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林
气势恢宏的中山陵,坐落于江苏南京市紫金山南麓,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之精华,庄严巍峨,别具新格,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中山陵自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基本建成,历时3年多。当时,负责监修中山陵工程的是陕西汉中人刘宝锷。
刘宝锷,字梦锡,生于清光绪十年(1884),陕西汉中市洋县谢村人。自幼随祖父刘定荣(苏州知府、上海知县)在苏州、上海等地读书。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怀有救国志向的刘宝锷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清宣统元年(1909),刘宝锷被西(安)潼(关)铁路筹备处派往美国留学,先后在美国铁道专门学校和康奈尔大学专攻土木。
1913年,刘宝锷毕业回国,先后受聘于美孚石油公司、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等。
修建中山陵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根据孙中山遗愿,“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汪精卫、于右任、宋子文、孔祥熙、张静江等12人组成的治丧委员会决定在南京紫金山为孙中山选址建陵,还成立了葬事筹备处。
不久,葬事筹备处就在全国征求陵墓图案。在众多的应征者中,著名建统师吕彦直设计的“自由之钟”式陵墓图案获首奖,葬事筹备处经过考察,确定由其负责陵园的建造。刘宝锷受邀,不仅参与了中山陵的勘测设计,还受聘担任整个陵园的监工工程师,负责全部工程监理。吕彦直在中山陵主体工程施工中积劳成疾,于1929年3月在上海病逝,陵园的后续施工任务就落在黄檀甫、刘宝锷等人的肩上。黄檀甫主要跑外部事务,刘宝锷主要负责陵园修建。其间,刘宝锷吃住均在工地,全权负责监理施工,直至陵园建成。
为保证陵墓工程质量,刘宝锷十分注重选料,施工技术要求极为严格。“凡水泥均须选用上等马牌及泰山牌水泥,祭堂内墙须用灰色意大利大理石护壁,粉刷须在纸筋灰中拌入麻丝,祭堂及墓室铺地,均须选白色意大利大理石,而且不具有灰色斑纹者……”钢筋混凝土中竹节钢的拉力试验,砂、石、混凝土的强度检验,均委托南洋大学校长凌鸿勋和中国工程学会会长徐佩璜在场主持,并参照美国材料试验公会的检验标准进行检验。
1929年6月1日,孙中山的灵柩在白色帷幔中由北平专列运抵南京,正式安葬于中山陵。民国政要、各界人士和外国友人及南京市民20多万人出席大典。128人护送安置孙中山遗体的紫铜棺登上中山陵。奉安祭奠以后,孙中山遗体被安置茌陵寝卧像下5米多深的钢筋混凝土坑内,刘宝锷再次细心地用经纬仪校准无误后,棺木被缓缓放下,随即用钢筋水泥封固。
孙中山陵墓的工程费用除了政府少量拨款,大部分是由海内外华侨同胞捐赠,工程款白银约460万两。在刘宝锷的精打细算、严格监理下,中山陵墓主体工程造价仅用了390万两白银。剩余之款,刘宝锷又在陵墓附近设计建造了“光华亭”“水榭”“音乐池”,并在陵墓东侧灵谷寺修建了“螺旋梯九层纪念塔”灵谷塔等纪念性建筑和其他设施。
经过3年多的辛勤努力,中山陵这座闻名中外、具有历史意义的宏伟建筑,雄踞于南京紫金山上。有一处细节可以看出刘宝锷的细心。为了迎奉孙中山的灵榇,陵园工程部专门修建了一条由南京挹江门外中山码头直通中山陵墓的迎榇大道。这条大道在陵园的一段,仍由刘宝锷监修。在修铺灵谷寺的石子路面时,刘宝锷考虑到让日后来祭奠瞻仰孙中山的老年人和穿高跟鞋的妇女行走方便,就在石子路面的两边加铺了长条青石板,事后证明非常正确。工程完工后,受到南京市政府的表彰。
奉安大典之后开始的第三期丁程包括牌坊、陵门、碑亭、围墙、卫士室等的修建。这期工程直到1932年2月才全部完成。中山陵园整个工程完毕,耗时6年多,倾注了刘宝锷的全部心血。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这样评价:“中山陵虽西式成分较重,然实为近代国人设计以古代式样应周于新建筑之嚆矢,适足于象征我民族复兴之始也。”
为了再现当时的设计及修建过程,中山陵祭堂室外围墙上详细地介绍了陵墓的设计建造过程,镶嵌了设计者及建造师吕彦直、监造工程师刘宝锷等人的照片、当年获奖的全部10幅设计图以及建造过程的照片实录。
力阻灵柩南下
抗战初期,刘宝锷还曾力阻孙中山灵柩南迁重庆。据孙中山生前贴身卫士、后为其长期守灵的范良回忆:1937年抗战爆发后,华北、江南纷纷告急,蒋介石曾有过将先总理灵柩带到重庆的考虑。為此,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在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主持下召开会议,专门讨论迁移孙中山遗体到重庆之事。委员会邀请工程界人士刘宝锷、夏光宇等到会商榷。政府方面提出将先总理遗体迁至重庆的方案后,刘宝锷当即说:“这不行。总理遗体葬在墓室下深处,又封了那么厚的钢筋水泥,要把遗体取出来,就要用爆破法炸开,一爆破,棺柩、遗体就要被损坏。”其他建筑专家也力劝政府不作迁移。南京政府只好作罢。
南京被日军攻占前,林森还专程到中山陵对守灵卫队训话说:“总理遗体不能移动,你们要保护好总理陵墓。”除安排守卫中山陵的卫队继续守灵,南京政府还要求80名守灵官兵在誓言书上签字,一旦日军蓄意毁陵,卫队官兵须“与中山陵共存亡”。
抗战爆发后,刘宝锷随国民政府前往重庆,先在綦江水利局任职,后又在重庆从事工程建筑事业,为四川,特别是重庆、成都地区的水利工程、市政建筑、国防设施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抗战胜利后,刘宝锷回到南京,继续从事他钟爱的工程建筑事业。蒋介石逃离大陆前,曾利诱刘宝锷去台湾,刘宝锷断然拒绝,并秘密转移到上海,等待全国的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宝锷被西北军政委员会财经委员会从上海请回西安,任该委员会专职委员兼新华建筑公司总工程师,全面负责西北地区特别是陕西的大型工程建筑的设计及监理,刘宝锷欣然就任。在刘宝锷的参与下,20世纪50年代初陆续建成的西安北门里的建工部五局办公楼、钟楼北侧的新华书店、民乐园附近的西安大厦、北大街的人民剧院、解放路百货大楼、东大街中山大楼(后更名友谊商店)等,至今仍然是西安市的历史地标。
1952年6月2日,刘宝锷病逝于西安,享年68岁。
(责任编辑:叶筱)
(邮箱:wind.01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