有一定的创新。同时作业的布置要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在创新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体验到作业的乐趣。这样才能够让作业的价值最大化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吴秀花,《浅析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J]. 《读写算.教師版》. 2015.35.
[2]张璞.关于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的创新性布置与批改[J].才智,2019,(25):18.
[3]杨怡.小学数学作业布置创新性探索[J].教育科学论坛,2019,(08):75-76.
(作者单位:广西贺州市八步区里松镇培才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