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广东省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研究

2020-06-22 13:23吴养国
乡村科技 2020年12期
关键词:乡村规划建设

吴养国

[摘 要] 在党的十九大和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广东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战略部署,提出用10年时间将全省农村全面建设成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本文主要探讨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广东省如何建设美丽乡村。

[关键词] 乡村规划;城乡空间;建设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12-17-2

落实中央战略部署和国家顶层设计,贯彻落实省、市要求,是广东省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重点。准确研判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乡村演变发展态势,科学把握地方农情、阶段特征和关键问题,做到整体统筹、重点突破,才能建设好美丽乡村。在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应重点把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文化传承四大板块,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1 促进城乡空间融合,构建乡村振兴空间新格局

在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应统筹城乡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落实城乡功能分区,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顺应村庄演变和发展趋势,依据不同村庄发展现状和潜力,合理确定乡村分类规则,划定乡村发展类型并提出发展策略。

1.1 示范引领型

示范引领类村庄的主要特点为自生发展情况较好,生态文化资源禀赋突出,产业特色鲜明,人居环境基础良好。具备重点打造潜力的村庄,对标先进地区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分阶段、分步骤有序推进。在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加强乡村发展主题策划、产业业态与产品策划,重点加强乡村特色塑造,提升整体风貌。

1.2 城郊融合型

城郊融合类村庄分为2种类型。一是城内融合型,即已位于城市总体规划划定的城镇规划区范围内的村庄。根据城镇化进程和城市功能布局调整,美丽乡村规划中应按上位规划进行用地管控,完善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二是近郊融入型,即紧靠城区、镇区,与城镇有着紧密的要素联系,但在城市总体规划期限内仍划为乡村用地的村庄。根据城镇发展進程,加快内部具备开发条件的土地统一收储,作为城镇发展的土地后备资源,努力提高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与城镇的共建共享水平。

1.3 集聚提升类

城市总体规划期限内仍将存续的行政村、涉农社区,可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宜居条件,作为集聚提升类乡村。其发展重点是集聚产业、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乡村人口仍应优先引导进城进镇发展。在美丽乡村规划中明确乡村主导产业,重点强化产业优势,突出抓好“一村一业、一村一品”,提升农业产业或非农产业规模、效益,优化和聚集产业发展用地,依靠产业发展提高村庄集体经济收入水平、农村现代化水平与公共服务水平。

1.4 特色保护类

文化保护型,国家、省、市三级历史文化名村、传统自然村落及南粤古驿道沿线村庄,应优先编制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传统自然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等保护性规划,划定保护范围与重点保护对象,按照相关法规政策要求执行保护,合理活化利用。

2 引导城乡产业互补,推动乡村产业特色化发展

美丽乡村建设中应引导加快农业平台载体建设,加强农业质量品牌建设,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实现农业转型发展、绿色发展、融合发展,坚持推进乡村非农产业结构转型,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实现乡村产业振兴[1]。

2.1 严守粮食安全保障红线

在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严守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政策措施,确保永久基本农田红线数量不减少、质量进一步提升。

2.2 做强做精优势特色农业

在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应针对每个乡村的优势特色农业,实施提质增效行动计划,继续壮大优质蔬菜、特色水果、名优花卉、特色水禽、良种生猪和海水养殖六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加快品种改良,推进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提升壮大优势产业带。

2.3 引导农业产业化发展

有条件的村庄及村庄集聚区,依托现代农业园区,整合、组织、延伸农业产业链,形成生产加工、冷链运输、科技研发、展销销售兼备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不同类型农业产业链延伸整合,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打造一批“产加销”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集群。鼓励乡村发展“农业+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等新模式。

2.4 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根据各村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乐、乡村康养度假游、休闲农业游、生态观光游等乡村旅游,依托核心景点,串联沿线乡村与城市旅游节点,形成城市与乡村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兼备的旅游带,推动潮汕文化体验游、近郊都市休闲游、动漫主题乐园游的发展。挖掘潮汕传统历史文化,推进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建设。

