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摘 要 工程造价管理作为控制和监督工程施工质量的一项重要手段,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经济、科技水平飞速发展的今天,推进大数据环境下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工程造价信息化与大数据环境未能进行有效的、完整的接洽,基于此,本文就大数据环境下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 大数据;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
前言
工程造价信息化主要是指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借助通讯、计算机以及管理学方面的相关技术,对以往传统的获取工程造价信息、信息加工和处理模式加以改造,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获取工程造价信息,以便为建筑行业提供更为便利的、准确的数据支撑和保证。就当前情况来看,大多数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均搭建了较为全面和完整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但仍然停留在以往计价汇总和工程量计算等初级阶段,缺乏完整的信息资源数据库,且没有一套完备的工程造价资源共享系统来做支撑,这对于工程造价管理而言,是极为不利的[1]。因此,就当前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相关技术人员需引起高度的重视,找到科学、合理的方式,依托大数据环境,来开展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
1大数据环境下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策略
1.1 确立统一的标准体系
构建一套完整的造价数据收集标准,包含数据采集、交换及存储标准等具体方面,同时,在国家及行业层面设立一套造价信息数据标准,且该标准需与计价体系相适应,使工程造价信息数据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此前提下,才能便于对后续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处理。此外,针对工程造价信息数据所涉及的视频和图片等可视化数据资源,也应当对相关标准进行统一设定[2]。
1.2 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库的搭建
从全国范围角度出发,整合信息资源,搭建全国性的、统一的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库,同时,该信息资源库还应当具备数据共享的功能,能够实现不同业务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数据共享。此外,该信息资源库还能对各类数据进行分散式存储,便于随时随地应用和提取数据。
1.3 大数据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
依托大数据背景,搭建一个全国性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对造价指标进行定期的发布,让整个项目管控过程及投资决策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最大限度地规避暗箱操作等问题。其次,在该信息管理平台中,引入云计算在内的大数据处理技术,让该管理平台能够实现对数据的分析、采集以及挖掘等功能。让造价信息管理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中,并为项目决策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依据。此外,从企业角度进行企业造价信息库的搭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同时,还有利于对企业成本变化趋势加以动态的监管[3]。
1.4 制定实时更新数据发布规则
在全国范围内,自上而下,在各个省市地方造价站都应当具有一套统一的数据发布规定,严格要求各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以及设计单位第一时间发布并上报造价信息,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对造价信息数据进行实时的更新和发布,进一步保证数据的时效性[4]。
1.5 拓展数据采集途径
就当前情况来看,工程造价所涉及的数据量往往比较庞大,然而共享率却比较低,未能很好地发挥对造价管理工作的辅助作用,因此,除提升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库标准和质量外,为进一步提升信息数据库的效率及使用率,需从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方面入手,以便从整体上提升信息数据的质量标准和应用率。其次,在使用数据库来进行数据采集时,需保证数据源的质量及有效性,并将采集到的数据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和整合,以便用于支持那些不具备数据库搭建能力的中小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成本方面的问题,还能提升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5]。
1.6 加强数据安全管理
在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数据的安全性管理非常重要,所以,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备的数据安全维护管理机制,细致划分工程造价维护人员的权限。其次,针对工程造价相关信息数据应当采取加密管理,成立专门的信息监测小组,专门负责定期对信息数据的核实和检查,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又能防止数据遭到破坏。
1.7 加强监管
就目前情况来看,由于深受传统工程造价管理方式的影响,当前的工程造价信息监管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为确保工程造价工作能够持续、稳定和健康的发展,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须清楚地掌握和了解工程造价数据分析的技术框架,施行全国性的、统一的数据信息管理标准,对各工程造价相关工作进行规范管理,为完善数据信息体系,针对各地区市场环境和特色来开展信息数据的采集与整理工作,保证各区域信息数据能够实现共享、传递和应用。
1.8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在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管理者需具备大数据思维,相关技术人员需深入了解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与大数据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与此同时,要求工程造价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大数据给工程造价带来的影响,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利用产学结合的方式,借助高校园地,加强对这方面的人才培养,从而降低企业人才培养的成本。
2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了巨大的福利,借助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对工程造价管理的优化,相较于传统工程造价管理而言,能够更加准确和及时的为造价人员提供信息资源,提升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效率的同时,还有利于提升企业施工管理水平。因此,在具体施工管理当中,需结合当下市场环境、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以及政府政策等方面,借助大数据技术进行综合分析,以便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最准确、最全面的数据信息。
参考文献
[1] 赵恒.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与使用[J].信息技術与信息化,2019,(1):23-25.
[2] 刘卫杰.研究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障碍及制度保障体系[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96.
[3] 哈丽娜.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完善对策[J].四川水泥,2019,(4):221.
[4] 陈彪.探析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19):159-160.
[5] 田秀枝.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门窗,2019,(4):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