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开
(1、西安科技大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710054 2、西安科技大学 西部矿井开采与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710054)
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我国的浅部煤炭资源越来越少,大中型矿井平均开采深度超过500m,并且正以每年8~12m 的速度向下延伸,其中东部矿区以每年10~25m 的速度进入深部开采阶段[1-3]。矿井热害问题会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而加剧,据相关资料统计[4,5],全球平均地温梯度约为3℃/100m,我国煤田百米地温梯度为2~4℃/100m。
当矿井开采到一定深度时,矿井高温热害问题难以避免。热害问题严重威胁到井下工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全[6,7],长期在高温环境中劳动的职工发病率高。采煤工作面热害是高温矿井热害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亟待解决。通过模拟采煤工作面风温,可为工作面工程降温提供依据,对改善工作面热环境保障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有重要意义。
在采煤工作面采取制冷降温前,首先要选取合适的降温设备和降温方案,降温方案的选取需综合考虑采面降温条件,降温设备要与降温方案匹配,最主要的是降温设备制冷量需达到工作面需冷要求,因此采面需冷量是选择制冷设备的重要参数。对于生产矿井,一般采用(1)~(4)式所示的焓差法来计算采煤工作面需冷量:
式中,Q 为需冷量,kW;G 为风流的质量流量,kg/s;k 为考虑冷量损失和制冷系统安全性的富裕系数,取1.2;i1、i2分别为降温前后高温地点空气的焓值,kJ/kg;t 为空气的温度,℃;d 为空气的含湿量,kg/kg;φ 为空气的相对湿度,%;P 为空气的压力Pa;Ps为空气温度为t 时对应的饱和水蒸气分压,Pa。
采煤工作面的进风温度是影响采煤风温的主要因素。采面的制冷降温,一般是在进风巷布置降温设备,用风筒将冷风送到采面。因此,选取某高温矿井采煤工作面为原型,对不同进风温度下的采面风温模拟,预测采面降温后的热环境改善效果,工作面参数如表1 所示。
表1 采煤工作面技术参数
取采煤工作面热害最为严重时期的温度监测数据为例,采面进风温度为28℃。对进风温度为28℃进行模拟,图1 为模拟和实测风温曲线图,模拟温度与实测温度基本吻合。图2~3 是采煤工作面温度场的分布,可以得出,工作面前半段温度较低,风流对工作面降温效果较好;工作面后半段温度偏高,尤其在回风隅角处温度近31℃,热害问题严重。
图1 工作面沿线温度场分布
图2 工作面沿线温度场分布
图3 工作面进、回风侧温度场分布
模拟进风温度为20℃、24℃、26℃、28℃和30℃时工作面热环境改善情况。从图4 可以看出,工作面进风段降温效果明显,到距进风巷50m 左右时工作面风温开始急剧上升,到距进风巷120 左右工作面温度升高开始放缓降温效果不显著。当工作面进风温度达到30℃时工作面沿线风温整体略高于30℃,进风侧和回风测温度相差不大,这是因为进风温度与工作面煤岩温度已十分接近,风流几乎没有降温冷却能力。进风温度为26℃时,工作面平均温度为26.7℃;进风温度为24℃时,工作面平均温度能降低至25.5℃,已能有效改善工作面热害问题;进风温度为20℃时,工作面平均温度能降低至23.8℃。
图4 不同进风温度下工作面风温预测结果
由上述分析可得,当进风温度为24℃时,可以有效改善工作面热害问题。进风温度为20℃时可以完全解决热害问题,但是成本高负担大难以实现。所以,采取进风为24℃,对工作面进行需冷量计算。采煤工作面的通风量为1900m3/min,取制冷降温前工作面进风温度为28℃、相对湿度85%;制冷降温后工作面进风温度24℃、相对湿度95%。现场测得工作面空气平均绝对静压为96635Pa,平均密度为1.09kg/m3。根据式(1)~(4)可得工作面需冷量为440kW,计算中求得的降温前后风流状态参数如
表2 所示。
3.1 模拟了采面进风温度为28℃时的工作面温度场分布,模拟温度与实测温度基本吻合。
3.2 研究了采煤工作面不同进风温度下的采面温度分布,当工作面进风温度达到30℃时,进风温度与工作面煤岩温度已十分接近,风流几乎没有降温冷却能力。进风温度为24℃时,工作面平均温度能降低至25.5℃,已能有效改善工作面热害问题。
3.3 以采煤工作面进风温度24℃为该采煤制冷要求,利用需冷量计算公式,得出采面需冷量为440kW。