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东 艾玮 陈爱斌 张永忠
[摘 要]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为某一专业领域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在全日制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领域的联合培养方案、校企导师职责以及联合培养过程等方面,开展了与IT类中小企业联合培养的实践与探索;其主要采用了“学—研—产”相结合的联合培养模式,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该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拓展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途径及提高联合培养质量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地方高校;中小企业;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 G64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0)06-0001-04
为满足经济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近年来,国家对研究生培养结构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将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为主,调整为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专硕研究生)为主[1],并逐年扩大了专硕研究生的招生比例。专硕研究生的培养是高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培养某一专业领域内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而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是研究生教育层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2],其不仅是高校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和缓解高校研究生教育资源短缺的需要,也是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3]。目前,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人才需求仍然衔接不畅,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研究生就业形势的紧张。而开展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既可以提高研究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推动高校和企业在高层次应用人才培养方面的无缝对接,又可畅通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通道,促进研究生的高质量就业[4]。这对于提升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推进高校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以及企业的自身发展,实现互利双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结合近几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在全日制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领域与IT类中小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实践与探索,研究和思考省属地方高校与中小企业联合培养专硕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为进一步完善研究生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拓展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途径,以及今后地方高校与中小企业的长期合作和提高联合培养质量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一、高校与中小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现状
近年来,国内不少高校在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专硕研究生方面开展了研究与探索。尤其是2009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以来,各高校加强了与企业的合作[5]。如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和联合实验室或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担任研究生的校外导师(或称第二导师)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与中小企业开展合作,进行研究生联合培养的还不多见。相反,国外一些高校与中小企业合作并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事迹却屡见报道。尤其是美国、德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高校,近十几年来,一直致力于与中小企业的合作,培养了大量应用型高级人才[6],取得了良好效果,并极大提高了这些国家的整体研发和科技创新水平。
前些年,国内高校一般认为,中小企业科研平台不高,人才缺乏,研发实力也不够,不具备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条件。然而,这几年随着国家“双创”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实施,以及国家减税降费、扶持中小企业、大力改善营商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人才合理流动等一系列举措的出台,中小企业尤其是IT类中小企业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加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IT类中小企业(大多是民营企业)焕发了勃勃生机,在人才引进、设备更新、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发展迅速。IT类中小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大多是创新型、成长型高科技企业,研发产品新(如机械手、无人驾驶技术、无人机、物联网芯片等)、技术成果转化快。而且IT类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一般侧重于软件方面,对设备、场地等硬件要求并不高,而对人才的要求却很高。如现在许多IT类中小企业的CEO或CTO,很多是由大学教授、博士或硕士等高端人才兼任或担任。今非昔比,现在的IT类中小企业已经具备了与高校尤其是与服务于地方经济为主的地方高校,开展科技合作联合培养专硕研究生这类应用型高端人才的条件。我們认为,地方高校与中小企业开展专硕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是可行、也是可取的,可以作为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一种新的途径。
