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技企业孵化器定位及其发展的探究

2020-06-22 01:10王伟
华东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孵化器初创服务

文 王伟

孵化器也是企业,企业的终极目的是为赢利,但孵化器企业和普通商业企业有一个重大区别,就是并不追求短期盈利,反而是追求先投入再回报,以获取更大的长线稳定收益。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2015年后的孵化行业,那就是“乱花渐欲迷人眼”。除了之前以公益为出发点的国有孵化器外,以商业为目的的民营孵化机构也大行其道,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形形色色的新型创业服务机构如创业咖啡、创业加速器、创业训练营、联合办公空间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路投资人、大企业、大平台,以及各种机构、媒体也纷纷杀入企业孵化行业,一时间各种新概念、新模式层出不穷。需要指出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喧嚣,行业里进进出出的现象,舆论层面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也影响着每个人对这个行业的理解和看法。

何为孵化器?

有人认为孵化器必须要有物理空间,否则就不算是孵化器,有人则说服务才是孵化器的核心,可以没有物理空间,孵化器就是二房东。有人说一些机构服务初创企业,其实是幌子,根本没有盈利模式,只是为了骗补贴,也有人说孵化器根本不赚钱……最终问题可以归结为两点:第一,究竟什么是孵化器,什么不是孵化器,孵化器的边界到底是什么?第二,各种孵化服务机构的盈利模式是什么,孵化器行业到底有没有清晰的运营模式?

对于这两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往往不同甚至分歧很大。就像上面提到的观点一样,每种观点都自有其道理,甚至有相应的论据支撑,容易让人陷入困惑。

首先,第一个问题属于行业边界的问题。原则上来说,作为一个行业,一定是有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独特特征的,也就是说一定是有边界的,不能无原则地模糊。第二个问题有关盈利模式。每个行业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正所谓存在即合理,所以说一定是有它的盈利模式的,否则就无法生存下来。

所以,接下来的任务有两个:一方面是如何去界定这个边界,最好能找到一个让各方都可以理解并接受的界定方法,并且行业特征可以保持相对稳定。另一方面是如何帮助大家理清行业的发展规律和运营模式,从而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而要完成这两个任务,回到这个行业的源头和初衷来分析是比较原始而理想的方法。而这个源头,来自我们的服务对象—创业企业。初衷,就是帮助它们跨过最艰难的创业阶段的坎。

所以,我们需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企业在创业初期,它们的痛点是什么,需要什么帮助?

创业企业的发展需求

创业企业的特点很明显,一项事业处于启动阶段,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开始创业,无论具备什么条件资源,初期大概率总是投入大,收入少,因此需要降低运营成本、加强团队建设、拓展资源渠道等等,可以说啥都需要—人、财、物、技术、场地、市场、人脉、信息……它们起步的时候能力很弱,需要在一个相对宽松、友好的环境中生存,并得到各种帮助。首先是活下去,然后才逐渐变强变大。

孵化器的出现,就是为了在这个特定的时间阶段介入,给它们提供这样一个空间,最大限度减轻成本压力,提供辅导培训,帮助对接资源、信息,提供政策扶持等等。总之,宗旨就是给予企业一些关心和帮助,助力它们渡过这个难关。一旦活下来,开始盈利,就会越来越顺。这应该就是孵化器的初衷。

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孵化器为什么要这么做?孵化器通过帮助初创企业想得到什么?

