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新
摘 要 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造价管理与控制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中心环节,造价管理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当前对建筑工程项目实行概预算管理是进行造价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建筑工程概预算水平及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造价管理的有效性,为切实提升建筑工程概预算质量,就有必要针对工程概预算对造价的影响及控制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为工程建设项目构建完善的概预算管理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提升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水平。
关键词 建筑工程;概预算;造价影响;控制策略
目前,伴随着建筑工程项目数量的增多以及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工程建设单位意识到造价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合理的成本管控能够提升工程项目的整体建设效益,保障工程项目的投资收益,实现对资金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也是保障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前提和基础[1]。在这样的背景下,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模式和方法不断创新,而工程概预算作为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造价控制方法,在概预算管理上也实现了一定的突破,但是由于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环境较为复杂、施工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施工建设周期较长,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程概预算管理的难度,仍然存在着不少的超预算和超概算的现象,为了解决好工程概预算中存在的问题,就需要针对工程概预算对造价带来的影响以及优化控制策略进行分析。
1建筑工程概预算的重要作用
1.1 工程概预算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综合效益
建筑工程概预算不仅是工程造价管理的一种方法和途径,同时工程概预算也是贯穿于工程建设项目各个环节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筑工程概预算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综合效益具有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建筑工程概预算工作主要就包括项目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投标价格制定、施工预算、工程结算等诸多内容,由此可见,工程概预算贯穿于工程项目从招标、设计一直到施工和竣工的全环节之中[2]。因此工程概预算水平也就会对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建设周期、投资成本以及投资效益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是进行工程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的重要依据。
1.2 工程概预算是工程项目建设与投资的基本依据
建筑工程概预算是工程项目建设与投资的基本依据。在进行工程概预算管理和概预算方案制定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方向以及建设内容来制定基本的概预算规划,从而实现对建筑工程建设资金的优化配置和投资规模及额度的控制,以此为基础来编制相应的工程建设与施工计划,才能够保证各施工环节的资金充足,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
1.3 工程概预算能够帮助工程项目实现最优设计
建筑工程概预算质量的提升还能够帮助工程项目实现最优设计。工程概预算需要融入工程项目施工设计的阶段中来,确保工程施工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对于相应的施工设计方案要进行综合性的经济分析,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最优设计方案,從而有效节约施工成本,在设计阶段做好造价管控,能够在源头上减少超预算及超概算问题的发生。
2建筑工程概预算对工程造价产生的影响
2.1 影响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建筑工程概预算影响工程造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建筑工程概预算就主要围绕投资估算、施工图预算、设计概算、施工预算、竣工结算等等的价格项目构成了一种计划价格体系,每个预算项目的计划价格准确性与真实性与否,直接影响到造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应每一个项目的计划价格,就是进行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依据和基础[3]。要想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和造价管理质量,关键就在于制定合理的工程概预算计划价格标准,结合工程项目建设周期,考虑到工程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概预算编制,从而确保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2.2 预算方法影响工程造价预算编制质量
在建筑工程概预算之中其预算方法会影响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伴随着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增多,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也涌现出了一些新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在此基础上工程建筑规模和建设方法也在实现扩大和创新。因此,在进行工程概预算的过程中,就必须要结合新工艺和新方法来实行更为灵活和动态的概预算管理,从而真正的满足工程造价预算管理的需求[4]。就目前普遍所采用的工程预算方法来看,许多建筑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静态预算及编制的方法,甚至存在工程预算与设计以及招投标等环节相脱离的情况,降低了工程造价预算编制质量,增加造价控制与管理风险。
2.3 概预算管理影响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构建
概预算管理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概预算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就影响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构建。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各个阶段和每个环节,当前致力于打造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相应的工程,概预算管理也要跟上造价管理的步伐,构建全局性的概预算管理机制[5]。但是就目前概预算管理的现状来看,大多数的概预算管理工作仍然集中于前期预算,缺少对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以及工程后期竣工结算等方面的考量,只是根据工程项目的建设阶段来进行简单的预算费用计算,缺少过程监督和动态管控,使得仍然存在不少的超预算和超概算问题,进一步增加工程造价管理的成本风险。
3建筑工程概预算的优化控制策略研究
3.1 科学合理进行概预算编制
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过程中,要想提高工程概预算质量,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关键就在于科学合理地进行概预算编制。首先,就是要求在进行概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认识到概预算管理对工程建设及造价管理的重要作用,通过现场勘查法和综合分析法来进行计划价格标准设定。标准设定,建筑单位要成立专门的概预算管理部门,派出概预算工作小组对工程施工现场行深入的勘察和研究,了解工程施工环境、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项制约因素,并且增强同设计部门以及施工部门的配合,掌握各项关键的材料以及设备信息,从而进行科学的有依据的概预算编制[6]。其次,概预算管理人员应当同技术人员来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了解多种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在此基础上评价不同施工方案的经济效益,从而选择最优的施工方案,予以合理的造价管控,实现工程项目整体建设效益的提升。
3.2 优化工程概预算方法
在进行工程概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地优化工程概预算方法,改变传统的静态预算编制方法,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提升概预算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要知道工程概预算涉及有关工程价格构成的多个项目,其涉及范围广且工作量,如果单纯地依靠人力资源来进行信息收集和整理,就会影响概预算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因此,就需要借助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搭建概预算管理信息化平台,借助于计算机设备实现数据的录入和整理,方便对各个项目价格进行对比和调整分析,提升工程概预算编制质量。在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工程概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关键就在于提高概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使其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优化和改进自身的工作方法。
3.3 建立动态化、可调控的概预算管理体系
工程概预算所设定的项目价格并不是一成不变,需要根据市场价格信息以及工程施工建设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必要的差价调整,因此,这就要求建立一个动态化和可调控的概预算管理体系[7]。具体就是要求概预算编制人员要充分的掌握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实行过程化的概预算信息收集,同时结合市场价格对编制的定额表进行对比,对于出现价格变动的项目要实行差价计算管理,并且通过动态性的调整,尽可能在其他项目中把差价补回来,这样就可以在不改变投资定额的基础上,实行科学合理的造价动态管控,降低工程造价管理风险。
3.4 将工程概预算同工程设计、工程招投标等环节相结合
建筑工程项目在实行概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将工程概预算同工程设计、工程招投标以及施工过程等环节进行充分的结合,这样才可以在根本上保证概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与合理性。首先,是概预算编制人员要与设计人员就设计图纸进行深入研究,避免由于对工程项目整体设计不明确而导致的漏算情况发生。其次,就是在工程招投标阶段,要根据实际工程量的大小来制定招投标定额,谨防低价中标情况的发生。最后则是在工程施工阶段,概预算编制与管理人员要深入到施工现场来准确地把握施工流程和施工工艺要求,避免出现实际施工与工程设计存在不相符的问题,从而减少概预算价格的出入,提升造价管理水平。
4结束语
实现概预算方法的创新,发挥概预算管理的全局性作用,科学合理地进行概预算编制,能够有效提升概预算质量,为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 吕云霞.建筑工程概预算对造价的影响及控制策略[J].智能城市,2020,6(7):119-120.
[2] 王宇翔.建筑工程概预算对造价的影响及控制策略分析[J].居舍,2020,(10):136.
[3] 田径.建筑工程概预算对造价的影响及控制策略[J].建材与装饰,2020,(6):148-149.
[4] 于鵬.建筑工程概预算对造价的影响及控制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9,(36):40.
[5] 雷思佳.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与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9,(34):29.
[6] 陶慧娟.工程概预算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以及控制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8,(12):359.
[7] 伍思洁.建筑工程概预算对造价的影响及控制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8,(4):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