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长期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过剩的能量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并过度积聚而导致的代谢失衡。
人体的热量基本上是从饮食中摄取的。人体消耗的总热量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
一是基础代谢率。是一个人维持生命所需的最低热量所消耗的卡路里数,主要用于呼吸、心跳、氧气运送、腺体分泌,肾脏过滤排泄作用,肌肉紧张度,细胞的功能等所需的热量。基礎代谢占到人体总热量消耗的七八成,是人体消耗最多的一项。
二是体力活动,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身体的日常活动、运动消耗。
三是食物消化的热效应,指的是在进食过程中引起能量的消耗。
基础代谢率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你节食,特别是节食时间比较长的情况下,身体就觉得你的能量不能够满足你的能量需要,就会降低基础代谢。
比如一个人每天身体的基础代谢本来要消耗1000卡路里,现在由于节食,机体启动保护节能模式,只用消耗800卡路里,你的能量消耗下降了,就更不容易去动员储存在体内的脂肪了。
在临床上碰到一些减肥的患者,因为节食能量摄入已经很少了,基础代谢率已经很低,在能量消耗比较低的情况下,很难再消耗体脂,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会建议患者适当增加进食量,将基础代谢率调高一点,然后再启动减肥。所以“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从某种程度来说是有道理的。
(摘自《饮食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