孵化器的理念与逻辑

孵化器其实也是企业。是企业,就必须实现自我生存和发展。上面说的初衷,其实可以解释为一个价值点,即通过解决初创企业的痛点,体现自己的价值,同时带来自己的发展。这应该是孵化器的目的或目标。

但问题很明显。这里面的价值如何才能转化为自身的发展?毕竟初创企业很弱小,自身都难保,想从它们身上获取足够的利益,通常来说是行不通的。孵化器为什么要做这个费力不赚钱的事?因为孵化器看中了初创企业的发展潜力,知道它们可能从一棵小苗长成参天大树,孵化器看中的不是当前的利益得失,而是企业未来的潜力与价值,这是孵化器和其他普通企业的显著区别。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看重的是未来价值,但孵化器也要活在当下,因此也不得不先考虑日常运营成本和创业失败率这些因素。既要帮到创业企业,又要自己活下去,这就需要特别的办法。这个办法总结下来也可以分为两点:一是集约化操作,二是时间换空间。

所谓集约化操作,其实就是化零为整,或者化整为零的游戏。举个化整为零的例子,比如将整栋房子分割为若干小房间,提供给各个小的初创企业,对初创企业来说,租赁成本大大降低,对孵化器来说,通过灵活的租赁方式实现保值增值。另外,只要种子选得适当,即便有少量失败案例,对整个孵化器来说也完全能接受。再举个化零为整的例子,如共享会议室等公共设施,对创业企业来说,不必自己花钱费力购买和设置这些场地设施,还占用空间,降低运营成本,对孵化器来说,既解决了设备设施的低频使用率问题,也可以实现保值增值。20世纪美国孵化器出现之初,就是这个模式,但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时间换空间的模式。

所谓时间换空间,其实就是春种秋收的游戏。人类发展的重要行为—种粮食和养家畜,就是典型的时间换空间,其原理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这种方式大大加速了人类发展的进程。孵化器也在按照这个逻辑谋求发展。但这就要求孵化器要有能力做三件事:第一是有足够的家底和余粮维持;第二是需要对种子进行一定的筛选,多找些有发展潜力的好苗;第三还要有能力和精力来“养育”创业企业,最终才可能通过种子企业的发展壮大,谋求在后期获得大的收益。同时,对种子企业来说,获得孵化器的认可和帮助,本身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双方其实是一个时空互利的过程。

通过以上描述,我们会发现,孵化器也是企业,企业的终极目的当然是为了赢利,但孵化器企业和普通商业企业有一个重大区别,就是并不追求短期盈利,反而是追求先投入再回报,以获取更大的长线稳定收益,甚至是高额收益。孵化器和企业之间,有点类似股票市场的长期持有投资关系,是一种时空互助关系,而不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即时交易这种普通商业关系。

理解了这个理念和原理,我们就可以试图来回答之前的一些问题了。比如,市面上的各种机构—某某咖啡、某某加速器、联合办公空间,它们确实都可以给初创企业提供帮助,并能得到一定的价值转化,那它们到底是不是孵化器?

各种孵化服务机构的逻辑画像

放眼望去,各种名称、宣传口号、活动形式,几乎所有声称做这一行的,都会说自己是在为初创企业提供服务。现实虽然眼花缭乱,但我们只需要按照上面的原理,并结合实际来观察剖析,不仅要看它们的行为,更要看它们的动机,是不是按照孵化器的理念原理来开展活动的,就清晰明了了。

仔细看,你会觉察到有些机构只是打着为初创企业提供服务的旗号,但内心其实并不区分初创与否,来者都是客,只要交房租,都来者不拒,它们与入驻企业之间实质上是一种简单的即时交易关系,说白了就是给钱给服务,而且是计价服务,一笔费用对应一项服务,交易关系十分明确清晰,交易本身与企业自身发展之间并无直接关联。这种关系跟普通的商业关系没有二致,就好像是去酒店入住吃饭,不能因为有创业者来这家酒店入住了、吃饭了、享受服务了,酒店就可以说,酒店也在服务创业者,并为他们提供了他们所需的服务,也在助力初创企业发展,因此酒店也是一种孵化器。这个逻辑推导出的结果显然很荒唐。

孵化行业和非孵化行业,必须有区别于彼此的分界线。这个分界线的关键就是透过表象看实质,要看服务背后的动机,而不是只看服务行为。行为可以相同,但动机却差异很大。就像是种地,需要鉴别是种粮食还是种草的,肯定是想秋收的农民,不管是粮食种子还是草种子,我只管种下去的,肯定雇佣工人。两者简单看上去都是在种地,行为一致,但目的显然不同。