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与中小企业联合培养专硕研究生的实践与探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作为中南地区的地方高校,多年来,一直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己任,与湖南省及周边省份的许多中小企业长期保持着广泛的联系,开展了多领域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如,我校先后与深圳人通科技有限公司、长沙达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长沙普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公司等多家IT类中小企业建立了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合作关系。自2015年以来,我校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连续招收了40多名计算机技术专硕研究生。学校以这部分学生为主体,开展了与IT类中小企业联合培养的尝试与探索。
目前,国内各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全日制专硕研究生主要有以下6种培养模式[7]:(1)以科研项目为依托联合培养;(2)校企共建实践基地;(3)推行校企双导师制;(4)合作建立研究中心;(5)创办大学科技园联合培养;(6)联合创设经济实体进行培养。根据专硕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我校采用了适合地方高校的“学—研—产”相结合的联合培养模式,把联合培养分成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包括第一、二学期)学习基础和专业课程,以“学”为主;第二阶段(包括第三、四学期)开展研发工作,以“研”为主;第三阶段(包括第五、六学期)调试和研发产品、分析结果及撰写学位论文,以“产”为主。这样既突出了专硕研究生要成为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锻炼了专硕研究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专硕生的就业;也切合了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降低了企业的研发成本,促进了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另外,中小企业科技攻关项目(新产品)的研发周期都不长,一般就是1~2年的时间,这正好与专硕研究生(三年制)后两年的培养周期相吻合,有利于专硕研究生后两年进入企业进行联合培养。
(一)第一阶段
该阶段我校打破常规,与中小企业共同制定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和联合培养方案。在培养计划中,根据后续与IT类中小企业的相关科技攻关项目或产品研发计划,有针对性地确定学生的选修课程,并实行“灵活学分制”。而在联合培养方案中,则实施“四步走”方案。第一步,根据学生的兴趣、研究方向、校内导师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企业一方的外聘导师(即校外导师),实行双导师制[7]。第二步,由校内或校外导师提供研发项目(或课题),学生根据项目确定研究计划,实施项目驱动。第三步,根据实际研发项目,校内导师指导学生学习有关编程语言和控制算法,如C、C#、Python、Matlab和Java等,掌握编码重用和功能复用等方法。第四步,双方导师与学生一起,共同确定学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即开题),撰写开题报告。
(二)第二阶段
该阶段学校通过与IT类中小企业的科研合作关系,实施项目驱动,开展专硕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工作。由校内导师牵头,我校分别与深圳人通科技有限公司、长沙达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利德集团等中小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并成立了智能控制研究中心、3D智能信息研究所等多个科研平台。依托这些平台,把一部分专硕研究生安排到平台从事项目的理论研究和实验设计工作,同时把另一部分专硕研究生安排到对口合作企业从事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工作。
从第三学期开始,我们把学生按以上要求分成两个组,第一组称为校内科研平台组(简称平台组),第二组称为企业产品研发组(简称研发组)。校企双方导师各自在学校或企业指导两组学生。如某学生先分在研发组,就先由企业方导师指导;先分在平台组,那就先由学校方导师指导。一个学期后(大概5个月),两组学生进行轮换。这一阶段是联合培养的主要阶段,侧重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研发能力和在企业现场的实际动手及适应能力。由于是带着项目学习,学生往往入门快、有兴趣、效果好。
(三)第三阶段
该阶段通过校企合作共建的科研平台,进行项目结果的分析、试验,产品的测试和学位论文的撰写。这期间,导师还要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补充、文献资料的检索和期刊学术论文的发表等工作,以最后保证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
三、联合培养取得的初步成效
我们在2015—2018级计算机技术专硕研究生中,通过以上三个阶段实施了“学—研—产”相结合的联合培养模式。从2015—2016级毕业生来看,联合培养的成效是很明显的。
这四年来,我校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和专硕研究生联合培养,使学校、学院从纵横向科研项目的立项数和发表学术论文数到科研成果转化与新产品的研发,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到学生高质量就业等许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科研及学术成就提升
学校先后共申请立项各类纵向、横向科研项目18项,到账科研经费960万,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湖南省和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7项。师生在SCI、EI、CSCD核心期刊上共发表论文25篇。与长安汽车公司下属某研究所合作研发了汽车无人驾驶技术,与长沙北斗导航研究院研发了无人机导航系统部分模块、北斗导航应用系统等,与深圳人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机器人长沙研究中心(见图1),与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公司等合作成立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智能控制研究中心(见图2)。
(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
近四年我校共有8名专硕研究生参加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和移动应用竞赛,分别获得了2个二等奖和1个三等奖;参加湖南省物联网大赛获得了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并与有关中小企业合作研发了水陆两用车辆控制系统、物联网芯片、无线网络攻防实验系统、机械手通用控制系统(见图3)、机器视觉与绘图、无线网络协议分析系统、多功能食品安全检测仪、罐装电磁流量计等设备和产品,并在教学及生产线中使用。
(三)学生就业率提高
