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雨
2月6日,公牛集团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两日暴涨85%,市值达565亿。家庭小作坊发展而来的插座品牌,凭什么这么牛?
做“安全”,用不坏
20世纪80年代,浙江慈溪聚集了数百家家庭式插座作坊,成为了享誉全国的插座生产基地。但是,在那个普遍偷工减料的时代,插座的质量一直备受质疑。
据说,当时很多企业生产的插座,100个里面有60个是坏的,还有20个是残次品,真正的良品率不足20%。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返乡创业做插座生意的阮立平、阮学平两兄弟下决心,要做“全国最好的插座”。
所以公牛插座从一开始就很看中质量。当时,插座普遍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这成为了行业最大的痛点。阮立平抓住这一点,打定主意要做“安全”“用不坏”的高品质插座,从外观到内部,阮立平都亲自操刀进行设计,并且首创按钮式开关插座,提供双重安全保护。
因为使用的材质比同行要好,公牛插座一开始的价格就要高于行业平均价格。但这并不影响市场对公牛插座的认可。消费者早就受够了市面上泛滥多年的伪劣产品,虽然公牛的价格比别家贵,但好在使用安全、质量有保证,于是很快在市场上建立了好口碑。
后来,公牛斥资1000万元建成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安全实验与鉴定机构——美国UL国际专业组织认证的高标准实验室,可以做防雷测试、升温测试等,这在国内同行中都是绝无仅有的。
对产品质量的专注,让公牛插座在面世后,销量一路狂飙。只用了6年的时间,公牛就成了中国插座市场的老大。在2001年的一次全国插座品牌监测活动中,公牛插座以超过20%的市场占有率夺取了全国第一的桂冠。在这之后,公牛一度占据国内插座行业超过60%的份额。
从1995年到2007年整整12年间,公牛只做拖线板这一个产品,并将其做到极致。也正是因为这样对于产品的注重,让公牛在“散、乱、小”的行业中做到了差异化,走上了王者的地位。
2008年,金融危机波及全球时,同行一片惨淡甚至停产。公牛铆足了劲,依然保持20%以上的增长,在美国西部的几家沃尔玛里甚至卖断了货。2013年,公牛营收跨入20亿元大关,品牌在整个行业的市场占有率一直攀升,营收也一直在扩大。
当然,拥有25年发展历程的公牛肯定不可能仅仅依靠拖线板插座这一个产品生存,实际上,公牛集团一直在研发相关产品,试图从多个渠道保持营收的增长。
差异化,全覆盖
如果说最开始对于产品质量的追求源于创始人的一腔热血,那么公牛从始至终对于产品品质的关注称得上是一种“工匠精神”,这在热衷于赚快钱的互联网时代看起来有点特立独行,同样也是制造业当中十分稀缺和难得的。
但是,自古以来“工匠精神”就是一个“两难全”的理想化状态,对于公牛插座而言也是如此。公牛插座的材质好、用料足,因此成本也比同类竞争品高出一大截,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都想要一款质量好的插座.但是在琳琅满目的货价面前,价格也是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更重要的是,消费者仅从外观上很难判断出产品的优势。
所以说,差异化是每一个产品的“免死金牌”,这是让消费者在众多竞品中唯独选择你的不二法门。公牛为了让消费者愿意用更高的价格购买自家产品,针对插座行业内“不安全”的痛点,提出“公牛安全插座,三重安全防护,保护电器,保护人”的口号,也就是说,公牛插座的差异化卖点就是“安全”。
为此,公牛研发出三重防雷、抗电磁干扰、低阻低热、自锁式防脱等技术,保障插座的使用安全,虽然消费者并不清楚这其中的原理,但是在头脑中已经将“公牛插座”贴上了“安全”标签。在公牛插座之后,安全插座的概念,开始得到普及。
除了产品,渠道是公牛最为强大的护城河。相比于主流的超市、商場销售渠道,公牛插座决定跟可口可乐、娃哈哈一样,通过自建分销、批发渠道,实现对县、镇、村渠道的全覆盖。
依靠公牛品牌在消费者层面建立起的良好形象,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以及公牛品牌给与各渠道商巨大的让利空间,让代理公牛插座的收益远远大于其他品牌。因此这些渠道很愿意和公牛合作。
靠着利益的捆绑,公牛插座得以覆盖城乡最广阔的消费群体,实现近百万的终端零售布局。数据显示,公牛集团目前在全国拥有105万销售网点,其中排插网点92万,开关网点13万,LED销售网点8万。如此庞大的全国销售终端,和过硬的产品技术双轮驱动,不难解释公牛为什么能够做到行业第一。
塑品牌,广宣传