简而言之,服务企业的机构,如果动机是为了实现货币交易,就是普通商业行为,如果动机是为了促成创业企业发展本身,是以企业成长为目的,是按照“先养大再图回报”的模式在运行,才可以称为孵化器。另外,“孵化器”三个字,已经界定了它的内核和边界。器,内在要求必须有场地,乃企业的立锥之地;孵化,内在要求必须是襁褓,是保护与帮助弱小的初创企业。

展开来说,就是孵化器因初创企业的需要而存在,“养育”是其根本;为了帮助企业成长,同时也要维护自己的正常运转,需要做很多行为,有商业行为,也有非商业行为,但主业一定是围绕初创企业的生存发展开展系统性服务行为,行为不是孤立的,各个行为都是在同一动机指导下有机的、成体系的行为。即便是商业行为也一定是高性价比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所有行为加起来可以对企业发展产生时空的、立体的助力,这就是孵化器的内在要求和意义所在,也是和其他商业形态相区隔的显著区别。如果用“时空—养育”这个理念去观察市面上很多机构与孵化器的分界线,是可以看出其区别的。

比如前两年很受欢迎的形形色色的咖啡,在这里聊天的确可能是创业者、投资人,它的确给创业者提供了平台和机会,但由于其它并不能给初创企业提供办公场地,即所谓的立锥之地。同时,它其实也并不关注每家企业的成长,它关注的是如何形成一个创业信息的流量漏斗,因此它不属于孵化器,而属于泛创业领域的一类服务机构,是创业者的活动场所和信息交换集散地,所以科技部创造了一个新的名字—众创空间。

还有些类似YC的机构,各种创业训练营,包括各种号称是创业加速器的机构,它们属于孵化器吗?首先需要肯定的是,它们的确是针对初创企业的,并提供了包括资金等许多帮助,也非常关注企业的成长性,这都和孵化器是相吻合的。主要的区别在于是他往往不提供物理场地,不符合“器”的要求。为此也有很多争论,比如孵化器一定要有物理办公场地吗?是器之形重要还是器之实重要?我个人比较认同相对保守的观点,就是都很重要,缺一不可。没有场地,就不能称之为器,就只能算是机构,而不是孵化载体。提供的服务可以说是赋能,但不是养育。其实有很多做创业加速器的,自己也坚持和孵化器撇清关系,认为自己不是孵化器,而是加速器。个中原因,除了认为孵化器服务能力偏弱,想强调自己的赋能能力的考量之外,企业也一定程度上认同我的观点,的确不属于孵化器,只是一种可以赋能的创业服务机构。

市面上还兴起一种联合办公空间,它们算孵化器吗?用我们“时空—养育”的逻辑去看,显然目前还不属于孵化器。从形式上看,它们跟孵化器类似,都租赁空间,也能通过集约化的方式帮助企业,为企业提供服务。但实际上,便利、摩登和社群是它们宣传的价值点,它们利用这点吸引客户入驻,不论初创与否,不论是粮食是草,不论临时长期,来者都是客,目的是利用集约化原理实现盈利的一种商业租赁模式,而不是为了追求企业成长而存在,并不是我们现在倡导的符合“时空—养育”理念的孵化器。但有个说法叫作“殊途同归”。孵化器原本也是从这种租赁开始起步的,“选种育苗”的理念也是逐步发展出来的,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联合办公虽然目前以租赁收益为目的,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升级,会逼迫它们逐步做深服务,从而逐渐改变盈利模式,乐观地看,或许最终也会逐步走到选苗育种的道路上来。所以,有许多地产企业,甚至有酒店在利用其物理空间,尝试做孵化的事情,这不是不可以,关键是我们必须透过现象看到实质。

简而言之,孵化器就是选种育苗。挑选有成长潜力的种子企业入驻,并通过一定时间的“养育”式服务,早期出让部分利益,帮助企业成长,后期赚取企业成长带来的超额回报。孵化器的这种理念和模式,决定了孵化器属于长线交易,而非即时交易。这是主旋律,也是孵化器企业区别于普通商业企业的一个特点吧。

那么,谁适合做孵化器呢?