我校每年到各IT类中小企业就业的专硕研究生达到了53%,专硕研究生的就业率稳定提高,达到98%。学生就业的企业有苏州云博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株洲电力有限公司、广州空天科技公司、珠海优特电力有限公司、长沙达邦机电科技公司等。
(四)众多科研平台成立
学校、学院通过与中小企业的科研合作,成立了智能控制研究中心、3D智能信息研究中心、新一代通信网络与大数据研究中心、北斗创新联合研究中心、数据挖掘与信息智能处理研究所、智慧林业研究所、生态环境信息感知技术研究所等9个科研平台。
四、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我校开展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与中小企业的联合培养工作,促进了“学—研—产”工作的蓬勃开展,收获甚丰。但在实践和探索中,我们发现其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联合培养中的过程管理问题
联合培养中的过程管理包括企业导师的管理、在企业研究生的管理等。研究生到企业进行联合培养,脱离了学校的直接管理,与校内导师的交流也相应减少,因此,研究生联合培养过程中的考核显得至关重要[7]。
针对此问题,应完善企业导师的评聘标准和科学的考核制度,注重过程管理,建立聯合培养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具体来讲,主要是企业组学生及企业导师的管理与考核问题。如,企业组学生及企业导师平时都在企业一方,学生的日常安全管理和企业规章制度的遵守方面应加强,并在联合培养方案中予以考虑。同时,由学校与企业联合成立管理委员会,签订研究生培养的专项合作协议,制定管理章程,明确学校、企业双方的责、权、利[8],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完善考核制度。
(二)校企合作双方在联合培养中涉及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
为避免纠纷,应做到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解除企业在核心技术项目上进行合作的后顾之忧,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研究生联合培养的积极性[9]。
(三)少数学生对到企业联合培养认识不到位、态度不够端正问题
有学生不愿到企业去从事产品的生产工作,总想一直做研究;还有的学生过于看重报酬,不但不认为到企业做研发或实习是导师引导自己进入实际研发项目,获得了一个极好的学习和锻炼机会,并使自己明确了学位论文的选题,反而认为这是在帮导师或企业做事,做了一点工作就要求报酬,得到补贴费后,还抱怨给少了。
(四)导师的时间冲突及责任问题
导师平时都比较忙,既要做科研项目和指导研究生,还要负责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如何合理安排好相关工作,保证对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指导时间和质量,这对导师来说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为此,导师要加强责任感,抓大放小,统筹安排好自己的时间。
(五)联合培养的范围与规模问题
目前我校开展的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主要还是集中在少数与企业有联系和合作项目的导师手上,规模还不够大,范围也主要集中在IT领域。今后,应以这部分导师和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工作为基础,逐步扩大和带动其他导师、领域与中小企业的科研合作和联合培养,探索此项工作常态化的长效机制和相应的保障机制。
(六)构建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质量评价体系问题
基于校企联合培养的特点和目标,这个质量评价体系必须有别于传统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在保证基础理论培养的前提下,要突出对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参与项目研发过程中的创新能力的评价[10]。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研究生深入企业实践的积极性,保证校企联合培养的质量。
五、结束语
2015年以来,我校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与IT类中小企业开展的计算机技术领域专硕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实践和探索表明,省属地方高校与中小企业联合培养专硕研究生是切实可行而且有效的。这种“学—研—产”相结合的联合培养模式分三个阶段完成,有效利用了高校的科技资源和中小企业的市场信息资源,通过研究生联合培养这个载体将研究成果进行转化和应用,促进了高校的科研和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也促进了中小企业的科技进步,双方互利共赢;同时还促使学生把专业理论与社会实际应用相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缩短了学生从学校踏入社会的适应过程,促进了学生就业。今后,为保证该模式的顺利实现,高校与中小企业还应制订详细的联合培养方案和相应的保障机制。
[ 参 考 文 献 ]
[1] 姬芬竹,彭朝霞,徐斌,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调研与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7(10):38-39.
[2] 赵冬梅,赵黎明,何健.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培养成效的调查分析:以华电校企工作站联合培养研究生工程为例[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5(1):126-130.
[3] 林桂娟,於朝梅,王恬.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2(7):51-53.
[4] 许福,敖知琪,上官大堰.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8(11) :76-80.
[5] 吴照金.对校企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模式的思考[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103-105.
[6] 周彥霞,成庆林,刘岢鑫.跨学院跨企业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改革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3(22):5-6.
[7] 初旭新, 黄玉容, 杨庆.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建设模式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10):31-35.
[8] 伊璨,雍太军,詹健.全日制工程硕士校企联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公共管理,2016(11):34-35.
[9] 邵彦敏,刘柏桥,陈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偏差及其矫正[J].高教研究与实践, 2015(3):8-11.
[10] 韩宝坤,张悦刊,孙雪颜.机械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高教论坛, 2014(10):26-27.
[责任编辑:刘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