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昕
摘 要: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水平等实际出发,组织与其相适应的唱游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玩”中理解音乐,在“动”中学习音乐,在“情境”中有效地提高感知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以情境促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情境;音乐;唱游教学
注:本文系深圳市光明区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唱游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GMJYYB201855)研究成果。
一、建构主义中的教学情境
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儿童身处一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父母或其他人的帮助,凭借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联系理解,从而获取知识。这就是建构主义中的知识获取。也就是说,根据儿童自身经验建构相关知识的能力可以决定儿童能够获得多少知识。儿童的学习通过社会人际交往协作活动即借助外界力量的帮助而实现,因此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建构一定的情境是学习活动产生的前提条件。那么我们可以将情境称作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首要要素。现阶段的音乐唱游教学以儿童年龄、心理和可接受程度的特征为基础,让儿童在唱跳、画写、律动、创编的活动中感受音乐,最终在感知音乐的过程中切实体会音乐的美感。那么在音乐唱游学习环境中创设的情境必须是有利于儿童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因此,教学设计中不仅要分析教学目标,还要考虑情境的创设问题,并且把情境创设作为教学设计的突出环节。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参与音乐学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课堂质量。
二、《野兔饿了》中的情境教学
(一)创设无声情境
律动模仿,感知歌曲,引导学生在体态律动中感知歌词。学生在不发出任何声音的情况下,逐句模仿一段有表情的、富有歌曲情节意义的无声肢体动作,比如,歌曲的第一个乐句是:“野兔饿了头晕脑胀,咕噜咕噜肚子响。”学生根据歌词在教师的指引下做一段动作,并对动作所表达的含义进行思考。此时要求学生继续模仿并跟唱,学生带着疑问再次重复刚才的动作,同时将歌曲每一个乐句伴着节奏逐句对应演唱。利用两三分钟导入时间,加深学生对律动的记忆,脑海里迅速构建起第一段歌词节奏、情感的整体轮廓。学生对歌曲的情境有了大致想象,从而为接下来的歌曲学唱营造氛围。
(二)情境律动学唱
音乐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并做出体态反应,能够随着音乐走步、跳舞。完两次导入律动模仿后,演示课件聆听歌曲,指导学生根据歌词构建完整的故事情境。在练唱的过程中,让学生边唱边适当地加入复杂的律动。有了情境的辅助,学生对歌曲节奏、旋律、情感的体验也将更加深入。
巧妙利用情境,针对节奏设立问题,将节奏型比作野兔,再顺势让学生在钢琴声中发现歌曲主要节奏型出现的次数,一次聆听足以让学生了解节奏型对应的含义,引领学生把握歌曲中的主要节奏型,用拍手来表现休止停顿,学生熟知乐曲中节奏型的位置后,引导他们用各自的动作造型来替代节奏型,将节奏型融入情境,感受旋律的变化走向。情境的代入不仅可以使学生把握歌曲的节奏,还可以使其更好地掌握音准。为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歌曲旋律的走向,以野兔上山为情境,将山丘作为旋律线条来提示学生,在歌曲聆听中寻找每个乐句的最高音和最低音,确定山峰与山谷,并在山丘上做标记。老师再顺着小山丘的高低走向引导学生将歌曲旋律唱出来,再让一个学生以小老师的身份带领其他学生用手号来演唱练习,这样学生便能根据情境的发展快速在脑海中形成歌曲旋律音高变化的大致走向。
(三)情境即兴创编
教学过程中,根据一定的情境进行即兴创作或创编,可以自由表达歌曲内容和思想感情。学完歌曲后,学生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为歌曲编配简单的律动,通过小组合作表演或个人表演的方式(情境小剧场)来展示。听众从欣赏者的角度对演唱者的情境设定、旋律表达及表情感情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加以总结。此时的情境创设为学生建立了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为整个课堂氛围再次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三、情境教学的功能
(一)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兴趣,就会主动地参与学习,否则,学习将成为沉重的负担。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背景设计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自然地融入学习活动,这是优质课堂不可缺少的导入环节。乐曲《勇敢的鄂伦春》以大兴安岭风光,鄂伦春族生活习惯、服饰等图片进行导入,展示鄂伦春族的生活习性及民俗特点,引起小组讨论,激发学生了解与学习的兴趣,为歌曲基调奠定文化氛围。教学过程中,根据一定的情境进行即兴创作或创编,不僅是教学内容的兴趣深化,还能为整个课堂氛围创设良好的情境,形成学生对课堂良好的态度深化。
(二)情境培养想象力
传统的学习是重复而机械的,只有充分发挥想象力,学生才能身临其境。巧妙设计情境,利用音乐形象塑造一个切合的意境,激发学生的联想,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乐曲《小白船》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与教师的讲解,按节奏朗读歌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旋律优美、节奏舒展、鲜明的三拍子韵律中,感受月亮船在夜空中荡漾的生动景象和美好神奇的意境,为学生的联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想象能力。学生在体验不同情绪音乐的同时,能够做出体态反应,随着音乐走步、跳舞,并且根据歌词构建完整的故事情境。音乐情境为学生培养出一种脑海中的想象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教学目标,也成为其课堂外的思维辅助。
(三)情境促进审美
音乐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陶冶情操,拓展儿童的观察力与表现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律动模仿,感知歌曲,画面成像,引导学生在体态律动中感知歌词。在乐曲《野兔饿了》中,为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歌曲旋律的走向,可通过板书画线条来提示学生,通过山丘的高低走向引导学生将歌曲旋律的高低走向唱出来,并为歌曲编配简单的律动,通过小组合作表演或个人表演的方式展示。其他同学则对演唱者的咬字、音准及表情等进行评价。为学生创设自主的学习氛围,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领悟能力、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结语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唱游教学活动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形式,不仅符合儿童爱唱乐游的年龄特征和心理愿望,还能够让儿童在唱游中把唱歌、游戏、律動等环节与舞蹈相结合,使学生在“玩”中理解音乐,在“动”中学习音乐,在“情境”中有效地提高自身感知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在多重体验中感受旋律起伏、节奏增减、音色变化、强弱幅度和速度层次。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水平等,组织与其相适应的唱游教学活动,使儿童在完成各项学习内容的同时,强化生理机能的协调度与灵敏度,在愉悦的唱游中认识客观世界,开拓视角,启迪思维,锻炼儿童的节奏感与韵律感,拓展儿童的观察力与表现力,以情境促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最终实现音乐课程目标。在音乐唱游教学中创设一个自然美好的学习情境,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学生就能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以境促学,从而增强音乐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小平.关于“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6).
[2]马海霞.浅谈小学音乐课的情境教学[J].吉林教育,2008(10).
[3]崔珊妹.浅谈音乐课如何运用课堂语言创设情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7).
[4]张波.试论音乐教育中的情境教学[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1).
[5]董慧彬,张燕燕,马军红.情境、情趣和情感是音乐教学成功的三要素[J].教育与职业,2006(21).
[6]胡宜娴.情境的创设与能力的培养:关于小学音乐“情境教学”的探索[J].青海教育,2005(6).
[7]唐军.基于网络环境下开展情景化学习的操作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04(11).
[8]杨丽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9]谢国刚.创设音乐课堂教学“乐学情境”[J].音乐天地,2003(8).
[10]韦庆华,张俊.论有效教学情境的营造与素质教育的实施[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作者单位:
深圳市光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