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阅读思维有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以便矫正教学指导方向。教师为学生阅读学习提供更多历练机会,为学生提供丰富阅读契机,在阅读实践中形成学科综合能力。
一、针对学生阅读兴趣取向选择内容
针对学生阅读兴趣取向展开内容选择,符合学生阅读学习基本诉求,特别是课内课外结合,为学生准备更多适合的阅读内容,能够成功启动学生阅读思维,形成崭新阅读成长动力。
1.整合教材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实现了全国统编,我们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对相关内容展开优化处理,精选阅读内容,可以为学生带来全新阅读感知体验。教材内容大多属于经典篇目,在阅读学习时,需要进行整合优化处理,哪些内容需要重点阅读,哪些内容可以略读,都需要进行综合考虑,以便作出合理选择和设计。
例如,教学部编教材四年级下册《走月亮》,教师先引导学生展开自主阅读,然后给学生做出阅读提示:这篇课文三次提到“我和阿妈走月亮”,每次涉及的场景有什么不同呢?这样设计有什么特殊用意?学生根据教师问题设计展开阅读学习,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梳理,对三个场景有了清晰的认识,并在对比性阅读思考中建立认知。教师没有对文本内容进行删减,而是让学生从三个场景角度展开阅读思考,给学生提供了阅读路线,学生集中探究三个场景的差异性,自然建立阅读认知基础,让学生抓住主要内容展开思考,可以提升阅读教学的针对性。
2.精选课外信息
教材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信息载体,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需要有拓展意识,对课外阅读内容进行搜集和整合,为学生提供更为新鲜的阅读素材,不仅能够丰富学生阅读体验,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教师选择最为适合的阅读内容,可以对课内教学提供有效补充,成功调动学生阅读思维,形成崭新阅读教学成长点。
在教学《蝙蝠和雷达》时,教师与学生一起展开阅读讨论,对蝙蝠利用超声波辨识方向的功能进行梳理,对人们借鉴蝙蝠探路功能设计了雷达等问题展开了细致分析,让学生有了更多见识和知识积累。为调动学生阅读主动性,教师为学生布设了一个课外阅读任务:关于仿生学,我们还能够找到更多案例,课下利用多种信息渠道,搜集这方面的材料,準备参与课堂交流活动。学生听说要搜集仿生学方向的相关素材,都表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教师为学生设计课外阅读任务,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拓宽学生阅读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
二、根据学生阅读认知基础展开指导
教师根据学生阅读认知基础展开阅读指导,需要做好学情调查,对阅读方法和技巧展开创新引导,让学生在不断地实践操作中形成学科认知基础。
1.做好学情调查
阅读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对学生展开全面调查,对其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效率等内容展开研究,以便为其准备更为适合的阅读指导。学生学力基础、阅读悟性、学习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性,教师要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对学生阅读基础展开教学调查,为阅读教学设计提供重要参数。
学生生活认知基础呈现差异性,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有统筹意识,以提升教学设计的适合度。如《牛和鹅》,教师先课堂询问学生,对牛和鹅有多少认识,学生回答各异。为此,教师挑选了“斗鹅”环节,让学生展开仔细阅读,对整个环节进行生动讲述。学生听说要重点复述课文中的一些片段内容,顿时紧张起来。因为这个环节很激烈,要用自己的话讲述出来,还需要认真准备一番。课堂展示环节,学生都能够积极发言,详细讲述具体情节,阅读展示效果显著。教师利用一个重点情节展示活动,将学生阅读学习思维调动起来。
2.优化方法指导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阅读学法指导时,教师也要有整合意识,针对学生学习需要作出针对性学法指导。学生阅读学习呈现群体性,对学法要求也呈现差异性,教师对此需要有清晰认知,为学生提供更多学法选择,无疑能够给学生带来更有效地激励和促进。
在教学《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这篇课文时,教师让学生在阅读时,将作者心理活动的句子挑选出来,体会其心理变化过程,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开始阅读课文,教师为学生做出一些示范操作,对心理变化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梳理。课堂展示阶段,教师让学生具体说说文本中的心理变化的内容,学生根据自身阅读感知,对作者心理进行了梳理:作者在演绎老虎前是充满期待的,也有很强的自信心,当同学笑话时,心理开始紧张了,老师给出鼓励后,我依然没有表现得更好,自然留下了很多不明白。教师让学生从一个角度展开阅读理解,给学生规划清晰操作路线,让学生能够获得丰富阅读体验。
三、贴近学生阅读思维特点投放训练
贴近学生阅读思维特点投放训练任务,教师需要有创新意识,对阅读训练内容展开整合处理,对阅读训练形式进行创新探索,都可以形成丰富阅读历练机会,让学生在接受丰富阅读锻炼。
1.创新训练设计
阅读训练设计时,教师要对学生阅读思维特点有一定了解,以提升训练设计的针对性。仿写续写、读后感、读书笔记、课文复述、故事讲述、即兴作文、主题演讲、信息搜集、网络互动等,都属于阅读训练可以选择的形式,教师要综合考虑多种制约因素,对阅读训练设计进行全面思考和创新探索,以提升阅读训练效度。
《麻雀》场面描写最为成功,教师以此展开教学设计:学习文本写法,选择一个生活场景,做仿写操作,准备参与课堂展示活动。学生听说要做仿写,先对文本场景描写进行重点阅读,然后开始了创作。教师对仿写要求、仿写技巧进行重点介绍,学生仿写训练顺利推进。教师为学生设计仿写训练内容,符合学生学习基本要求,从学生训练表现可以看出,这个教学设计具有更高适合度。
2.延伸阅读思维
阅读训练不能局限在书面操作层面上,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多种学习感官。“听说读写思”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手段和方式,教师要注意融合性设计,读写结合、读说结合、读思结合,让学生在不同阅读范畴内展开学习实践,以提升阅读学习效率,形成崭新阅读认知基础。教师为学生布设一些电子阅读作业,无疑可以成功激活学生阅读思维,带来全新阅读认知。
在教学《爬天都峰》时,教师发动学生展开深入阅读学习,并给出学生设计一个读后感的训练任务:这篇课文中“小朋友”和“老爷爷”都爬上了天都峰,你从中获得哪些触动呢?写出你的感受。学生拿到训练任务后,都能够展开深入思考,对坚守、意志、吃苦精神有更多认同感。教师以读后感形式发起训练设计,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触动,给学生学习提供更多启迪动力。
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整合优化意识,针对学生阅读兴趣特点,精选阅读内容,贴近学生阅读思维展开教学指导,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符合学生学习成长规律要求,具有极为宽广的应用价值,值得我们做深入研究。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刘湾小学(2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