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2020-06-22 12:37梁红英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2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梁红英

【摘 要】预习的一般程序是:预习——探究——解疑。这里的预习要求更倾向于探究,引导学生想想:初读这篇课文自己懂得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了吗?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自主探究

一、探究的前奏曲:加强预习,培养兴趣

有哪些地方不明白?有疑问。自己在预习本上记下没弄懂的问题,提出有困惑的问题,培养预习、探究的习惯。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我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探究,学生经过预习提出:“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绘小兴安岭景物的特点的?”“课文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的?”“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怎么理解这句话?”“写花草为什么还要写小动物?”等。学生能从内容、重点、难点、关键等方面探究,说明课前预习很能发现问题。

探究学习时还需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一旦有了探究兴趣,就会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探究学习活动。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变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例如指导学生学习《海上日出》一课,先引导学生欣赏对比海上日出和山顶日出的视频,让学生想像自己真的在其中游览。学生看了视频后,有了感性认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接着引导学生找出本文点明中心的句子,并思考探究中心句“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的意思原因及表现。这样边探究边激发兴趣,学生就会乐学敢探了。

二、教师示范探究

教师在教学中要示范探究,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和品质。如在《母鸡》一课中,我向学生示范探究①“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一句中,为什么用发了狂和恨不能这两个词语?②“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体会到了什么?③“我一向讨厌母鸡到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说明了什么?讨论之后再予以小結:可对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探究。阅读时,要对课文中的重要字词句进行品词析句,不断咬文嚼字,形成好习惯。老师不断的示范探究,学生再探读此文,就质疑出了新问题:“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下,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说明了什么?”“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位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体会到什么?”

敢探不难,善探不易。每一个学生的思维能力、个性特征各不相同,所探内容质量也就优劣不同。有些问题学生探究的有价值,有讨论的必要。但有些问题可能提的意义不大,甚至有些幼稚。教师应引导学生比较哪些问题探得好,为什么?哪些问题探的无思考价值?为什么?使他们认识到探究要围绕课文思想内容和关键词句,要探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如何呢?先初步领悟课文内容,学生在阅读中对问题形成初识;然后探究感悟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进一步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接着深究解疑,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分享,明确感悟的思想内容是否正确,反复体会纠偏,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最后探究借鉴课文的写作方法,从读学写,读写结合。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定格某个词语或某个句子进行探究思考,如读了《狼牙山五壮士》“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和“班长带头向棋盘陀走去”两句后,问学生看到这两句后有什么可探吗?经过探究,学生探出了问题:为什么五壮士要把大批敌人引上狼牙山?又为什么班长要带头向棋盘陀走去?为什么说班长做这件事是有计划的?

三、教给学生探究的途径与方法

我们除了要培养探究兴趣和示范探究以外,还要教给学生探究的途径与方法。

1.抓课题探究。上课伊始,我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探究,思考从课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课题是课文的内容的浓缩,指导学生对课题进行探究,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如课题《竹节人》——为什么叫竹节人呢?竹节人是什么人?《丁香结》——为什么丁香花有结呢?……

2.抓重点词句探究。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来探究,对这些重点词句要注意品析,注意感悟,注意体会。如《草原》一文中“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何忍别是什么意思?话斜阳是什么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教师引导抓住学生探究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促进学生品词析句,从而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探索写作方法。

3.抓课文的重难点探究。每篇课文都有重难点,我们可以从课文重难点方面进行探究。如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重难点是体会鲁迅先生的优秀品质。可引导学生根据“我”的心态进行探究:为什么我在伯父的追悼会上会萌发惊异想法呢?我明白了什么?我为什么会一阵阵愧疚呢?从而引出因为我领悟到了伯父的所做所言所感,所以我萌发了如此想法。

4.抓首尾段探究。课文的首尾段紧密相联,互相呼应。课文首段一般来说总起,尾段则点明中心,抓住课文的首尾段探究,有利于较快地理清课文的脉络结构和思想内容。如《白鹅》一文,引导学生从首段去探究问题:白鹅给你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是全文的什么句?为什么说白鹅是一个高傲的动物?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白鹅的高傲?这样抓住课文的首段探究,学生对课文的思想内容,脉络结构及写作方法顿时领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抓课文的矛盾处探究。课文的矛盾处容易被阅读者忽略或不重视,认为其无关紧要。其实抓住它来探究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效。如《穷人》一文,桑娜和渔夫自己家庭贫困,但他们还要接收别人的孩子来抚养,为什么呢?

6.抓思想内容进行探究。学习课文时,我通过抓关键语句,各段段意,小标题,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有感情地朗读等方式来探究课文的思想内容。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采用概括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抓关键语句体会等方式来感悟周恩来的优秀品质: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可见,学起于思,思源于探。探究可使教师的教学有明确目标,可使学生发现课文的独特之处,发现课文的与众不同。使学生学有目标,学有动力,学有成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有利于经历思维过程,探究是培养阅读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阅读能力的高低和学生的探究能力息息相关,探究能力在学生向自能读书迈进的过程中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小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研究,2020(20):106-107.

[2]曹立峰.论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246.

[3]陈怀德.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新课程,2020(25):160.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二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