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坤
[摘 要]在推动高校科研工作的过程中,科研管理模式创新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重要问题。基于共生理论,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分析高校科研管理共生系统的生成过程;构筑高校科研管理共生系统的生成进路:促进柔性聚焦,实现多元主体共生;强化交互作用,提升互惠共生效能;优化共生界面,营造和谐正向环境。以此促进高校科研创新,提高高校科研水平。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校科研;共生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0)06-0189-03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实施,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不断优化,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2016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为15676.7亿元,与2015年相比增加1506.9亿元,增幅为10.6%[1]。高校作为我国科技创新以及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实现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强大生力军;高校承担的科研项目及获得的科研经费呈现逐年“双增加”的趋势。
尽管高校在科学技术研究中有出色贡献,但科研管理理念落后、科研管理体制滞后、科研管理关系混乱等问题影响了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阻碍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速度,进而影响高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效力。梳理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各种关系,提升高校科研管理水平,提高高校科研效率是当前高校开展科研工作亟待考虑的重要问题。
“共生”是指各种关系之间良性的循环与发展。共生理论研究方法就是建构一个系统的框架,通过共生单元(共生主体的属性和功能)、共生模式(共生体连结的具体形式)、共生界面(制度安排与制度环境)的分析,寻求系统最佳的共生效率(共生存在和持续的生命线) [2]。高校科研管理是一个有着众多变量关系的动态管理。通过共生理论从生成过程和生成进路两个层面对高校科研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厘清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各种关系,有助于推动高校科研管理中各关系之间的良性循环与发展,进而有助于推动我国高校科研水平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
二、高校科研管理共生系统的内涵界定
“共生”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1879年)提出,指的是不同种属生活在一起的状态。20世纪50年代后,共生理论不断拓展,相继应用于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等领域,成为社会学科研究中重要的分析理论之一[3]。共生是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联系在一起,形成相互联系、共同生存、协同进化的关系;共生单元(U)、共生模式(M)、共生环境(E)构成共生三要素[4]。
高校科研管理共生系统是指高校科研相关利益主体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以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其三要素内容如下。
第一,共生单元。共生单元是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它是形成共生体的基本物质条件。在不同层次的共生分析中,共生单元的性质和特征也不同。从宏观角度看,高校科研涉及科研经费的出资方(政府或企业)、项目承担单位(高校)、研究人员三方主体,这三者作为高校科研管理共生系统中的共生单元,交互作用、共生进化促进了高校科研的发展。从微观角度看,高校内部的科研管理部门与其他管理部门共生单位存在于高校内部科研管理共生系统中。随着共生环境的变化,共生模式也将随之改变,高校科研管理共生系统中共生单元将更加多元、复杂和开放。
第二,共生模式。共生模式也称为共生关系,是指共生单元间相互作用的行为方式及共生程度。共生关系多种多样:从行为方式上看,有寄生关系、偏利共生关系和互惠共生关系;从组织程度上看,有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以及一体化共生等多种情形。高校科研管理涉及多种需要不断协调和服务才能解决的矛盾关系:例如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科研管理部门和其他管理部门的关系,科研成果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等。要解决这些矛盾关系,对称性互惠共生的行为模式和一体化共生的组织模式是实现双赢和多赢的理想模式。因此,促进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的形成是高校科研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科研管理共生模式的发展目标。
第三,共生环境。高校科研管理并不是一个孤立进行的过程,而是环境与共生体之间互相作用、互相耦合的过程。共生单元之外的因素总和构成共生环境,高校科研共生环境包括两大类:1.硬环境,包括实验室、图书资料、科研设施等;2.软环境,包括政策因素、制度因素、人文环境等。软环境是现阶段制约高校科研发展的瓶颈之一,不同的政策、制度环境将直接影响科研发展的成效。
在高校科研管理共生系统中,共生单元是基础,共生模式是关键,共生环境是重要的外部条件。高校科研管理共生系统三要素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共同反映共生系统的动态演化方向和规律,并促使共生系统达到“成本最小、功能最优、效益最大的动态与持续的共赢、共振状态”[5],推动实现高校科研的可持续发展。