谁适合做孵化器?

做孵化器,有点类似做老师和做医生,但又不仅要有医者仁心、正确的动机,同时还要有钱、有资源,要目光远大,会做长线交易。

所以最初孵化器只有政府做,从公益的角度和行业探索的角度去提供场地和服务,出让部分利益来帮助创业者,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孵化基地就属于这一类。

其次就是经开区、高新区这种可以做孵化器,因为它们可以提供资源和资金来设立或扶持,把孵化器作为自己未来的产业生态的活水源头,让苗先在孵化器成长,等长大到一定规模,自然在开发区开花结果。孵化器也可以作为开发区的前期支撑和后期出口,更容易给初创企业提供高性价比的资源和服务,自身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好,也容易做大做强,两者相辅相成,顺理成章。

此外,大企业集团也可以做。大企业拥有经济实力和庞大的社会资源、市场资源,可以适当开放内部资源,吸引社会上的外部优质创业项目入驻孵化,外力化为内力,做大做强自身产业生态链,同时探索新的方向和业务。房地产企业可以做,按照国家发展方向,改变开发建设卖楼的短线交易模式,走向部分自持运营的新产城、特色小镇的建设模式。高校院所可以做,将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孵化、产业化,或者吸引外部资源和自身科研实力相结合,促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投资机构可以做,把投资机构四处找创业项目变成四处的项目可以来找孵化器,形成驻、孵、投于一体的孵化器......

但无论谁来做孵化器,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孵化器的角色定位是“选种育苗”。因此,孵化器带有明显的公益色彩,可以说是不以营利为目的,或者至少短期是不营利的。因为前期的投入比较大,建设周期相对长,所以需要更大的背景和资源来支撑辅助。这个支撑辅助,以前是政府,政府通过引导和补贴,促进社会的创新创业,体现孵化的公益性。但现在更多的是大企业集团愿意来做孵化器,因为时代变化了,赚快钱比较难了,企业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拓展未来的业务,它们眼中看到是树苗,心中想的是森林。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有能力前期投入,把孵化器作为功能性入口,作为集团整体的活水源头,先栽树,后乘凉;先投入,后产出。

这也能部分解释为什么2015年后的“双创”热潮后,又出现了逐渐退出的现象。因为孵化器从短期看是很难盈利的,前期投入很大,运营又费神费力,需要有一定实力、耐力和定力。没有看清楚行业特点的人和机构匆忙进入,一定是容易失败并退出的。也就是说做孵化器是有门槛的,不是随便谁都适合做的,但从长期看,孵化器内孕育的都是未来的希望,因此孵化器的未来,没有理由不是充满希望的。

此外,“双创”热度减退还有一个原因,社会上也有一定反响,那就是创业本身仍属于小众,尤其是技术创业,本身就是有很高门槛的,因此数量不会特别多,而且会相对聚焦在人才等资源比较集中的地方,孵化器也必须围绕创业人群和技术源头设立,或者利用特殊的政策优势才能吸引创业企业聚集,贸然地在不适合的地方开设孵化器,很容易产生问题,在此不再赘述。

孵化器的社会价值

孵化器不仅是企业,而且是具有重要社会功能的特殊企业,因为它能孵化一批批的企业,不仅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产业集聚,还能促进就业与社会繁荣。用好企业孵化器这个“利器”,对整个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而如何正确引导与管理孵化器,则需要我们重视研究孵化器的发展规律。

关于孵化器的生命周期问题,很少有人谈及这个话题,甚至忽略这个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尤其是对政府或行业管理部门来说,需要去研究和考虑。