3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选择合适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农村集体经济作为美丽乡村建设中最为重要的环节,目前国内外发展较好的乡村,均有强大的农村集体经济作为经济基础。在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如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众多乡村干部最需解决的乡村问题。要想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一是依靠乡村产业发展,二是依靠乡村集体资产盘活。通过研究分析,可分为以下7种发展模式:①合作组织带动型,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村集体通过入股分红或参与管理获取收益;②龙头企业带动型,扶持乡村龙头企业,依靠集体或资金参股、集体土地租赁获取收益;③园区基地带动型,依托农业产业园区、特色农产品基地,壮大农村产业发展平台;④旅游开发带动型,村集体与旅游开发公司合作开发本村旅游资源,获得旅游运营收益;⑤厂房、市场租赁带动型,依靠村集体厂房、农贸市场租赁获取收益;⑥土地运作带动型,通过集体土地开发,与开发商协调开发利益分成,获得一次性补偿收入或长期分红收入;⑦闲置资产盘活带动型,村集体掌握的闲置土地、闲置资产通过农村“三资”管理平台招商获取收益[2]。

在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应针对各个村镇不同情况,鼓励区、镇、村根据资源禀赋特点、自然环境和现实条件,以市场为导向,本着“宜工则工、宜渔则渔、宜农则农、宜旅则旅”的原则,因地制宜选择适用于自身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应从用地布局、产业发展、道路交通等方面,助力村庄集体经济发展。

4 提倡绿色发展,营造质朴、生态新型乡村人居环境

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夯实全区生态安全网络格局,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海整治和修复,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引导乡村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乡村生态振兴。

4.1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大力实施“三清三拆”“四边三化”、露天粪坑整治和畜禽养殖整治,全面划定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工作机制,全面落实“一区一场、一镇一站、一村一点”的建设要求,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雨污分流系统建设。

4.2 治理提升乡村生态系统

积极开展田园生态系统建设,完善生物缓冲带、防护林网、灌溉渠系、植物篱等田间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种养结合、生态平衡、环境优美的田园生态系统。

5 传承传统乡村文化,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以深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和队伍建设,倡导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弘扬潮汕优秀传统文化,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3]。

5.1 弘扬潮汕优秀传统文化

潮汕乡村地块散落了众多的潮汕传统建筑、古墓葬、遗址等历史文物,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中,在落实各级文物保护的同时,着力打造全国古村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等文物精品旅游景点,扩大文物旅游影响力。

5.2 加快潮汕非物质文化传承与保护

建立健全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传承基地和研究基地体系。加强民间艺术之乡建设,大力培养非遗传承人。加强保护好潮汕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潮汕文化、妈祖文化、海丝文化和海洋文化,保护传承潮汕工艺、潮剧潮乐、潮汕方言、潮汕物产和潮汕民俗等潮汕优秀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5.3 构建新型宗族关系,助力乡村文化振興

广东省潮汕地区拥有较为浓厚的宗亲文化,国内外几千万华侨、华人均会在各个村镇每年大型的宗族祭祀民俗活动中汇聚。在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紧扣这一特点,致力构建新型的宗族关系,不局限于当前的宗族祭祀活动,以宗亲血缘为抓手,鼓励吸引海内外宗亲回乡发展,构建海内外宗亲产业发展信息平台,形成以宗亲产业发展融合、信息共享为主的新型宗亲关系,助力乡村文化、经济振兴。

参考文献

[1]马艺婧.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乡村科技,2019(31):8-9.

[2]韩丹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文化建设探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32-33.

[3]王超,吕剑平.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协同共建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9(5):55-58.

猜你喜欢
乡村规划建设
城乡制度变革背景下的乡村规划理论与实践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召开乡村规划专家研讨会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筑乡注乡情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规划探讨
别让乡村规划变成简单的山寨城市规划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