三、高校科研管理共生系统的生成过程
(一)高校科研的项目申报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尝试过公开招标、基金制、合同制、同行评议等科研组织管理模式的改革;1999年,政府提出在国家科技计划中实行课题制,并首次在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中试行。经过近20年发展,课题制逐步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科研组织管理模式。课题制实行课题责任人负责制,课题责任人可以跨部门、跨单位择优聘用课题组成员,在获批的课题任务和预算范围内享有充分自主权,同时对申报的课题任务承担法律责任。
高校科研涉及科研经费的出资方(政府或企业)、项目承担单位(高校)、研究人员三方主体;其中政府代表公共利益,学校代表单位利益,研究人员代表个人利益,三方因利益冲突衍生的博弈行为往往给高校科研带来负面影响。传统的高校科研实践更重视学校的单位利益或研究人员的个人利益,而容易忽视国家公共利益。另一方面,课题责任人与课题组成员缺乏制度保障。因缺乏有效的约束沟通机制,课题责任人无法强制课题参与者分担完成课题的任务;因缺乏明晰的經费分摊机制,课题参与者无法获得课题责任人的课题经费支配权,其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受挫。
在高校科研实践中引入共生理论,将科研申报过程中的共生单元从研究人员扩大到项目承担单位甚至是科研经费的出资方,并关涉课题参与者,能够把科研申报的关注焦点从“个体”转移到“集体”,从对项目责任人权利的过度关注转移到对科研项目社会价值的重视,这有助于调动研究人员开展科研的积极性,促使课题成员有效合作,高效完成科研任务,实现科研的社会价值,走出国家投入与受益不匹配的困境。
(二)高校科研的项目开展阶段
科研经费是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前提保障,经费管理贯穿于科研活动的始终,是科研管理的核心。对于高校来说,科研经费管理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科研工作的效率和效益,还关系着学校的声誉问题。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实践中,不少高校将科研经费的管理重点放在争取经费的环节上,在获得经费后开展研究阶段的经费使用关注度不够。
一方面,课题组成员缺乏相应的财务管理经验。“课题制”背景下,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权下放给课题责任人,但课题责任人不是财务领域的专家,缺乏对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的经验,再加上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的缺陷,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不理想。通过设立科研经费管理专职岗位,有助于课题组管好科研经费、用好科研经费,有助于科研项目的开展。另一方面,高校科研经费各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制度化的沟通和协调。目前,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的监督管理由多部门共同实现,各相关管理部门之间形成共生关系。通过学校维度的沟通协调及整合,各部门各负其责,共同做好科研经费的管理、服务和监督工作。在多元共治模式下,高校科研管理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交互作用的关系。这种交互作用,不同于传统的工作配合或协助,而是以共生系统中的共生单元而存在,通过多向交流、相互影响,形成利益共同体。
(三)高校科研的项目评估阶段
从传统意义上看,科研经费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科研经费的出资方(政府或企业)、项目承担单位(高校)、研究人员三方利益最大化[6]。然而,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其投入科研经费的初衷绝不仅仅是为从事科学研究的高素质人才提供适当科研条件;其更希望通过科研经费的投入,提高科技競争力以及国家软实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国家优势[7]。
在科研经费共生系统中重新进行价值判断,构建科研实践利益相关者的共生模式,有助于实现高校科研的社会服务功能和社会角色责任,以期改变部分高校科研成果离世界一流越近而离社会需求则越远的“非共生态”现象[8]。目前,大多高校进行的科研评估,更接近于科研情况汇报或总结,我们需要将科研评估与科研管理关联起来,找出科研过程中的问题,重视并分析存在的问题,以期对学校统筹学科结构、优化学科布局起到推进作用;进而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与奖励制度的完善,消除评估和奖励方法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局面。
四、高校科研管理共生系统的生成进路
(一)促进柔性聚焦,实现多元主体共生
基于共生理论,从共生进化规律的角度考量,高校科研管理模式应当朝“多元共治”的方向进行转型,实现多元利益主体的体制性整合,以适应和推动高校科研发展。多元共治需要多类型、多元化的参与主体按照一定规则整合。目前,我国行政主导的高校科研治理形态与多元共治主流形态是不符的,应寻求治理模式的变革和转型,其中首先应明确高校科研管理共生系统的主体单元。
201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该实施办法对高校科研提出两方面要求:首先是要健全科研组织和科研机制,提升协同创新成效;其次是加强社会服务,实现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为国家及区域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服务[9]。在协同创新、产学研融合的科研新常态下,高校科研应该是科研经费的出资方(政府或企业)、项目承担单位(高校)、研究人员等多种主体共同参与科研管理、共同分享科研成果的过程。在这个多元共治的模式下,政府不能仅仅发挥局外“掌舵人”的作用,还需要有效介入实施有为行动;它与科研经费的其他出资方、项目承担单位(高校)、研究人员等主体通过协商对话、制度建设等方式共同管理高校科研,并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监督各自责任的落实。
