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开展的“公路改扩建工程BIM智能辅助应用研究”项目于2019年获首届中国公路学会“交通BIM工程创新奖”一等奖,主要研究成果是针对改扩建公路工程的“GIS+BIM”融合技术、道路桥梁设计自动化程序和智能化组装程序、钢箱梁虚拟拼装、交通仿真模拟一体化技术。
“公路改扩建工程BIM智能辅助应用研究”项目依托齐鲁交通发展集团在建的改扩建公路工程,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和倾斜摄影技术获得既有道路三维模型,基于倾斜摄影建立关键区域三维实景模型,为道路桥梁两侧拼宽、右侧分离线改造利用提供精准设计坐标;利用自动化设计软件和智能化建模软件,构建全线改扩建道路、桥涵、互通及隧道BIM模型,提交三维BIM设计成果,辅助施工图设计,减少后期变更,实现设计信息和非几何信息在施工、运维及管养阶段的有效传递;针对改扩建施工期间交通分流和引导组织复杂的特点,采用基于BIM的宏观和中微观交通仿真技术对改扩建工程的路网、路段和节点进行交通组织方案模拟,将保通导改结果进行可视化输出和定量评价,优化交通组织方案。
京沪高速公路莱芜枢纽
京沪高速公路山东段既有互通
京台高速公路枢纽
经估算,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在京沪高速公路山东段改扩建、京台高速公路山东段改扩建工程中产生的经济效益已经超过2000万元,在未来公路改扩建市场逐步扩大的前景下,项目成果将产生更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BIM技术的应用大幅提升了公路改扩建工程管理和设计服务水平,为项目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进一步提升了公众出行的满意度,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作为该项目的第一完成单位,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先后承担交通运输部、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等重点科研项目130余项,结题近40项,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共获PCT国际专利授权2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98项、软件著作权22项、编制发布各类标准17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20余项。
该平台是以“智慧云平台为数据中心、BIM平台为展示中心和数据移交载体”的建设管理协同机制构建,打通进度、计量、质量、安全、视频监控的数据交互通道,达到以数据可视化为核心的形象展现,以业务数据分析为核心的预警追溯,压缩管理层级、提高工作效率。
协同管理平台形象进度(标段级)
协同管理平台计量进度(单位工程级)
依托济青中线高速公路,按照“远近结合、适度超前、先进适用、标准统一”的建设原则和“全路段感知、全过程管控、全天候通行”的建设定位,打造以“智慧隧道”为突破点,融“智能运输网、传感通信网、绿色能源网”于一体,由“智能管服体系、快速通行体系、安全保障体系、绿色节能体系和车路协同体系”五大特色体系构建的智慧高速公路方案。
智慧隧道方案
2013年12月,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简称“设计院公司”)科技研发中心成立,以“立足科技前沿、引领技术发展、关注生产需求、研发实用技术、促进技术转化”为总体工作思路,根据行业需求和生产需要,建设数字公路技术研发转化团队和智慧高速公路重大技术研发转化团队,重点推进“互联网+”背景下的协同设计、BIM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大数据挖掘与应用、复杂桥隧勘察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开展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及道路养护、交通安全等重大技术研发。
青银高速公路济南黄河大桥
设计院公司在BIM技术、协同设计、道路安全检测评价与设计方法、基于大数据的交通需求解决方案、道路养护设计施工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并积极推进成果转化。作为山东省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在2019年度完成BIM技术第一轮省内应用转移工作、新型路面材料及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等智慧高速公路关键技术转移工作,累计完成59余项技术服务,总合同额超过20亿元。
设计院公司牢记使命,勇于创新,已经建成一支500余人的人才团队,包括1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3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5名山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6名中国公路百名优秀工程师、2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交通科技英才、5名山东公路优秀工程师、2名山东公路优秀科技工作者、200余名拥有高级技术专业职称的技术人员。
设计院公司贯彻落实“一二三四”总体战略布局,推进“升级发展”一条主线,聚焦“综合交通”与“城市建设”两个核心领域,以集成价值为导向推进业务模式创新升级,努力构建“以单环节专业技术服务为基础、以集成服务模式为主导、以相关领域集成产品为特色”的系统业务布局,深化推进“体制改革、管理创新、科技创新、能力升级”的四轮驱动,整合内外部优质资源,致力成为一流的综合类工程咨询服务商。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已建成一支500余人的人才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