孵化器既然是企业,那它当然是有生命周期的,按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我把它分为启动期、建设期、成熟期、升华期。

所谓启动期,就是打算开展孵化事业的酝酿和准备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开展调研,确定孵化器的定位、方向,并为之开展物理场所、人员、制度体系、资源匹配的过程,这个步骤奠定了后面的大方向。

第二个阶段是建设期,即开始启动正式运营,招商、入驻、培训,对接资源服务,开始逐步积累资源,树立品牌,逐步开始营收,盈亏逐步平衡。这个时期通常要3—5年,甚至10年,因为按照创业企业的发展规律,初创企业成立到开始盈利,至少需要3—5年,孵化器能形成一批有成长的企业,基本10年才可初具规模。

第三个阶段就是成熟期,尤其是那种经由大的园区建立的孵化器,经过多年的经营实践,有了自己的品牌,拥有从0到1到10的各阶段的企业,企业从孵化器长大后,还延伸到所属的大园区里,形成了一个成熟的企业进出机制以及健康的企业成长梯队和体系,甚至形成产业上下游链条或产业生态,同时有一大批中介服务机构围绕在其周围,孵化器完全可以有多种营收方式,收入丰厚、稳定。

第四个阶段是升华期,按前面的逻辑,到了某个阶段,孵化器其实已经完成了大园区的源头活水的使命,大园区已经能够不依赖孵化器就自成生态体系。孵化器自身也形成了新的业务增长机制,不需要再通过选种育苗来获取未来收益,因为未来已来,可以坐享收益。孵化器功能要么自然消亡,要么品牌管理输出,开辟新的疆土。

管理建议:

对于政府和孵化器行业管理部门来说,首先,我们应看到孵化器对经济社会的不可忽视的引领作用,积极引导扶持。同时也要按照孵化器自身的发展规律,进行科学引导扶持。例如,应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大企业集团和各类机构参与孵化器建设,对符合要求的新建孵化器进行资格认定,并按照企业成长规律连续考核和扶持,初期侧重政府背书、资金补贴和培训引导的扶持,中期侧重业绩考评、资金补贴、荣誉的扶持,后期则侧重荣誉支持,并逐渐放手市场化,不再扶持。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业生态。对于不属于孵化器,但仍在做有益于创业企业的大量服务机构、赋能机构来说,可以鼓励其围绕孵化器形成良好的互动生态。但从本质上讲,它们的多数行为本身是按照普通商业逻辑在运作。健康发展的孵化器一定会吸引大批机构自动聚合在周围,只要牵住了孵化器这个牛鼻子,就掌握了发展的大局。

其次,政府还应联合各部委,帮助孵化器及所属企业打通在商事制度、政策申报、财税优惠等各方面的堵点,举个例子,科技部目前对孵化器的考核要求是注册2年内的小企业,入驻孵化3—5年需要毕业,也就是说孵化器内的企业是需要流动的,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即便在孵化器内,企业从三五个人发展到几十人、上百人,也需要不断地换房间,换楼层,再发展大了,要从孵化器出来,进入加速器或更大的园区。但从工商的角度,是希望企业不随便变动的,因此严格来说,每次变换,企业都需要去工商做变更,如果不一致,会带来违章风险。显然,科技条线与工商条线之间还存在可以协商的地方。

最后,孵化器的属地一级政府,不应把孵化器作为招商职能部门,不可以把招商招税指标作为考核指标,因为孵化器是植树造林的苗圃,可以起到从无到有的企业孵化功能,不是只企业搬迁公司,用招商招税的指标去要求它们,无异于竭泽而渔。因此招商就是招商,培育就是培育,一个管眼前,一个管长远,两条腿走路,当地经济才能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孵化器初创服务
“初创”杯喜剧大赛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倾力打造资本市场孵化器
如何渡过初创瓶颈期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
中国首家孵化器如何保鲜
孵化器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