(二)强化交互作用,提升互惠共生效能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变革的使命不仅仅是平衡各方利益,调节科研人员与科研管理部门之间、科研管理相关部门之间、科研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冲突,更重要的是通过变革,在形成多元共治模式过程中产生新能量,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促使高校科研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终实现科研经费的“物有所值”。它更强调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力求通过管理模式的转变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协调各方并在此基础上合力推动共生系统的进化。从共生演化的路径来看,互惠共生是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的最终目标。
“双一流”建设高校大都是我国研究型高校或以研究为主的高校,是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创造高水平成果、培育高层次人才、满足高质量要求的三重效能。高校科研管理各共生单元彼此间交互作用的强弱决定了科研经费管理模式的效度,所以互惠共生这一目标的实现必然是共生单元协同发力的过程。因而,保证高校科研管理共生系统健康运行并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是提升互惠共生效能的关键所在。
(三)优化共生界面,营造和谐正向环境
高校科研管理模式的转变需要依靠制度安排与制度环境这一共生界面。打造优良的制度性治理界面,一方面,需要通过优化制度降低科研管理共生系统的运行成本,提升实施效率;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建设新的制度,创造正向环境,减少科研管理共生系统外部环境的负向作用。
1.优化制度结构,提升实施效率
在“双一流”背景下,国家对高校的科研投入逐步增加,对高校的科研绩效实施客观有效的评价和激励,这不仅有助于提升高校科研绩效,提高科研投入的合理性,还有助于推动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高校的科研绩效评价和激励制度存在评价方法单一、评价指标不全、激励作用偏差等需要进一步优化解决的问题。明确高校科研绩效评价方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构建出科学合理的高校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确立科研成果参与收益分配的原则是高校改进科研管理制度首要解决的问题。
2.填补制度空白,提高管理质量
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科研承担单位要创新科研服务方式,建立健全科研财务助理制度[10]。政策出台后,不少“双一流”高校制定并推广科研财务助理制度。科研财务助理虽冠有“财务”二字,但其工作不仅是科研经费的使用(借款与报销),还应包括科研项目的管理(预算编制、执行检查、决算验收)、科研资产的统筹以及相关科研制度的宣传等。建立健全科研财务助理制度,有助于解决科研管理相关部门之间因信息脱节而产生的问题。例如,科研管理部门管理科研经费是按申请项目类别及编号,而财务管理部门则是按财务编号进行管理,二者没有统一管理,也没有对应的系统接口。科研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因此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科研财务助理助力科研人员进行科研经费管理,精准化管理,有助于科研人员从繁重的财务中解脱出来,潜心从事科学研究。科研财务助理的出现从一个侧面印证了科研管理共生系统多元共治、互惠共生的應然性。
[ 参 考 文 献 ]
[1] 2016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EB/OL].(2017-10-10).[2018-09-13].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710
/t20171009_1540386.html
[2] 宋宏,程雁雷,夏焰.大学与区域发展共生系统的建构[J].学术界,2008(2):176-187.
[3] 李姿,陈伟.共生理论视阈的“技—职”关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8(13):33-37.
[4] 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7-9.
[5] 朱俊成.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多中心协同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10(8):1272-1277.
[6] 刘波.基于《课题制》的大学科研经费管理——与美国的比较研究[J].科研管理,2003(1):51-57.
[7] 王延中.关于课题制项目经费管理改革的几个问题[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7(4):21-31.
[8] 蔺海沣,赵敏,廖沁.“双一流”背景下高校科研行动的负责任创新研究[J].江苏高教,2018(4):17-21+43.
[9] 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EB/OL].(2017-01-27)[2018-09-13].http://www.gov.cn/xinwen/2017-01/27/content_516390
3.htm#1
[10] 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EB/OL].(2016-07-31)[2018-09-13].http://www.gov.cn/xinwen/2016-07/31/content_5096421.htm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