尽管当时公牛插座的品质远远领先于同行竞争对手,但正如俗话说的那样“酒香也怕巷子深”。有了好的产品,怎样让更多人知道也尤为重要。
于是公牛大力进行品牌宣传,选择重点投放央视黄金时段广告,尤其是春节期间。
由于公牛插座的渠道下沉到了“县、镇、村”一级,这样一来,公牛插座的主要销售渠道都布局在县城和农村。央视广告的好处在于,既有足够庞大的观众群体,又有足够的权威性。
当然,当时的央视广告并没有现在这样昂贵,而且公牛集团为了节省广告开支,几乎将全年的预算全部集中到了春节这短短几天。
广告除了要让更多消费者们看到、知道公牛品牌,还要有创意。对于安全这样一个敏感的卖点,如果宣传得好,消费者就会觉得你有社会责任感,如果宣传得不好,就很难引起消费者的信赖。
公牛摒弃了习惯上经常采用的叫卖式广告和激发式广告两种形式,大胆地采用了公益广告的形式,这样传播起来更有可信度和责任感。从一则不良插座引起某大学一幢楼失火的一篇新闻报道获得灵感,场面的壮阔,卖点的锋利让人震撼,这则广告一经投放,形成了公牛插座强劲的销售提升。
除了投放广告,公牛还将店招作为品牌广告牌,制造镶天盖地的宣传效果。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印象,那就是去县城和乡镇的时候,在街上都能看到公牛的招牌。而这,正是得益于很早之前公牛就意识到了店招的价值。
通過店招,公牛集团将“公牛”两个字以及带有明显标识性的Logo传遍了大街小巷。至于说成本,公牛当时仅需要免费为五金店和相关代理商制作一块店招,仅此而已!
不过,尽管靠着品质和营销,奠定了公牛插座在国内市场“绝对一哥”的地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公牛就没有受到挑战。
新起点,续传奇
技术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理念在改变,“一招鲜吃遍天”已经成为历史,在插线板领域,不是生产者创造需求,而是消费者的需求从未被完全满足。
安全高品质固然是公牛最能拿出手的特点,只是消费者永不满足于此。
消费者外出使用手机,自然不想带上原装充电器这一“累赘”,于是手机和一些移动智能设备的充电需求增加,让小米发现了进入插线板市场的有利契机。2015年,小米推出带有USB接口的插线板,迅速成为年轻人当中的网红产品,米粉节当天售出24.7万个,当年小米转换器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25亿元。
而前辈公牛集团被这家年轻的科技公司打得措手不及——在小米的倒逼下,以低于小米1元的价格推出USB插线板。可是,小米是从来不畏惧价格战的。最终这场竞争以公牛推出魔方USB插座和防过充USB插座告一段落,这两款产品定位于高端,侧面摆脱了和小米的竞争,同时更新了产品线,打开了新的市场。
与小米的竞争说明,在移动智能时代,公牛集团的创新意识似乎还不够高。即便在插座行业形成了垄断地位,也依然面临着创新产品的威胁,不能“高枕无忧”。
小米之所以能够让前辈公牛集团被动应战,就是因为关注了年轻一代对于插线板那种极简的风格设计、出众的品牌认知和合理的价格的需求,才能迅速获得市场特别是年轻市场的接受和认可。
产品创新方面,除了像小米这样的科技公司“跨界竞争”,公牛集团需要面对的,还有飞利浦、西门子、施耐德等国际巨头,随便哪家公司推出一个创新产品,都有可能让公牛集团陷入一场漩涡。
在互联网领域,“用户”才是真正王者,放到插线板行业,其实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是说产品不重要,而是需要改变“产品唯一”的创造理念,需要真正地去考虑能够打动消费者的“点”在哪里,不同的消费群体有着什么不一样的产品需求。不做细分市场,不做定制市场,不做特殊群体市场,公牛集团就很难找到增长的创新点、突破口。
如今,经受住产品质量以及同行业竞争者的种种压力后,2月6日,“插座一哥”公牛集团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了,标志着这家成长于慈溪的民用电工企业,正式迈入资本市场。
上市对于公牛集团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公牛集团是否能够续写传奇,还需要接受市场的多重检验。
产品创新方面,除了与小米这样的科技公司‘跨界竞争,公牛集团需要面对的,还有飞利浦、西门子、施耐德等国际巨头,随便哪家公司推出一个创新产品,都有可能让公牛集团陷入一场漩涡。上市对于公牛集团来说,应该是持续发展的新机遇。
对产品质量的专注,让公牛插座在面世后,销量一路狂飙。只用了6年的时间,就成了插座市场的老大。也正是因为这样对于产品的注重,让公牛在‘散、乱、小的行业中做到了差异化,走上了王者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